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
摘 要:地理與中學生地理學科的環境密切相關。環境教育的理念在中學地理課程中得到了更好的體現,提高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中學地理領域,環境教育不僅體現了國家對“生態文明”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環境教育的框架下,培養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地理學科;環境保護意識;中學地理
引言
環境保護一直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但在實踐中,教師需要改善和積極整合環境教育的內容。同時,要將環境教育納入到課堂教學中,包括課堂內外,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此外,教師需要更加重視環境教育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可以為未來的社會發展做出更好的貢獻,因為環境污染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為社會可持續發展,人們需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環境保護意識是以環境教育為基礎的。
1環境教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理念和作用
環境保護領域的初中地理課程,從低碳、環保、節能的角度進行教學。中學地理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將環境教育納入地理領域的中學課程,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地理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意識。它還有助于初中地理教育的持續發展,擴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知識廣度,提高他們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與此同時,學校地理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身作則,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幫助建立一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社會。對中學地理資源的分析表明,地理材料中含有環境教育的要素。但在實踐中,許多教師只關注地理經驗相關的問題,不僅如此,為了讓環境教育繼續下去,所有的教師都只有一個知識教育的概念。通過分析教材內容來理解環境內容也屬于地理教育領域,如果教師不接受環境教育,就沒有一定的實踐性。環境教育不僅要達到相關的教育目標,更要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地理教育離不開環境教育。地理教授不僅教授地理知識,也教授環境問題。此外,對與最近地理調查有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其中許多問題與環境有關。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環境教育,很多學生就無法回答環境問題。重視環境教育不僅有利于教師教育,也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環境活動。堅持環境教育理念,不僅有助于加深對地理教育的認識,也可以為學生在環境保護領域樹立榜樣。如果教師不注重環境教育的滲透,很多學生就不會有環境意識。初中生的環保意識較強,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正確地形成環保意識,很多學生就會逐漸形成環保習慣。因此,教師需要在沒有環境教育“教室”的情況下,積極有效地實施環境教育[]。
2 地理在初中環境教育體系中的滲透
要使地理學科中學生更容易接受環境教育,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其次,教師需要舉例說明環境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最后,在具體的地理教學方案中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滲透環境意識。
2.1基于教材內容的環境教育
雖然地理教材中包含了很多與環境有關的材料,但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忽略了這一部分的教學材料。為確保學生充分關注環境問題,需要所有教師首先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環境教育。許多初中生可以根據老師的教學方法從自己的知識判斷中學習。如果教師忽視了環境的內容,學生就不會注意到學習環境的內容。學生只有認真透徹地學習這部分的內容,才能有效地學習環境相關的知識。為了教育學生環境問題的知識,首先必須引導學生學習環境知識。只有深入了解環境內容,學生才能在環境保護的道路上慢慢走下去。在這方面,在教學材料的內容時,也需要納入環境教育。此外,通過教育學生關于環境保護的好處和對環境的危害,學生可以真正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將學習內容與環境保護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環境教育的有效性。
2.2傳播環保知識,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首先,需要選擇一個“突破”。在中學地理課中,環境知識可以更好地向學生解釋,使他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地理知識的傳授與環境知識的傳播緊密結合起來,將課堂中地理的各個部分與相關的環境知識適當地結合起來,學生也會對環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例如,在教學之前,根據初中地理章節的內容,可以開展討論,并通過多媒體來展現更多和環境有關的內容,如:大量砍伐樹木造成的后果;過度捕獵動物對環境的影響等[]。
2.3培養學生的地理環境意識
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教育學生具有環境意識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情感共鳴會激勵學生積極保護環境,并為其實施做出貢獻。因此,中學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環境保護進行差異化、個體化的定位,例如讓學生明白環境退化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在學生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逐步滲透環境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逐步拉近學生與大自然環境的距離。同時,教師自身要在形成生態友好型生活方式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生活中,形成生態友好型、環境友好型、節能意識、保護環境素養等。
2.4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環境理論知識是中學環境洞察力的重要基礎,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感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實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因此,中學地理教學是教育領域的優先事項之一: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環境保護,如組織學生在旅游區進行春游,指導學生不亂扔垃圾,注意旅游區的環境保護。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并以身作責。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地理教學中引入環境教育,不僅有利于地理教育的擴展,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保護環境行動成為可能。初中地理教師積極開展以教材為基礎的環境教育,宣傳環境知識,培養學生的地理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將環境教育納入初中地理區域,可以有效地增長學生對環境的重視。同時環境教育成為初中地理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會使學生在未來能夠積極有效地從事環境保護領域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遠航,郭志永,姬璐璐.初中地理教學中德育滲透路徑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8,5(27):358-359.
[2] 王澤輝.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3(12):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