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萍
摘 要:激勵性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具體而言,激勵性教學法能夠激發出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可以讓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得到有效的發展。文中介紹的簡要方法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積累下來的,教師可以在具體的教學與實踐指導中嘗試將教學目標確立下來、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樹立榜樣給予學生激勵、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有效的激勵、開展多元化評價激勵等策略。基于此,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激勵教學法的有效運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學;信息技術;激勵教學法
引言
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有很高的要求,且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創新教育的重要性更為凸顯,如何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創新教育非常值得探究。從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來看,課堂教學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創新,有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法開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在實踐中發現,情境創設法也可以起到激勵作用。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使學生的認知與教學內容產生矛盾,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使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例如,在教學“圖片的旋轉和裁剪”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內容設計一個小的比賽,通過呈現兩張存在不同的圖片創設出競賽情境,讓學生找到兩張圖片中的不同。在學生說完兩張圖片的不同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怎么才能讓這兩張圖片變得一樣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出來,并自發地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究,如旋轉畫布、任意角度、裁剪等命令按鈕及工具。在學生嘗試操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給出中肯的評價。這種方式與傳統教學相比能夠給學生更加自由的空間,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索,教學內容的興趣完全是在學生的主動分析中形成的,而且學生也能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深刻的思考,這樣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發展來講很有必要,也能通過學生的配合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創新教學方法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創新,首先需要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模仿,然后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遷移和創新。在具體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來模仿設計相關的作品,在模仿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作品進行優化,提出自己在模仿創作的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和問題,并通過實踐探究對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促進學生在已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創新,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比如在開展應用文檔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小報素材對其進行自主選擇和模仿,并在模仿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素材加入其中,對作品進行優化和補充。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科學分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藝術字和文本框等相關的技能傳授給學生,每個小組可以在創作的過程進行積極的談論和交流,針對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給予相應的點撥和指導,促進學生順利有效地完成創作目標。
三、應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活動
在互聯網環境下,要想真正有效地開展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翻轉課堂也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其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在實施的時候,教師是主要的輸出者,學生則是吸收者,學生只能被動學習,缺少足夠的自我思考時間與空間,不利于學生的信息化思維及素養發展。可是在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較為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改革中也強調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自我發展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學新要求。而翻轉課堂作為互聯網環境下的產物,則是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產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主張以教師為指導,學生自行學習課堂知識,是一種全新且能夠突顯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在應用翻轉課堂進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教學分析,為學生制作相應的視頻,以此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預習。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則提倡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則需要做好解疑答惑,這樣才能有效加深學生重難點知識的把握。此外,課后也注重學生自主復習與鞏固,是優化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
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合理使用
為了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有效提升,讓他們更加有效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以這兩種學習方法整合實現高質高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在教學“Word文檔應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如“如何在Word文檔中實現頁眉、頁腳的快速添加”等,鼓勵學生按照操作要求自主完成任務,促進相關操作技能的強化。教學期間,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競賽活動,如以“如何在Word文檔中實現頁眉、頁腳的快速添加”為任務讓學生進行競賽,以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快速完成相關任務。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他們全面提升,教師還可以合理開展合作學習,在學生完成“如何在Word文檔中實現頁眉、頁腳的快速添加”的相關任務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相互檢查和評價小組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和解決,從而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五、多元化評價激勵策略
通過長時間的實踐發現,倘若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進行激勵,可以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以對學生的信息素養養成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給予學生多元化評價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了解,并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分析,使學生能夠明白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怎樣的不足,并找到努力的方向,進而全方位地成長與發展。
結束語
激勵教學法的運用需要一定的方法,也只有有效地將其運用起來,才可以將其作用發揮出來。因此,本文對激勵教學法的運用方法進行了簡單闡述,期望為各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楊波.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電教,2020(10):25-26.
[2]許晶晶.如何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讀寫算,2020(28):72.
[3]趙金忠.淺析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