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素敏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位老師共同的責任。教師應該從教學理念上進行更細,將“思政”作為己任;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融入“思政”理念;同時,中職營銷教師應該在教學內容上實現“思政”元素貫穿始終。
關鍵詞:思政教育? ? 中職營銷課堂
思政出自于漢·王充《論衡·感類》:"太戊思政,桑谷消亡。"《隋書·循吏傳·柳儉》:"時高祖初有天下,勵精思政,妙簡良能,出為宰牧。其含義為:思行善政。作為教師,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隨時、隨地、隨處把育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將教學和教育相結合,實現傳授知識的同時,幫學生建立“思行善政”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樹立‘大思政’理念,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形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所以說,思政教育應該是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的,是每位學科教師肩上共同的責任。
結合教學實際以及中職營銷專業學生的整體情況,我總結“課程思政”融入營銷教學的實現路徑如下:
一.營銷教師在教學理念上進行更新,將“思政”教育作為責任。
教師要更新理念,要將“教書”和“育人”相結合。育人工作是一項全面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職業學校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而學生只有在思想意識和思想動態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先從理念上進行更新,將“教書”和“育人”的順序進行調換,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何學科教師,都應該秉承“育人”在先,“教書”在后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育人”貫穿整個學生在學校的每一個環節,讓“思政“融入到每節專業課堂,實現真正的職業學校,德育先行的教育方針。
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育人工作,不能僅僅局限在班主任的說教上,它需要學校所有老師共同協力,通力合作。具體體現在:要把育人工作融入到平日的教學中,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重要的職責是通過課堂教學,潛移默化,讓學生形成職業素養,提高個人修養,從而實現培養“德才兼備,紅專并進”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專業課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課前準備、教學目標、課堂組織、學生活動、課后作業的設計全方位的融入思想教育理念,讓教育在自然中滲透,“教書”和“育人”高度融合,真正實現“潤物細無聲”
二.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融入“思政“理念
中職營銷教學的主要目標為,讓學生通過學習,通過日常訓練,逐漸具備基本的營銷素養,而營銷素養主要包括:營銷思維、溝通能力、心理素質和營銷禮儀。整個營銷課的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營銷素養”為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在未來營銷工作中能夠具有活躍的營銷思維,良好的溝通能力,得體的營銷禮儀以及較強的心理素質。將思行善政的理念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中職營銷教學中,就是要做到讓思行善政的理念以及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在營銷素養的形成過程中,在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時,就應把“思政”元素放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中,從而讓教師在整個備課過程中,時刻思考這一教學目標,有了教學目標的指導,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設置上,都要服務于這一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領上,也要注重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去實現既定的“思政”教學目標;再次,教師在每節課的教學反思中,都要去進行反思,檢驗本節課的教學環節中,是否實現了“思政”的教學目標。這樣,通過點滴積累,讓“思政”這個總的教學目標日漸走進每一節營銷的教學課堂,實現“思政”育人的真正目的。例如:在《市場營銷基礎》這門課程中,“營銷觀念的演變”這一教學內容,設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培養學生樹立“社會市場營銷”的營銷觀念,讓學生懂得在營銷過程中要把社會責任作為己任。這一情感目標的設立,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就實現了思行善政的教育目的。
三.在教學內容上實現“思政”元素貫穿始終
中職營銷教學,要以營銷的崗位需求為出發點,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掌握營銷的工作過程,為了讓“思政”貫穿整個營銷課堂,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1.通過布置課前演講任務,讓學生準備有關“思政”和傳統文化的演講。
學生在準備演講的時候,規定演講主題,主題可以規定為“思行善政”,“紅色革命”“青春勵志”“中華傳統文化”、“商業誠信”等積極向上的演講主題,學生在演講搜集案例的時候,就閱讀并學習了大量相關的案例;了解了很多正能量事跡,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思政”的教學目標;同時,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演講,班級內其他同學進行聆聽,形成了學生影響學生,學生感染學生的學習氛圍。這樣的“思政”演講活動,每節課都安排一兩個學生去準備,日積月累,會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準備演講中和聆聽演講中,將“思政”故事內化成學生自己的力量。
2.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影視欣賞
推薦學生讀“晉商文化”、“經商要學胡雪巖”、“商道”這些書籍,古人經商理念,同樣也可以指導今天的現代營銷,這樣就很自然的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了現代營銷教學中。讓學生欣賞影視劇的同時,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讓學生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實際起到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營銷思維的雙重鍛煉,同時也讓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故事,實現了育人的目標。
3.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中加入禮儀訓練
中職學生,很多孩子在入學前,由于種種原因,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禮儀習慣,所以對于學生禮儀習慣的糾正和培養,不僅僅局限在禮儀課堂上,而應該時時刻刻,事事處處,讓學生全方面的得到良好的禮儀訓練。營銷課堂上,每日課前進行禮儀訓練,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改變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禮儀習慣,逐漸將商務禮儀習慣變成自我的一種素養,是營銷專業課的很重要的訓練任務。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訓練的含義,古人“治家、修身”的思想與之是相通的。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知其然”,同時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在訓練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且在每日的晨讀以及課堂中,要求學生確實的做到相應的禮節禮儀。
4.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大量案例
在營銷教學中,案例教學比單純的理論教學要更能讓學生理解,而在案例的選擇上,教師多選擇一些傳統文化故事和傳統文化案例,以及“思政”內容,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潤物細無聲”。
通過以上方法,教師能夠實現,將“思政”融入到營銷學習,形成一種思維習慣和方式,最終內化成自己的專業素養,行為素養,成為學剩成長過程中的內在力量,學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夠在工作崗位中體現出相應的職業素養。
總之,營銷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形成營銷素養,而將思行善政及傳統文化融入營銷教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