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強
摘 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化學工業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危化品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等性質,會對人體、環境、企業造成危害。因此,危化品安全管控、應急救援成為相關企業需要重視的問題。文章深入研究危化品安全管控與應急救援策略,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概率,為企業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具體而言,企業可通過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其遵循相關原則、按照一定規范開展工作,盡可能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率,為自身安全提供保障;可通過環境優化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頻率,如分類存放危化品、做出相應標記等,減少環境對危化品的影響,確保危化品在存放環境中不會出現爆炸事故、燃燒事故、腐蝕事故,為企業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可借助管理制度優化建立管理標準,規范操作流程,確保工作人員采用正確手段進行工作,通過開展控制工作為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可通過加強專業裝備建設為危化品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確保安全事故發生后可將企業工作人員安全救出;可通過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救援人員的能力,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關鍵詞:危化品;安全管控;應急救援
中圖分類號:X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2)04--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4.037
危化品在火工產品制造、醫藥制造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危化品易引發安全事故,對企業、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相關企業、部門將危化品安全管控、應急救援提上日程,確保危化品的安全生產,為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生命安全提供保障[1]。但危化品安全管控與應急救援需要一定策略,文章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1 危險化學品事故特點
危險化學品與其他化學物質不同,具有理化性質、毒害作用,由危險化學品造成的安全事故與其他安全事故存在較大差異。
1.1 突發性強,救援困難
危化品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因其較為特殊,會在短時間內將大量有害物質泄露于自然環境中,導致各種事故發生,如爆炸事故、燃燒事故、腐蝕事故等[2]。在面對不同的事故時,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護措施,采用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此外,筆者通過長時間的實踐發現,自然因素也可能引發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危化品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強、救援困難的特點。
1.2 擴散速度快,危害范圍廣
危化品安全事故會使空氣、水源、工廠迅速受到污染,且方圓十里都會受到影響。具體而言,我國現代建筑物的內部保溫材料、防水材料、塑料制品、棉麻制品、飾面材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極易燃燒,且燃燒后會釋放出有毒有害氣體,導致周圍環境受到影響。通常情況下,其危害范圍可達幾十平方米至數平方公里。很多工作人員不佩戴防護用具,會出現中毒癥狀。
1.3 污染環境,影響久遠
危化品安全事故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影響。具體而言,如果城市發生重大危化品災害事故,將對城市安全、社會穩定造成直接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居民必須快速疏散、撤離,導致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遭到破壞[3],如商場、市場被迫關閉,企業被迫停產等。此外,本地區、相鄰地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某些高濃度的、水溶性的有毒氣體會與空氣中的水分形成油狀有毒液體,這類液體具有不易揮發的特點,會對周遭環境造成長期影響。
2 危化品安全管控與應急救援
2.1 危化品安全管控的意義
2.1.1 保證危化品的安全管理
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毒性和腐蝕性,其生產過程、使用過程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稍不注意,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企業財產安全造成威脅。而安全管控則可規范相關人員的意識、行為,使危化品的使用、管理更加安全。
2.1.2 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頻率
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特點為:突發性強、救援困難;擴散迅速、危害范圍廣;污染環境、危害深遠。所以,一旦發生危化品安全事故,將會對人體、企業、環境造成直接影響。而安全管控可從生產、儲存、裝卸、運輸、使用五個方面入手,對危化品進行有效管理使用[4]。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
2.1.3 維護社會穩定
安全管控工作的高效開展,可形成重預防、治根本的長效機制,減少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概率,為社會穩定提供保障。
2.2 危化品應急救援的意義
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但事故災害是可控的,只要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并施以救援,便可降低財產損失,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為控制事故災害,要依賴危化品應急救援。具體而言,相關工作人員在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后,要及時開展科學有序的救援活動,控制事故災害,及時挽救生命、搶救財產。因此,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綜合能力,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5]。
3 危化品安全管理現狀
3.1 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危化品安全管控落實到位的前提。通過調查發現,多數危化品企業并未樹立安全管理意識,未開展安全交底、安全培訓工作,未引入安全設備工具,留下了危化品安全事故隱患。
3.2 相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意識可支配行為。通過調查發現,一些企業、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較為淡薄。具體表現為:企業將重點放在提高生產效率上,一旦遇到問題,第一反應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逃避問題,無法落實安全管控。此外,一些企業尚未引入安全設備工具,沒有開展安全教育,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較為淡薄,導致危化品生產、儲存等方面存在安全隱患。這些都會對企業、行業發展造成直接影響。
3.3 企業安全監管落實不到位
多數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形同虛設,而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設立的目的則是為企業安全管控工作的落實提供保障,確保危化品的安全生產[6]。由于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有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并未體現職責,在監管中并未引起重視,增加了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4 加強危化品安全管控的策略
4.1 優化生產環境
危化品安全管控應當貫穿危化品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的全過程。危化品對環境具有較高的要求,為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概率,要從環境入手。具體而言,企業要了解危化品的使用要求、存放要求,通過控制危化品使用環境、存放環境的濕度、溫度、密封性,減少其對危化品的影響,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在環境優化方面,企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分類存放。危化品易燃易爆,且不同的危化品對環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企業要根據危化品的特點分類存放危化品,確保危化品被放置于安全場所。
第二,做好標記。標記可起到警示作用,在危化品存放地點,企業需將相關標記放在顯眼位置。企業可張貼“禁止明火”“禁止抽煙”等安全標識,使工作人員明確此地不能做什么。
第三,準備相應的設施設備。危化品易燃易爆,如果發生危化品安全事故,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企業需在存放危化品的地點放置滅火器等設施設備。
第四,做好鋼瓶檢查。化學氣體多由鋼瓶儲存,如果鋼瓶出現缺陷,會造成化學氣體泄露等安全事故。企業要重視鋼瓶檢查工作,將易揮發的危化品放置于通風較好的場所。
4.2 控制人為因素
人是危化品安全管控工作的主體,所以想要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企業就需將人為因素控制重視起來。具體而言,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管理人員在安全管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倘若其可將自身職責發揮出來,把控危化品生產、使用、存放各方面的內容,便可提高管理效果,為危化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奠定良好基礎。
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綜合素質。所以,想要提高危化品安全管控工作的效率、質量,企業就需將培訓工作的開展重視起來。首先,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培訓部門,邀請相關行業的佼佼者充當培訓人員,在培訓過程中講述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對相關知識、技能進行教授,使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其次,企業可開展安全管控講座,鼓勵工作人員進行聽講,不斷提高能力,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全管控。
建立獎懲制度。獎懲制度的建立,在減輕員工行為風險方面有著一定作用,可為化工廠各項工作的規范進行提供保障。所以,在對人為因素進行控制時,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獎懲制度,通過其約束引導作用,做好危化品安全管控工作。
4.3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危化品安全管控的根本,是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概率的有效途徑。就目前而言,存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的問題,為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帶來較多隱患,所以企業需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在進行管理制度優化時,企業需從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安全生產獎罰體系、安全隱患排查制度、生產人員培訓及考核等方面入手。如此,才能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使化工廠處于安全穩定的環境下。同時,針對某些特殊的危化品,企業需要基于其特點建立生產制度、管理制度,并將其落實于實際工作中。此外,企業還需將安全管控監督工作落實,確保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并根據職責開展安全管控工作。
5 加強危化品應急救援力度
5.1 加強消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消防人員在應急救援方面有一定的經驗,所以在加強危化品應急救援工作中,相關部門需將消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重視起來。具體而言,相關部門需將處理特種災害作為重點,從各大救援站中挑選具有較強綜合能力、身體素質較高的消防人員組建應急救援隊伍。而在各大救援站挑選完人才后,相關部門需開展二次考核,選擇其中的佼佼者進行基礎知識培訓,使其可以掌握不同類型事故的救援知識,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在進行人員選拔時,需將文化學歷高、專業理論性強、具有較強思辨能力、社會責任意識作為選拔標準。此外,相關部門需將獎勵機制建立起來,通過專崗獎勵津貼、休假等方式營造良性競爭氛圍,為隊伍的長期良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5.2 加強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危化品安全事故較為特殊,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會使社會穩定受到影響。所以,相關部門需加強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在進行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時,相關部門需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專常兼備、平戰結合,遵循基于實際、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優化布局的原則。此外,還需將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的能力加強。而想要達到這一目的,便需從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管理入手,通過值班值守制度、培訓演練制度、應急響應制度的建立,做好應急救援管理工作。
同時,相關部門需制定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并根據預案定期開展演練。如此,便可逐漸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為危化品應急救援奠定良好基礎。但是,加強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需要大量財力支持,所以相關部門在建設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時,要尋求有關部門、單位、社會捐贈的幫助。
5.3 加強專業裝備建設
危化品應急救援需要裝備支撐。所以,為做好危化品應急救援工作,要加強專業裝備建設。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政府部門:需將危化品應急救援重視起來,明確其危險性、難度,并不斷加強資金投入,使各類應急救援機構引入專業裝備[7]。
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工作的主體為救援隊伍,所以在應急救援工作中,需要基礎設施、裝備的支持。因此,救援隊伍需購入相關裝備,為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維修檢查:引入專業裝備后,相關部門、機構需對專業裝備進行維修檢查。如相關部門、機構可設立相關崗位,并聘請專業人員對裝備設施進行維修檢查,盡可能降低裝備設施損耗。如此,便可加強專業裝備建設,為危化品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8]。
6 結語
綜上所述,危化品安全事故對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較大影響,不僅會使其財產安全、生命安全受到侵害,而且會對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為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要從安全管控、應急救援兩個方面入手,做到危化品安全生產。安全管控工作可做到危化品安全事故預防,做到危化品安全生產、使用、儲存。
危化品安全管控工作中,企業要從環境、人為因素、管理制度三個方面入手,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做好安全管控工作,預防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應急救援工作可對危化品安全事故進行有效控制,減少災害對人民群眾的危害。
危化品應急救援工作中,要從消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專業裝備建設三個方面入手,為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如此,才能做好危化品安全管控工作,降低危化品安全事故發生概率,使化工廠處于安全穩定的環境下,為人們的財產安全、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國華,張良,高子文.社會化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服務模式探索[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12(2):9-14.
[2] 朱志萍,丁欣榮.當前危化品安全事故防控困境及對策研究——基于2013~2018年部分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統計分析[J].上海城市管理,2020,28(1):53-61.
[3] 應急管理部研究部署危化品安全工作[J].現代職業安全,2018(12):46.
[4] 李春華,劉穎杰,邵高聳.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力量安全保障體系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2):279-282.
[5] 朱曉莉.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研究——以河南省為例[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6] 邢志英.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00198.
[7] 徐開峰,秦卿,梁家勇.危化品應急救援隊伍的遠程技術專家支持系統研究[J].化工安全與環境,2017(18):14-17.
[8] 應急管理部印發危化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南[J].中國氯堿,20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