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仁

摘 要:中波發射天線是中波發射技術的重要工具,也是廣播電視臺的重要設備,在廣播電視服務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中波發射天線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具有抗干擾性好、能耗低、覆蓋范圍廣的優勢,能夠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確保廣播信號傳輸質量。因此,文章主要針對中波發射天線的種類以及技術特點展開探討。
關鍵詞:中波發射天線;天線種類;技術特點
中圖分類號:TN9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2)04-0-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4.030
進入新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在廣播行業中,中波廣播占據著主導地位,構建了現代的廣電行業的基礎結構,給人們的生活提供廣播服務,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1]。
但是,從技術上說,中波發射天線主要以電磁波為載體,其擁有嚴格的技術標準,形成一套標準化系統,主要是通過發射指令控制相關元件,形成波導,從而確保廣播信號傳輸的完整性,最終提供穩定的廣播服務。
中波廣播與微波或其他方式的廣播來說,中波具有抗干擾性好的優勢,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完成信號傳輸,對于廣播電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中波發射天線的類型與技術特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傳統中波發射天線及技術特點
傳統中波發射天線主要包括桅桿天線和自立式天線,也是我國適用范圍最廣的中波發射天線。
1.1 桅桿天線
桅桿天線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得到了廣泛使用,是當時唯一使用的中波發射天線。為確保架設與安裝方便,桅桿天線的設計截面為三角形,塔高比較固定,一般不超過8 m[2],如圖1所示。
桅桿天線的每一層塔節主要使用法蘭盤與螺栓構件,桅桿拉繩使用鍍鋅鋼絲制成的三股拉繩,但是由于感應電流的出現,導致二次輻射,會對廣播發射方向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會使用絕緣子減少這一問題的影響。
由于桅桿天線具有架設簡單、形狀規則、加工便捷、成本低廉等特點,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得到了廣泛推廣和使用。但是,由于其制造簡單,在某些時候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例如,由于桅桿高,在發射低頻、大功率信號時,需要加裝天線籠,會增加塔身的負荷,同時,要加裝絕緣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底部壓力以及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拉線與地面保持45°夾角時的受力負荷最為理想。因此,其建設所需空間較大[3]。近年來,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短缺,導致此類天線的實際應用越來越少。
1.2 自立式天線
自立式天線的結構是拋物線造型,能夠充分發揮天線的性能優勢[4]。自立式天線主要使用特殊絕緣底座,以塔底與地基作為基礎結構,并配備專門的調配室。絕緣底座是中波發射天線重要構件,具有質地堅硬、隔絕電流的特點。與桅桿天線相比,自立式天線占地面積小,造型更加美觀,還能大幅降低建造成本。
此外,可以通過熱鍍鋅處理,降低金屬腐蝕的影響,在空氣濕度高的地區也能使用[5]。但是,此類天線存在比較明顯的缺點,首先是絕緣底座的制造工藝復雜,價格高昂,容易損壞,因此逐漸被新型天線取代。
2 新型中波發射天線及技術特點
新型中波發射天線是在傳統天線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目前我國國內主要使用的新型中波發射天線有并饋式自立天線、錐面頂負荷天線。
2.1 并饋式自立天線
并饋式自立天線采取的是普通自立鐵塔結構,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優化塔架設計,在自立鐵塔周圍通常還有數根導線連通平臺與饋電。其與傳統天線類型相比,由于不使用絕緣底座,建造成本較低,但是仍舊需要鋪設地網。
并饋式自立天線的優勢包括:第一,不使用絕緣底座,占地面積進一步減小,建造成本較低;第二,發射功率高,覆蓋范圍更大[6];第三,天線效率高;第四,造型美觀,可以與周圍建筑物更好地融為一體。因此,并饋式自立天線在國外已經得到普及使用,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在我國的使用時間短,僅有十幾家電視臺使用。
2.2 錐面頂負荷天線
錐面頂負荷天線是我國近年來引進的一種小型天線,具有電磁干擾小的優勢,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較小,即使在距離發射空間僅30 m的地方安裝30 kW的天線,也不會影響機房設備的運行狀況,其覆蓋范圍與鐵塔天線相近,具有應用靈活、功率小的優勢,在數字廣播中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7]。
錐面頂負荷天線的優點在于占地空間小、安裝靈活,在城市中有著較好的應用價值。同時,錐面頂負荷天線高度較低,被雷擊中的風險較低,可以保護天線的安全性,且具有較高的帶寬,可以滿足數字廣播的需求,維修與養護較為方便,因此可以推廣使用[8]。錐面頂負荷天線具有的多種優勢可以突破傳統天線的不足之處,在城市中波廣播建設中也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3 傳統天線與新型天線的差異
中波廣播具有成本低、覆蓋范圍廣、接收方便等優勢,即使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英、美、法等發達國家,也仍舊保留著一定數量的中波廣播電視臺,由此可見,中波廣播建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我國中波廣播電視臺的大規模建設是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9],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臺得到快速發展,新型天線也得到推廣使用,但是仍舊有部分地區仍舊保留著傳統中波發射天線。因此,要深入分析二者的差異,從而推動廣播電視臺實現改造與升級。
傳統天線多為垂直振子天線,高度從五六十米到一百多米不等,考慮到塔身安全,要使用斜拉線固定[10]。例如,某地區使用的桅桿天線塔高150 m,需要在三個方向使用斜拉線固定,占地面積大約為65 000 m2。
地網作為桅桿天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線輻射主要是以地面和地網為輻射回路,因此,地網建設會直接影響天線效率。為提高天線效率,要大幅降低損耗,而地網就是為降低損耗而提出的設計。
地網敷設通常以塔底中心為核心,放射狀均勻鋪設銅線。桅桿天線的結構雖然簡單,但是其占地面積較大,建造成本高,會受到場地限制,很難獲得理想的傳播效果[11]。在發射低頻率、大功率信號時,塔身負荷大,我國尚不能生產絕緣底部,因此只能依靠進口,而新型天線則可以突破這一限制。
新型天線中的并饋式自立天線在歐美國家得到廣泛使用,其與傳統天線相比具有很多優點;第一,能夠去掉絕緣底部和固定拉線,減少天線的建設空間,降低建設成本;第二,采取直流接地的方式,能夠減少雷電影響,提高系統的運行安全;第三,具有輸出功率大與多頻工作優勢,可以同時使用FM、TV天線,對其運行狀況無明顯干擾;第四,由于沒有使用固定拉線,對建設面積的需求量小。如果采用傳統桅桿天線,很可能給周圍環境帶來較大的影響,而采用新型天線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并饋式自立天線有一個平臺,可以與多根導線連接,因此,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加維護平臺,同時維護微波天線、調頻天線。雖然并饋式自立天線也要敷設地網,但是由于使用紫銅制造的導線,具有較好的防雷性能。并饋式自立天線在底部安裝了雷電泄放電桿,還安裝了隔離電容,此外,還加裝了石墨放電柱,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在實際實驗中發現,并饋式自立天線開機半小時后無反射功率增大的情況,在關機之后檢查電氣設備也無明顯的發熱現象。并饋式自立天線具有較高的反饋抑制能力,即使2臺50 kW發射機同時工作,其高頻反饋也符合國家標準,因此具有較好的性能,可推廣使用。
4 中波發射天線監測技術
受到技術因素的限制,無線電頻率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其可利用區間在3 kHz~3 000 GHz。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定,我國可利用的頻率為9 kHz~275 GHz,因此,我國無線電管理機構將這些頻率細分為285段,其中廣播業務為35段。
隨著現代廣播電視的快速發展,無線電頻率的占用率不斷升高。中波廣播作為我國廣播中的常用類型,頻率范圍為526 kHz~1 606 kHz,由于頻道間隔為9 kHz,再減去航空無線電業務頻道,可使用的中波廣播頻道僅有120個。在這一背景下,要密切監測中波廣播的運行狀況。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制定了《中波廣播網覆蓋技術》,對中波廣播網進行總體規劃,要求各個廣播電視臺做好中波廣播的監測,提高服務水平。中波發射天線作為中波廣播發射的重要設備,需要從源頭著手,嚴格控制播出節目質量,在節目制作完成后通過電纜、光纜、無線傳輸等方式利用中波發射天線發送。
在發送過程中,要考慮節目信號質量,具體方法是對比聲源實現。檢測過程中,發射節目信號質量一直是中波發射天線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自然噪聲、設備運行噪聲以及城市中的射頻信號干擾,都會對中波發射天線產生輕微的脈沖式干擾和振蕩干擾,但是,在實際檢測中,此類影響對于中波發射天線運行狀況的影響都在可控制范圍內。
此外,要控制中波發射天線的電聲指標,包括噪聲電平、諧波失真、頻率響應等指標,主要通過監聽的方式實現。例如,實際檢測中,通過檢測中波發射天線的噪聲狀況,確定有無差拍聲,從而確定有無信號干擾。出現信號干擾的主要原因是干擾信號強,或是接收器的選擇性接收,或是接收器動態范圍變化,需要結合具體情況綜合分析。
由于存在干擾信號,中波發射天線可以選擇定向天線,在不同的時間通過調頻儀器計算相關指標,確定不同廣播節目最大調頻幅度,一般語言節目在80%~90%即可。由于中波廣播傳播方式的特點,決定了其在白天時由于存在電離層,不但不反射中波,而且會吸收中波。因此,其在白天主要是通過地波傳播,服務范圍通常在200 km內。在日落后,由于出現中波反射,傳播范圍達到了上千公里,但是此時傳播效果不穩定,因此,要制定傳播曲線,進一步計算雜散功率。一般情況下,雜散功率在40 dB即達到國家標準,超過這一指標則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調節。
5 中波發射天線應用策略
中波發射天線實際應用中任何一個部件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其工作狀況。因此需要加強天線系統維護,從而確保其工作質量。
5.1 提高電氣設備維護水平
電氣設備的平穩運行是確保中波發射天線正常運行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做好電氣設備的清潔工作。在我國廣播電視臺中,為確保廣播傳播質量,在固定時間檢修,需要事先制定好科學的檢修計劃,詳細排查容易出現故障的接口、元件,并清理灰塵、雜物,減少對天線運行的干擾。同時,技術人員要定期記錄控制面板參數,對比不同時段的參數,檢查設備問題,維修存在安全隱患的零部件,確保其運行的穩定性。
5.2 增加巡查次數
為減少天線故障發生,要構建完善的巡查制度,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優化。通過定期檢查發現潛在風險,提高檢修人員的責任意識,避免流于形式。尤其是定期養護設備,要綜合考慮設備運行負荷以及季節等因素的變化。
此外,要檢查零部件的工作情況,對于拉繩、夾子進行潤滑處理,及時清除銹跡,采取噴漆處理。天線由于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經過風吹日曬的影響,容易發生老化和銹蝕的問題,因此,要加強天線管理,檢查絕緣狀況,在不同時間調節其松緊度,并根據天線的使用時間制定合理的檢修計劃,預防各種故障。
6 結語
與傳統天線相比,新型中波發射天線具有更多優勢,能夠減少建設空間面積,二者各有優勢,適用于不同地區。并饋式自立天線可以實現多頻工作模式,而錐面頂負荷天線則可以在建筑屋頂搭建,滿足廣播行業的不同需求。
未來,我國廣播電視會朝著更加先進、科學的方向發展,涌現出更多新技術與新設備。技術人員在實踐工作中也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從而提高新技術的應用效果,推動廣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樹江.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構成原理與技術維護淺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1(12):223-225.
[2] 曾雪強.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維護技術運用研究[J].電聲技術,2020(3):67-69.
[3] 李屹.淺談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原理與維護技術[J].中國寬帶,2021(2):41.
[4] 郭慧杰.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構成原理與常見維護技術分析[J].信息通信,2020(1):285-286.
[5] 柳賢子.中波發射天線的原理及相關維護技術分析[J].數字傳媒研究,2020(9):12-14.
[6] 王志民.小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技術研究及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20(3):229-231.
[7] 范瀟勻.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技術參數與維護的研究[J].科技傳播,2020(14):128-129.
[8] 樊亮宇.常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構成原理與技術維護[J].中國寬帶,2020(8):64.
[9] 洛嘎卓瑪.常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構成原理與技術維護[J].科技傳播,2019(20):57-58.
[10] 趙長龍.常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構成原理與技術維護[J].科技傳播,2020(2):79-80.
[11] 張志芳.常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構成原理與技術維護[J].中國新通信,2019(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