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君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甲狀腺功能減退主要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合成及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當前臨床主要采用甲狀腺激素進行替代治療,以糾正甲狀腺功能減退產生的不良反應,保證血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1-2]。但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需長期進行疾病管理,住院期間患者可在醫護人員的約束下按照規范的治療模式進行管理,但隨著出院時間的延長,患者常因不能嚴格遵循醫囑導致病情復發。以醫院為主體的照護模式已難以滿足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出院后的護理需求,不利于預后康復[3]。延續性護理作為能夠將專業的護理技術與指導從院內延伸至家庭的干預模式,逐漸受到臨床重視[4-5]。基于此,本研究選擇2018年6月—2020年6月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4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定時上門訪視聯合微信延續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6月—2020年6月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4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7例。納入標準:符合《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治指南》[6]中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診斷標準。精神及認知正常,能夠配合完成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內分泌代謝異常疾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合并惡性腫瘤。觀察組男20例,女17例;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24±0.21)年;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49.65±4.18)歲;身體質量指數21~29 kg/m2,平均身體質量指數(25.22±1.28)kg/m2;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2例,中學15例,小學1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病程0.6~2年,平均病程(1.25±0.22)年;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8.79±4.22)歲;身體質量指數21~28 kg/m2,平均身體質量指數(25.25±1.31)kg/m2;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3例,中學15例,小學9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常規宣教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相關知識,協助其調整飲食結構,囑其進行功能鍛煉;患者出院前發放科室聯絡電話,囑其出院后如有疑問可撥打電話進行咨詢。觀察組實施定時上門訪視聯合微信延續護理,內容如下。(1)成立小組。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于患者出院時為其制定個人檔案,內容包括年齡、家庭住址、體溫、血壓、呼吸及脈搏等。患者出院前,指導其加入“甲減延續護理微信群”,關注院內公眾號。(2)定時上門訪視。由延續護理小組成員在患者出院后進行每月1~2次的上門訪視。訪視內容以檔案相關內容為基礎,評價患者病情與心理狀態等情況后實施針對性指導。護理人員應詳細記錄并歸檔訪視內容,并在下次訪視過程中詢問上次訪問遺留的問題,以保證護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采取現場指導的方式,演示簡單的護理操作技能,保證患者及家屬能夠掌握一定的自我監測與緊急護理措施;上門訪視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心理狀態,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針對存在負性情緒者,采取鼓勵、安慰、陪伴的方式,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3)微信延續護理。利用微信平臺完成對患者出院后的宣教與護理指導。采用微信公眾號每周定時推送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的疾病相關知識普及內容,并在公眾號推送相關知識時使用微信群通知患者進行閱讀與觀看。針對上門訪視過程中身心狀態較差的患者,護理人員單獨添加好友,監督其院外飲食、運動、用藥等情況。護理內容包括:①知識宣教。宣教疾病病因、病機、臨床癥狀與治療轉歸等情況。②告知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禁止隨意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③生活指導。飲食應以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為標準,合理增加飲水量,多食新鮮蔬果;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④心理護理。告知積極情緒對提升干預效果的重要性,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精神,避免緊張情緒,樹立積極、樂觀的治療觀念,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與護理。兩組患者均隨訪干預3個月。
對比兩組患者負性情緒與遵醫行為。(1)負性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干預3個月后)負性情緒進行評價,兩個量表各包含20個項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有焦慮癥狀,SAS>50分,有抑郁癥狀,SDS>53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7]。(2)遵醫行為。采用醫院自制遵醫行為量表評價干預3個月后患者遵醫行為,其Cronbach’sα系數為0.852,重測效度為0.862,包括按時用藥、科學膳食、合理鍛煉3個方面,滿分100分,≥90分為完全遵從,80~89分為部分遵從,<80分為不遵從,(完全遵從+部分遵從)/總例數×100%=遵醫行為率。剔除依從性較差的患者(評分<60分)。(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8]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含心理、軀體、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4個維度,共74個條目,采用1~5分評分法,各維度最終評分=(維度粗分-最低分)×100/滿分,評分范圍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4)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9]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共19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滿分95分,≥77分為非常滿意,57~76分為滿意,≤56分為不滿意。(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總滿意度。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37)觀察組(n=37)t值P值SAS干預前52.50±4.43 51.77±4.50 0.703 0.484干預后47.78±4.30 40.31±5.05 6.851 0 SDS干預前55.59±4.36 55.60±4.42 0.010 0.992干預后48.74±4.45 43.36±4.38 5.241 0
觀察組遵醫行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情況 例(%)
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軀體、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心理、軀體、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s) 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37)觀察組(n=37)t值P值心理干預前59.52±4.46 60.28±4.50 0.730 0.468干預后72.73±5.18 82.89±6.12 7.708 0軀體干預前60.69±4.44 61.25±4.51 0.538 0.592干預后73.78±5.24 79.96±5.33 5.029 0社會功能干預前61.68±4.52 61.77±4.60 0.085 0.933干預后74.78±5.60 81.88±5.79 12.271 0物質生活干預前62.69±4.59 62.33±4.72 0.333 0.74干預后75.79±5.62 83.88±6.06 5.954 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例(%)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間接受系統性的對癥治療,配合醫護人員的約束,保證治療方案的規律進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甲狀腺各指標水平,緩解臨床相關癥狀[10]。但患者出院后,缺乏持續的護理指導,遵醫行為會呈現降低趨勢,難以遵醫囑進行合理飲食、用藥與鍛煉,增大病情復發風險。
常規護理措施以住院期間的護理為主,忽視院外持續護理的重要性,難以滿足患者出院后的護理需求,不利于患者預后[11]。定時上門訪視是出院隨訪中的一種,通過現場向出院后的患者及家屬傳遞相關知識,不斷進行現場演示、指導與實踐,提升患者的疾病認知與自我護理技能水平,有助于其形成自我護理意識,改善遵醫行為[12]。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遵醫行為依從率、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定時上門訪視聯合微信延續護理在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利于減輕其負性情緒,改善遵醫行為。面對面的訪視能夠及時了解患者情緒狀態,針對情緒狀態情緒較差的患者給予針對性個鼓勵、安慰與支持,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心理狀態,促使患者形成自立自護的生活狀態,樹立積極的治療心態,加快康復速度。將院外延續護理與微信平臺聯合應用,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中的文字、視頻等模式傳遞疾病相關知識、飲食注意要點、按時用藥重要性等內容,強化院外宣教效果,促使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誘發疾病復發的風險因素,有效保證出院后護理質量,提升生活質量,促進改善患者預后。利用微信作為護患溝通紐帶,護理人員能夠及時解答患者疑問,進而利于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改善患者遵醫行為,為病情恢復效果的提升做出保證。
綜上所述,定時上門訪視聯合微信延續護理能夠減輕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其遵醫行為,提高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促進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