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課是近些年在教學評比和各種業務評定中的一個重要的評比手段,在新教師入職培訓過程中,也經常采用。但是雖然網上有很多說課的資源,但是教師在學習中,卻不能系統深入地學習,而且很多說課資料也不是足夠的權威,導致教師在準備說課的環節中,常常是各自為戰。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教師在說課環節都要使用課件,并且課件中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大。鑒于這種情況,筆者就談談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說課中,恰當的融合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說課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高中地理;信息技術;授課策略;核心素養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說課是教師應該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說課在很多環節中受到重視,以唐山市及海港區為例,說課是一些教學評比經常使用的手段,比如職稱評定,一些說課比賽,新教師入職培訓以及各種名師等的評選,說課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因此,說課具有普遍性,是教師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快速發展,在說課環節,不單單要完成說課的基本步驟,也要有效融合信息技術手段,把比較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合與說課的環節。說課本身的設計是說課的靈魂,而信息技術手段則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信息技術手段,讓說課更有表現力。因此,教師在準備說課的過程中,既要重視說課自身的設計,也應該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的手段,才能讓說課達到某一種理想的狀態,也才能更好的表現自己的基本功,如果是參評某些比賽,也才能受到評委的喜歡。
一、高中地理說課中存在的問題
(一)說課的基本環節不清晰
部分教師在說課環節設計中,基本的步驟不是特別的清晰,有的教師把說課環節設定為9個環節,也有的教師把說課環節設定為5個,這之間的差異比較大。但是細究的話,有的教師是把每個環節都拆分開,比如教學重點是一個環節,教法是一個環節,教學手段是一個環節,這樣就讓說課環節顯得比較多,從而也讓整個說課不是特別的緊湊。
總體而言,教師在說課中,應該確保幾個必要的環節,比如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等,一些教師把說板書也算作一個環節,其實在說課過程中,板書的展示可以通過教師邊說邊呈現,因此在說課中“說板書”似乎有些多余,而板書用“說”這個詞似乎也有些不合適,因此,在說課環節中,說板書這個環節是值得商榷的。
除此之外,教師各個環節的邏輯性也存在一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部分教師在不同的說課環節中,喜歡用“我下一個環節是”,“我下一個環節是”等等,這樣的銜接語是沒有特色的,不能體現不同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二)不能分清說課與講課的關系
說課其實是教師自己說說如何講這節課,側重點在于教師的設計,而不是課堂實錄,因此,說課是教師自己闡明,通過哪些教學手段,哪些教學環節,去開展一節課的講授。而說課并不是講課,說課是講課的推演,但不是講課的成績重復。可能說課要面對不同的聽眾群體,有時候是評委,有時候是同組的教師,有時候是新教師的自我磨課的伙伴。說課是告訴聽眾,我這節課打算怎樣講,打算怎樣設計。
而授課其實是一堂課的實際授課,是教師授課的一個實錄,因此說課和實授課是有區別的。說課是一種假設,而實授課其實更側重的是實踐。在說課的環節中,一些教師可以把說課說的非常的精彩,但是這樣的說課同樣也要受到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的檢驗,并不是教師說的非常精彩,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能夠落實那樣精彩的效果。因此說課帶有假想性,教師通過授課去檢驗,在檢驗中可能會發現不同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去修正自己之前的說課,這樣才能獲得相應的提高。
(三)信息技術手段融合的不到位
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快速發展,在說課過程中,信息技術是一種重要的呈現手段,雖然教師自身對課程的設計非常重要,但是外在的呈現方式也非常重要。用一種專業的技術手段,把說課的環節表現出來,讓自己的說課更具有表現力,這樣才能“打動”聽眾。雖然有時候,內容很關鍵,但是形式也同樣關鍵。
教師的設計內容即使很出彩,也同樣會因為表現力不夠而影響整體的發揮。筆者所在單位的一位地理教師,其講課水平和說課水平都不錯,因為這位教師有著扎實的基本功,但是在一些說課評比中,這名教師的成績往往不是特別的理想,從專業課程的角度分析,這位教師的課程設計不錯,也比較到位,至少在同學科教師中是一般偏上的水平,但是但凡涉及比賽,這名教師表現就不是很突出,這就說明,這位教師的課堂表現力不是那么好,而在信息技術的大背景下,影響其表現力的恰恰是對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
教師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中,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方面是其技術的薄弱,一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手段屬于薄弱環節,因為信息技術的手段更新比較快,一部分教師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信息技術手段,從而導致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另一方面是教師對信息技術手段的忽視。對于一些教師而言,他們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應用中的重要性,也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在說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雖然部分教師使用了PPT這種方式,但是對于課件的設計,各種動畫,插入的視頻等都沒有經過細心的考慮,因此在表現上就略顯倉促,其呈現的效果也不是很令人滿意,影響了成績的發揮。
二、基于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高中地理說課效果的基本策略
(一)注重信息技術的使用
在高中地理教師說課環節中,不可回避的是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一方面這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在說課中,以及在教學中,都是不能回避的問題。信息技術手段讓說課更具有表現力,而信息技術手段的引用也提高了授課的效率。其實,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筆者認為,說課更應該立足于實際的課堂,也就是說課和授課不能夠是脫節的,不能在說課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就沒有實際的效果,這樣其實是不好的,至少說明說課是沒有實用性的。鑒于此,教師在進行說課的時候,要基于授課的需要,采取恰當的信息技術的手段,讓自己的課堂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更能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這樣的說課才是真正的具有時效性的說課。信息技術的使用,至少說明教師在關注信息技術,比如一個視頻,一個FLASH動畫等,都增加了課件的表現力,同時也更有利于教師的突出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效果。
(二)重視信息技術知識的更新
前文提到,教師在說課中,不能很好的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自己的信息技術的儲備不足,信息技術發展的比較快,而且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如果一個一線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有些教學上需要的技術,可能教師也會慢慢地生疏,從不知道,到不會用,其實可能只是需要幾年的時間。而學校的教學設備其實也在不斷的更新,我們會發現,有些學校的錄播教師利用率比較低,有些學校雖然配備了希沃電子白板,但是很多教師只是使用希沃白板播放PPT,沒有再多使用一個功能,這就說明,教師的知識其實也需要不斷的更新,否則設備再先進,教學基礎設施再先進,可能都發揮不了其應該發揮的作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在技術上很多教師就落伍了。而對于一部分新教師,他們可能不太會使用某些新技術手段,通過觀察分析我們的教師隊伍,我們會發現,一部分教師其實并不是師范類出身,他們在教學手段這塊可能積累的知識和技能也不是足夠的充分,因此,在進入教師崗位以后,也是需要重新學習一些教學需要的信息技術手段的,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
(三)尋找地理學科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點
在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到之處,但是也都有自己需要補齊的短板,這就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在說課環節,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更好的展示地理知識。但是信息技術只是教師進行說課的一個“工具”,應該在恰當的時候使用,不能夠僵硬的使用,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而是又不給人一種僵化使用的印象。
因此,說課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時,一方面要在恰當的時機,比如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更好地落實重點,突破難點的時候,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而信息技術手段中的,諸如視頻、音頻、微課等手段,其實都能夠更直觀地表現知識,彌補教師語言無法完全說明白的局限性。比如教師在講解洋流,在講解地球的運動的時候,一部分學生如果空間感覺不是特別好的話,可能就不容易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的手段,鞥能夠更好的表現知識。
在說課環節,教師也應該突出自己在哪些地方,哪些環節中采用了信息技術的手段,這樣能夠看到信息技術手段與地理教學的有效融合,同時教師在說課的過程中要明確,自己采用這種技術手段的意圖是什么,通過這種技術手段的引入,預想能夠達到一種什么樣的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筆者也作為選手參與過說課,同時也作為評委給說課選手打過分,進行過指導,好的說課設計,勢必是知識和技術的有效融合,這種技術,一方面是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另一方面是教師在設計自己的說課環節時,如何讓各個環節緊密有邏輯地銜接,這樣才能更好地表現自己的說課過程。
(四)注重說課和授課的區別
一部分教師沒有很好地區別說課和實授課的區別,尤其是對于一部分新入職教師,他們在說課過程中,把說課當做了授課,在說課過程中,頻繁地提到“同學們,接下來咱們怎么怎么樣,”這就說明教師在說課中,還把自己是說課置于一種講課的情境中。其實說課不是教師真正的講課,而是教師自己要對聽眾講明白,自己是如何設計自己這節課的,采取了哪些教學手段,預設要實現哪些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可能遇到什么樣的問題,自己又是怎樣解決的。
這樣的問題,并不是個別教師存在的,而是較為普遍的一個問題,很多教師都是“說課”和“授課”糅合在一起,一邊說課,一邊授課,這樣影響了教師說課的效果,也反映了教師自己對“說課”這一教學手段或者評比手段認識的不足,尤其是在一些評比中,教師如果把說課和授課混淆,可能還會給自己留下一些遺憾,甚至有可能被動出局,這些都是教師在訓練說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也應該是評委教師或者是指導教師應該明確告知的一個內容。
說課一般分為授課前、授課中、授課后的說課,教師在設計說課過程中,應該對自己的說課進行實際的劃分,如果這節課是課前說課,在教學反思環節就可以側重說自己這節課的亮點,如果說自己的很多不足的地方,既然是授課前的說課,有些內容就應該回避。如果是授課中說課,則既有了授課的實踐,能夠檢驗之前說課設計有哪些不足,在新的說課中進行有效的改進,也可以把授課環節檢驗較好的地方進行強化,這樣的說課更有針對性。授課后的說課,既是對說課設計的一種反思,也是對說課設計的一種檢驗和總結,教師應該在實際的授課中,發現一些說課環節設計不足的地方,在事后的說課中應該進行必要的改進,為下次的說課和授課做必要的準備。
(五)重視說課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
在說課環節的設計中,教師首先應該重視各個環節的邏輯性和有效銜接。雖然說課的環節是前后延續的,哪個在前哪個在后,都是根據說課的要求基本固定的,但是在實際說的時候,要明確各個部分的說課要求。以說教材為例,這部分要側重教師說課這一節在整個單元中,甚至在整冊書中的一個戰略地位,這節課在授課中要完成哪些教學目標,這節課在整個單元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教師都應該在說課的過程中進行精心地思索,這樣才能讓說課真正地符合教材的實際情況,筆者在聽課的過程中,經常聽到一些教師說一個詞,就是“承上啟下”,那么有些知識或者有些課文或許有承上啟下的地位,但是有些知識可能就是相對孤立的,這部分可能就沒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承上啟下”不能作為一個特有名詞,反復出現在每次說課中,因為并不是每次說課的內容都有真正“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每個環節在過渡的時候,一部分教師沒有過渡語,而是用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這樣沒有特色的過渡語,讓自己的說課顯得不是特別的生動。因此,建議說課教師在不同部分銜接的時候,設計一些過渡語,這些過渡語可以是一些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些教學理念或者是設計意圖,這樣讓說課顯得更加生動。
(六)控制說課的節奏和時間
根據現行的說課模式,說課是有時間的規定的,一般常用的是10分鐘以內,也有個別的限定15分鐘以內,教師在設計說課的時候,應該把時間設計好,超時在評比中,屬于一個扣分項,因此教師設計好說課環節后,還是要進行必要的演練,這樣一方面有利于熟悉自己的講授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看看時間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同時能夠熟悉課件的操作流程,更好地播放自己設計的PPT。而教師在進行說課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一個空教室進行演練,也可以兩個教師為一組,互為對方的觀眾,互為評委,這樣能看到別人的問題,有時候也能映射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自己鑒賞水平的進步,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促進自己在說課中的進步。
控制說課的節奏還有控制語速,有些教師為了追趕自己說課的進度,語速過快,也影響了實際的呈現效果,因此不建議教師說課速度太快,要適中,要能夠給評委一個輕松自如的感覺。
三、結束語
在地理說課過程中,既是新教師提升的一個機會,也是老教師經常需要評比的一個項目。理應受到教師的重視。在說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對說課的基本要求有明確的認知,不能夠隨意性太強,也不能一個人一個方式,這樣才能更加規范地進行說課。而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在說課環節更好地融合信息技術,能夠讓說課更有表現力,能夠更好地突出說課的效果,這也應該引起說課教師的廣泛重視。
作者單位:張群超? ? 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第三中學
個人簡介:
參? 考? 文? 獻
[1]戴萍萍.對多媒體課件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運用的若干思考[J].中小學電教,2013(Z1).
[2]姜傳旺.新形勢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創新[J].生活教育,2015(17).
[3]夏陶緣.探討微課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才智,2017(15).
[4]陳芳.談高中地理教學本土化案例的開發與利用[J].才智,2017(15).
[5]徐偉.孫桂香;高中地理微課設計開發與教學的應用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6]王煥.淺析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7]蘇力德.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9).
[8]曹麗.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的意識[J].山海經,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