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娜
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及技能人才培養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將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融為一體,培育德技并修、技藝精湛的技能勞動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養方式。為在全國技工院校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以下簡稱“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了《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
一、明確目標
技工院校要明確工學一體化工作的目標,就是要以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為基礎,以技工院校為重點,在全國技工院校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加強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教師培養工作,將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學校教學內容,根據工作過程設計教育過程,實現“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百千萬”目標,即建設100個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專業,1 000所技工院校參與實施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培訓10 000名工學一體化教師,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二、深入理解“五個一體化”工作任務
推進工學一體化工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本質要求。技工教育本質上是就業教育,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職業性,最好的培養模式就是“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推進工學一體化工作,就是要著力實現從知識灌輸向能力培養轉變、從課堂教學向生產教學轉變、從書本教學向實踐教學轉變。基于此,技工院校要深刻理解并認真落實“五個一體化”工作任務。
(一)遵循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
技工院校要遵循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明確培養目標、課程安排、課程規范、實施建議、考核與評價等技能人才培養要求。以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為突破口,加快公共基礎課程改革創新發展。
(二)開發工學一體化教學資源
緊密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優先開發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國家急需緊缺職業的教學資源,創新教材形態,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式教材。
(三)應用工學一體化教學方法
以企業勞動組織方式為主要依據,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深入分析技工院校學生成長規律及特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設立課程教學研究與推廣應用的課題或項目,加強教學理論研究。
(四)建設工學一體化教學場地
通過新建、改造等方式,建設滿足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需要的教學場地,科學設置與教學班級規模相匹配、符合工作任務實施要求的軟硬件教學設備。技工院校要參與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建設,積極參與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技工院校要利用公共實訓基地開展技能實訓,帶動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建設。
(五)加快工學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
技工院校要實施工學一體化師資專項培訓計劃,制定師資培訓標準,建設師資研修基地,推進網絡師資研修,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通過各級各類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促進教師提升工學一體化教學能力。技工院校可通過流動崗位等形式,面向企業和社會聘用高技能人才擔任專兼職工學一體化教師。在公開招聘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教師時,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或不再設置學歷要求。對優秀高技能人才,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直接招聘到與其所獲技能獎項相關的崗位任教。
三、技工院校如何落實“五個一體化”工作任務
推進工學一體化工作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創新的內在要求。技工院校培養的人才能否適應企業產業行業需要是技工教育改革創新的根本問題,這不僅需要打造學校硬實力,而且要改革教學模式,注重內涵發展,提升軟實力。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這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勢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技工教育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技工院校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落實“五個一體化”工作任務。
(一)大力推動校企合作共建
技工院校可以通過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聯動、企業辦學等方式,與企業合作共同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實施,校企共商專業規劃、課程開發、教學模式、實習實訓工作,聯合開發教學資源。派送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促進教師熟悉了解企業工作環境;合理利用企業場地、設施設備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感知企業文化。學校可依托合作共建企業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或按規定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二)采取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技工院校要在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發揮高端引領、示范帶動作用,采取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設立企業培訓工作站、創建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方式,引入生產企業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取典型工作任務用于培訓實訓。在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急需緊缺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中,積極與用人單位溝通協商,結合就業崗位的技能要求,不斷完善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等內容,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充分發揮技工院校作用
技工院校黨組織要切實發揮領導作用,推動教學研究、教學管理、教師管理、教學評價、教學場地、資金投入、后勤保障等配套制度建設,確保教學改革順利進行。加強學校經費分配使用管理,支持教學資源開發和師資隊伍建設。對參與國家一體化課程標準和全國規劃教材編寫的人員,給予成果認定。工學一體化教師可根據課程開發工作量、承擔教學任務難度和教學效果,適當提高工作量計算系數,合理確定課時津貼,并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職務評聘晉升等方面予以傾斜。
四、小結
目前,技能人才總量短缺、結構失衡的問題突出,就業結構性矛盾尖銳,迫切需要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加快培養既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又具有較強就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落實“五個一體化”工作任務、推進工學一體化工作是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急需人才的客觀要求。技工院校要明確工作目標和“五個一體化”工作任務,找到好的實施方法,分三個階段穩步推進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將技工教育人才培養水平推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出版集團有限公司)CB01F5E6-8224-48DA-B2C0-8B4DC33D85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