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婷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的物質相關障礙將酒精、咖啡因、大麻、致幻劑、吸入劑、阿片類物質、鎮靜劑、催眠藥或抗焦慮藥、興奮劑、煙草等10種不同類別的藥物列為能直接激活大腦犒賞系統的藥物,俗稱為“容易成癮的物質”,過度攝取將導致強烈的大腦激活以致影響個體正常的社會功能。
有證據表明,吸毒成癮的女性更有可能來自一個或多個家庭成員將毒品作為主要應對策略的家庭。吸毒成癮的女性往往有在其家庭中承擔過多責任的經歷,她們在家庭中經歷的精神壓力比她們的男性同伴更嚴重。她們往往承擔照顧孩子和其他家人的主要責任,而且與男性相比,不太可能有人積極支持她們的治療。事實上,許多吸毒成癮的女性被家庭成員勸阻參加治療,因為他們認為吸毒成癮的人參加治療對她照顧家庭的能力是一種威脅。
除了人際壓力外,使用成癮物質的女性更可能經歷情感障礙,而男性更可能表現出反社會行為和從事犯罪行為。濫用成癮物質的女性有更高的負罪感、羞恥感,以及抑郁和焦慮情緒。此外,依賴成癮物質的女性負面情緒比男性更多,她們患飲食失調癥的風險也更高。一般來說,使用成癮物質的女性對自己的期望較低。
傳統上,與男性相比,女性在藥物和酒精治療項目中表現不佳。女性患者接受治療、保持治療和完成治療的比例明顯低于男性患者。
吸毒成癮的女性許多特點不僅助長了藥物依賴,而且往往給治療造成巨大障礙。經濟困難、社會孤立和更嚴重的生理并發癥使吸毒成癮的女性無法隨時獲得或有效使用傳統的藥物治療方案。
女性獲得治療的另一個主要障礙是對社會服務系統和服務提供者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可能部分源于這樣一個事實,即治療提供者不太可能接受過女性問題的培訓,也不太可能對女性問題敏感,而且很可能以消極的方式看待女性患者。女性成癮者通常被治療提供者描述為難以接受、不順從和對治療沒有反應。
臨床研究表明,男性成癮者更有可能否認自己吸毒,而女性成癮者更有可能因不承認自己吸毒和無法保持清醒而感到極度內疚和羞愧。人們發現,增強負罪感和羞恥感的方法并不會減輕女性對藥物的濫用。因此,了解成癮物質的心理治療方法是重要和必要的。那么,心理治療中的行為療法在成癮物質的治療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與成癮性障礙的藥理學治療方法不同,在成癮性障礙中,藥物治療的目標是逆轉與慢性物質使用相關的神經適應方面,減少急性脫毒期間的戒斷癥狀,減少渴求,阻斷藥物的強化作用,提供穩定和健康狀況維持,并治療共病精神癥狀,而大多數行為療法具有一套特有的目標和作用。其中包括:
第一,增強接受治療的動機。很少有成癮物質使用者完全靠自己尋求治療,且在接受治療后,大多數患者的目標不是完全停止成癮物質的使用,而是減少使用,減輕使用的負面后果。因此,如果患者認為自己是治療的積極參與者,就必須解決矛盾心理。也就是說,如果患者認為治療完全是由外部力量強加給她的,并且沒有明確的個人治療目標,那么任何形式的治療效果都可能是有限的。基于動機心理學原理的治療,幾乎完全集中于旨在支持患者動機資源的策略。然而,大多數行為治療包括對患者因持續使用成癮物質而失去或獲得的東西的一些探索,作為增強治療和戒斷動機的一種手段。
第二,穩定戒斷治療。如果要實現穩定的戒斷,治療必須幫助患者認識到他們最有可能使用成癮物質的高風險情況,并開發其他更有效的應對手段。盡管認知行為方法幾乎完全集中于技能培訓,作為預防成癮物質使用復發的一種手段,大多數治療方法側重于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個人的技能和能力,以管理與早期戒斷相關的問題。
第三,在尋求治療時,許多成癮物質濫用者將大部分時間用于獲取、使用成癮物質和從成癮物質的使用中恢復,而排除了其他努力和回報;因此,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是提供有形的獎勵,以替代那些因吸毒而產生的獎勵。大多數行為治療鼓勵患者識別和開發物質使用的替代方案,根據目標行為的表現向個人提供獎勵。
第四,當有效的藥物療法可用時,行為療法在促進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和保持治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大多數提高依從性的策略本質上是來自心理社會因素的。這些措施包括通過藥丸計數和藥物血清水平定期監測藥物依從性;鼓勵患者自我監測依從性(例如,通過用藥日志);患者和工作人員之間就研究藥物、預期效果、副作用和益處進行清晰的溝通;反復強調堅持的重要性;與患者簽訂依從性合同;通過激勵或獎勵強制遵守;準備并引導患者學習有關疾病及其治療的知識;與患者及其家人接觸并提供廣泛的支持和鼓勵。
任何單一的短期治療方法都不太可能有效地解決與成癮物質使用障礙有關的復雜問題,而多模式組合方法則更有可能解決成癮物質濫用者的多種需求。認識到行為療法和藥物療法針對不同的癥狀,并且可能具有不同但互補的作用機制,人們越來越重視如何通過將行為療法與藥物療法相結合來增強和擴展效果。
因此,臨床醫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在有效的行為療法背景下提供藥物療法的重要性,特別是那些有效提高依從性的療法。同樣,由于沒有一種行為療法是普遍有效的,行為療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系統地研究他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結合不同行為療法的各種“有效成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