王棟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柳州市 545000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專業課程是高校培育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領域,發揮好專業課程的育人作用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利用專業課程知識點,深入挖掘其中潛在的思政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專業知識內容與思政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寓德育于教學之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鐵道車輛專業是廣西特色專業,是學校重點專業。《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作為鐵道車輛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一門結合鐵路運輸生產中車輛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規章的運用進行編寫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主要學習鐵道車輛電氣裝置的組成、工作過程、技術參數及檢修維護技能,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課程重視度高,具有知識覆蓋面廣、內容專業性強的特點。該課程教學作為提升鐵道車輛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關鍵載體,關系到學生專業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崗位職業技能的獲取情況、相應職業素養的提升及自身職業道德的養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實踐教學,以《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教學作為突破口,使之成為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陣地”,以此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車輛電氣裝置在鐵路中的應用;掌握車輛電氣裝置相關的理論知識,能識讀電路圖、熟悉客車電氣設備,對車輛電氣裝置的各組成部分及電氣裝置運行性能有較明確的了解,學會用掌握的知識分析和解決車輛電氣裝置在運用中的實際問題和方法,具備按照《鐵路客車電氣裝置檢修規則》、《鐵路客車段修規程(試行)》及《鐵路客車廠修規程(試行)》有關規定進行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日常維護測試、檢修、常見故障處理及維護的職業能力,面向車輛電工、客車檢車員及發電車乘務員等維修崗位,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思政要突出專業課程教學的育人導向,結合專業課程本身的特色,立足國家“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發展戰略,發揚“安全優質,興國強路”的新時代鐵路精神,以工匠精神、科技強國、鐵路安全、按章操作、嚴謹認真、團結協作、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等為基調。通過該課程的教育教學,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夠認識到鐵路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群眾的宗旨,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愛國意識,培養學生“愛國敬業、團結協作、誠信守紀、鐵路安全、奉獻鐵路”的精神。
在全面推進《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教師是關鍵。
首先,要建立以《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為單位的專業課程團隊,課程團隊教師要關心時事政治,搜集人物事跡、故事,加強思政學習,通過黨報刊物、《學習強國》等線下線上資源不斷提高自身思政修養。
其次,要建立健全《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體系下的優質課程思政典型案例資源共享機制。針對性地開展軌道交通類專業課程教學思政典型案例交流、教師教學培訓等。充分發揮“協作精神”,團隊成員分模塊深入研究各模塊教學內容、收集項目案例資料。團隊教師經常深入一線現場,與鐵路工作人員多溝通交流,挖掘教學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再以小組為單位分模塊開展可行性探究分析,以子知識點為切入點,將課程中的思政資源類型歸納為:人物事跡、故事、時政、人文素養等四個類型,課程團隊成員對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從而設定實現目標,如表1 所示。再從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的角度對課程思政資源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再由專業教師將知識點與相關思政元素高度融合,對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實踐,每節課后及時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

表1 標準化思政資源類型及實現目標
最后,要建立健全課程思政有效性反饋機制。建立專家、教師同行及學生為代表的三方反饋及專家督導體系,根據實踐教學階段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實時調整課程思政教學方式方法,提煉思政元素、結合專業技能,使專業知識點課程思政內涵不斷豐富,專業課課程思政整體質量不斷提升,將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專業課程中。

圖1 標準化思政資源建設的思路
《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得以真正落實的主渠道。
在課堂教學管理中,課程思政建設要落實到本課程的課程思政標準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組織形式、課程思政元素素材、課程思政教學計劃及課程思政電子教學資源,確立對應教學知識點思政元素融入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要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手段,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典型事故案例教學,讓學生建立“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的觀念。通過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方法及“學、訓、賽、節、評”實踐教學體系,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資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樹立按章操作、標準化作業和工匠精神等鐵路文化內容,提前將鐵路文化、規章制度滲入到學生的思想行為中。
在教學形式上,要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改革,豐富教學形式,不能局限于線下課堂的思政元素教育。目前,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基本為00 后學生群體,互聯網的發展伴隨著他們的成長,所以《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思政教學形式要跟上當代大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課堂中積極推進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要積極探索《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思政建設新方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引入“智慧職教”和“MOOC 學院”等現代化教學工具,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小組為單位,互動學習,簡化教學知識點原理學習,強化實踐技能練習,以小組比賽方式激發組內學生學習興趣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
在考核方式上,《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作為鐵道車輛專業核心課程,具備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相結合的功能,且具備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特點和優勢,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后,對課程考核評價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將課程思政納入學校教育規劃、目標考核評價。通過學生線下課堂表現,并借助資源庫、職教云等信息化平臺,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隨機抽答,引導學生重視課堂教學,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考核評價更科學,課堂效率更高,切實將育人落到實處。
《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客車供配電裝置、客車用電裝置及客車安全監測裝置,共3 大模塊。根據各模塊課程標準要求確定教學知識點,結合該知識點及要求確立思政目標,并立足崗位任職需求設置多元目標。建設初期主要從修身立德、愛國情懷、職業素養、鐵路文化等多方面進行挖掘,確定專業知識點和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點,如表2 所示。

表2 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點設計表
在課程思政融入《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專業教學內容為切入點,深入挖掘課程教學內容所包含的思政元素。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將修身立德、高鐵名片、工匠精神、職業素養和鐵路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名族自豪感、專業自信和職業歸屬感,實現《鐵道車輛電氣裝置檢修》課程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