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提升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與此同時,也促使大眾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對全面提升國民素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有效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必要發展路徑。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美術創作是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引導群眾以美術的方式表達、呈現或歌頌日常生活中發現的美??茖W輔導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將良好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群眾的創作和文化發展營造有利條件,對這一藝術創作活動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靈感大多源于生活,廣大群眾通過在平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再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在生活中呈現出來。由此可見,站在開展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群眾是核心的主導者。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長期發展的進程中,衍生了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也誕生了眾多杰出的美術創作者,加強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輔導,改革和創新固有的輔導工作形式,是相關工作人員面臨的首要課題。重視各項輔導工作的穩步落實,高效建設群眾文化輔導隊伍,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穩定性、實效性和持續性,助力美術創作活動的長遠發展。
二、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主要特征
分析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落實效果與發展特點,可以發現其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顯著特征。
一是輔導內容多樣化,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面向的是群眾,參與人員的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以及生活狀況等都不盡相同,因而在輔導內容、輔導方式的選擇上,會存在較大差異。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地不斷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藝術培訓機構、美術培訓班等,通常情況下,此類輔導機構的對象具有明顯的局限性,以小學生、中學生居多,因而,學生在參與到此類培訓機構進行學習時,可以針對性地深入學習兒童畫等。此外,許多家長也會被各種各樣的藝術培訓機構所吸引,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學習掌握一技之長。對中學階段的美術生,大多將重心放在學習人物畫、石膏畫方面。相較于文化館來說,美術培訓機構的專業性更強,且個性化的輔導與指導普遍凸顯出更強的針對性,而面向大眾的群眾文化創作輔導是公益性,屬于一項免費的文化活動,得到了更多初學者的喜愛和歡迎。
二是輔導內容的多元性。群眾文化活動中,美術創作活動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活動,豐富多樣的形式為美術創作活動增光添彩,也將許多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來,圍繞著具體的活動對象,結合多元化的組織形式,推動各項創作活動的開展與延續。以書法創作為例,愛好者可以選用鋼筆、毛筆等不同工具進行藝術創作。近年來,書法愛好者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許多小學生也逐漸加入書法學習的隊伍中,受到年齡特點的影響,此類愛好者更為活潑好動,具有十分充沛的精力與體力,尤其對野外書寫更為感興趣,這也促使水寫筆應運而生。應用水寫筆練習書法創作,大多需要空地、廣場等面積充足的活動場所,因此,這一書法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多處于室外環境下。無論是活動場地的多樣化,還是參與美術創作活動人員組成的多樣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凸顯出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多元性,在某種層面上也對輔導工作的有效開展與貫徹落實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
三是群眾性強。對群眾文化而言,群眾是不可或缺的主體,也是自發組織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美術創作活動的重要力量。廣大群眾都是帶著對美術的喜愛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群體性的創作活動中。對大部分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的參與者來說,創作美術作品只能夠占用個人的業余時間,由此可見,在時間層面上,群眾可投入到美術創作上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且作品的創作形式也不同,內容和題材方面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隨意性,沒有過多的束縛。靈活性強,是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明顯特點,但與專業性的藝術作品相比,其普遍精確性較差,專業性不足。許多地區的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都是自發形成的,參與群眾的范圍極廣,在民族、年齡以及文化水平方面具有諸多差異的情況下,呈現出的美術作品也各不相同,創作水平差異性大。因此,創新和落實相關輔導工作,必須緊密貼合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群眾性特征。
四是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公益性。民間美術愛好者的美術創作需求是針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實施輔導工作的核心依據,應以群眾文化站為中心,向各文化館進行報請,找尋適宜的活動場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邀請有能力、專業化的創作人才,為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參與者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抑或以開展免費培訓活動的形式宣講有關美術創作的理論知識,為群眾文化活動輔導工作的開展與落實提供助力,綜合提升輔導人員和廣大參與者的專業水平。這樣一來,美術創作輔導的專業性、精確性得以大幅提升,引導許多美術愛好者自主地進行有效學習和深度研究,進一步深入了解有關的專業理論與文化內容,創作出更好的美術作品。
三、當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組織活動的領導作用不突出
社會主義文化的整個發展進程,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組織開展以群眾為核心的群眾美術創作輔導工作,必須確保各項輔導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實。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面臨諸多挑戰,也迎來了一系列有利的發展機遇,美術創作活動便是一個重要代表。但在實際開展輔導工作時,許多管理人員和負責人并未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針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輔導活動落實效果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術創作輔導整體工作的開展。此外,在缺少完善組織領導機構的情況下,群眾美術創作獲得專業化、精確性輔導的難度更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并阻礙著群眾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
(二)專業指導不到位
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是群眾美術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群眾在參與到美術創作過程中時,往往可以通過多元化方式將自身的所思所想以及感悟體會等直觀反映出來,并將其作為表達情感的出口。當前,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美術愛好者水平參差不齊,普遍缺乏專業技術能力,在美術作品的創作中往往難以將自身真正的想法直觀、全面地表達出來。而文化館缺少專業的輔導人員予以適當的指導,創作輔導工作的職能作用無法發揮出來,難以取得理想的輔導效果。
(三)管理人員對輔導工作不夠重視
對輔導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是現階段文化館美術創作輔導工作存在的重點問題。受到干部隊伍人員有限、活動經費不足等因素的影響,許多文化館都在不同程度上縮減了在創作輔導工作方面的成本支出,以維持其他各方面活動的正常運營。缺乏對輔導工作方式創新改革的正確認識,思想理念滯后,也在制約和阻礙著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的高質量發展。
四、創新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創新創作輔導理念
新形勢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需要在理念以及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全面強化對創作輔導的重視。
首先,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加大內部人員管理力度,將全新的藝術思想與文化理念等融入群眾美術創作的一系列輔導工作中,削減條條框框對創作輔導互動的局限和約束性。例如,將熱愛文化事業、具備較高文化素養的群眾美術愛好者集合起來,并積極引入具有專業文化資質以及藝術特長的輔導人員,將現有的輔導人才隊伍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針對已有的工作人員,應組織和落實相應的培訓活動,重視現有輔導人員業務水準和綜合文化素養的提升。
其次,爭取更多的活動經費,除了獲取政府和地方的補助,還可以增進與企業等第三方的合作,實現經費的共同籌措。要適應文化美術創作活動的現代化發展形勢,應通過采風、開設輔導培訓班等不同方式,探索出適合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未來發展道路。近年來,社區文化發展得如火如荼,不僅帶動了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的熱潮,也為輔導工作的高效落實搭建了有利平臺,將美術創作拓展到社區文化領域,將社區群眾帶動起來,也是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與相關輔導活動的全新發展路徑。
(二)構建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網絡
群眾美術創作輔導工作不僅需要相關工作者明確自身的職能,還要對輔導方式的創新與改進加以細致研究,一方面端正自身的輔導工作態度,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創作水平,豐富文化素養。推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網絡的構建,有利于促進不同地區間的信息共享,將信息差導致的盲點問題予以有效消除,簡化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此外,還可以開設輔導班、培訓班的形式拓展輔導業務,邀請專家學者為創作輔導工作的開展與創新提出寶貴意見,或是開設講座,引導各地文化藝術工作者的交流與溝通,為輔導工作人員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要站在整體與長遠發展的角度上,拓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的視野,不斷豐富和夯實自身的專業知識基礎,提升創作輔導工作的整體質量水平。
(三)完善群眾創作輔導制度體系
把握住新時代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發展機遇,也是貫徹落實輔導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無論是文化館的領導班子,還是相關的管理人員,均應勇敢地應對新形勢給群眾文化事業帶來的挑戰,能夠有意識地提高對輔導工作的重視,系統化、整體性地強化輔導人才隊伍的建設,從思想意識層面正確認識到推動群眾美術創作輔導活動長久發展的必要性,并制定出愈發完善、清晰明確的領導機制,為輔導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堅實保障。與此同時,在發展決策的制定上,應綜合考量現實環境下的具體情況,確保決策的可行性與合理性,推動群眾文化創作活動在所在地的良好發展。
為參與美術創作活動的人民群眾提供科學輔導,一是要以群眾為主體,二是要將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上,有針對性地健全一系列的保障制度體系,推動相關立法,全面彌補法律中存在的空白,綜合提升群眾文化創作活動的高效性與管理水平。完善健全的制度體系不僅是規范化發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著輔導人員進一步約束和規范自身行為,切實落實各項輔導工作。
(四)靈活運用大數據
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推動著各行業領域的現代化變革,為大眾的日常工作與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將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手段運用到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中,對工作效率的提升大有助益。大數據是IT行業內的一種專業術語,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依托于對常規軟件工具的運用,精準捕捉、管理和處理所需的數據內容,并將其有機地集合起來。將此種全新的技術方法和處理模式應用到美術創作輔導活動中,可以全面提升管理和輔導工作的效率,打造具有高增長率以及龐大數量的信息資產,優化日常管理與輔導的工作流程,為群眾美術創作輔導提供多樣化的信息與指導。此外,高效應用大數據技術,便于專業化處理海量的信息資源,以此深度挖掘出價值高、規模龐大的重要信息,這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投入,縮短工作時間,提高數據信息的處理效率,還可以為準確性、可行性決策的制定提供必要參考。
隨著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的開展,會有海量的數據信息隨之產生,將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切實發揮出來,深度加工和分析有價值的數據內容,便可從整體的角度明確了解群眾美術創作以及相應輔導工作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而對凸顯出的缺陷與不足予以針對性地改進。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數據,實現精細化的歸納和分類,便于群眾確切了解自身的具體需求,為群眾提供更為高質量、精確化的文化服務。
(五)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作用
信息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網技術正在與各行業領域緊密融合,有機結合傳統與現代化科技,逐漸成為現階段各行各業的核心發展趨勢。將互聯網的作用優勢融入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中,帶來的是高效、寬廣且現代化的發展平臺。PC互聯網發展衍生出了移動互聯網,其實現了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的良好結合,便攜性強、交互性和定位性水平高,推動著移動通信技術、商業模式、應用場景以及互聯網平臺的不斷拓展。通過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靈活運用,收集并整理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的數據信息,確保輔導活動得以更好地落實,較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避免煩瑣的工作事務降低創作輔導工作的實效性。此外,管理人員還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發布有關創作活動等信息,吸引廣大群眾靈活地參與到創作活動中,優化固有的工作模式,持續不斷地創新輔導工作形式,運用更多專業科學的輔導方法,促進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在新時期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李太紅,男,本科,甘肅省秦安縣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美術)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