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以山
摘 要:陽光體育運動以”健康、陽光、未來”為口號,鼓勵青年學子走向課堂,走向操作,主動開展體育運動。雖然陽光體育運動這一概念已提倡多年了,但是它具體實施的效果并不突出,但是伴隨我們的深入實施,對體育運動的關注度也在逐漸增加,因此,本文在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下探討了怎樣進行學校體育運動的改革。
關鍵詞:小學體育;陽光體育;教育改革
陽光運動的倡導曾讓學校運動教育倍受重視,但如今在教育中也更加注重中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展。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學業與生存的重要基石,從學校階段開始,老師就必須給中小學生灌輸終身體育的基本意識,并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就目前學校運動的教學狀況看來,學校運動與陽光運動、素質教育之間還差距甚遠,因此,老師們還必須做好學校的運動改革。
1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陽光體育運動計劃是于2006年提出,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盡管當前小學體育教師技術水平仍未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但伴隨素質培養的逐漸深化,加強體育教師將日益關鍵。但是就目前運動課堂教學而言,還面臨著以下幾點問題。其一是形式感較強,雖然陽光運動與素質教育都在進一步突出運動的意義,但是受到傳統課程的影響,運動課程沒有切實從學生視角加以改造,而仍停留于形式化層次,運動課程的開展仍然以完成課程任務為主,同時課程也相對少,課堂效果相對較低。其次是教師能力相對單薄,體育是一個副學科,其課程設置相對較小,基本上都是一位教師帶幾個學生,加上如今不少運動學科的教師學生都不愿意在學校工作,造成學校體育教師團隊退化度很大,缺少新鮮血液的加入,這就很難促進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再次是教學資源欠缺,因為體育并不是大學升學考試的主要科目,而高校對體育方面的投資比例也不會很高,特別是在經濟較欠發達省份,連基本的體育器材和設備都沒有保障,這就怎么推進大學改體教育。最后是評估體制不健全。在學生運動評估方面大部分老師只是以某一次體育課外活動的成果來對學生做出評估,這種評判方法較為片面,非但起不了什么意義和效果,甚至還會影響學生運動的情緒。
2陽光體育下小學體育改革的具體路徑分析
2.1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陽光運動意在破除人們”重智力輕體力”的傳統觀念,鼓勵中小學生走出課堂、進入戶外,主動開展體育運動,因此,在學校體育改革過程中教師們也必須克服教育形式化,真正地以學生,針對中小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為中小學生設計運動課程。開展運動教學前,老師可先采取走訪或是調查的方法來掌握孩子有什么運動嗜好,對什么體育運動的興致比較高,而后在根據孩子的實際狀況來進行具體的教學。因此,經過對一年級以上的學生研究后表明,多數男孩們對排球教學活動的興致相當高,而女孩們則偏向于踢毽子、啦啦操等這類型的體育教學活動。而老師們在設計學校體育教學活動時也應該給學校學生設計”排球踢毽比賽活動”,把男女生各自劃成二小隊,由男孩承擔拍排球,而女孩則踢毽子。如果男孩在連續拍球的過程中間斷,則要把球傳至下一位同伴身上,女孩同樣也是這樣,一旦間斷必須向下傳。即時三分,3分鐘內拍球或踢毽數量最多,且傳遞數量最小的某一將十分取勝。而采用這種的方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也能夠使運動教學取得較好的成效。
2.2強化師資力量
就目前學校體育課程狀況來說,教師能力水平也是影響體育改革的關鍵因素,對此,學校還必須做好對現有教師資源的有效整合,同時還需要繼續投入更多新鮮血液,從而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師管理水平。同時針對目前的體育老師,學校還必須做好師資培養工作,使老師掌握更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進行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讓老師相互交換經驗,從而不斷地改進教師自身在課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不足。同時,學校需要強化對老師的專業技能訓練,雖然老師都是運動學科畢業,但老師也并不能對全部的體育運動都很了解,每位老師都各司其職,而運動課程是針對全部的體育教學活動,因此,學校還必須加強師資培訓。另外,老師還必須全面掌握陽光運動的內容,老師成為教學的主導,唯有提高老師技術水平,方可有效實施陽光運動下小學體育改革。
2.3豐富課程教學
小學生的興趣常常是多樣化的,加上耐性欠缺,在運動中又總是三分鐘熱度,因此,在運動課程中老師還必須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設置多樣化的運動課程,從而調動學生興趣,適應學生多元化需要。在現實的運動課程中,老師通常是依據課本來開展有關的運動課程,教科書都是統一的,而學員的實際狀況卻大有差異,假如完全依靠課本,那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體育課程方面學校還可以建立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發展可從自選校本課程和指定校本課程二方面著手,自選校本課程通常是指該校在與自身資源整合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選修課,然后學員便可按照自身的興趣來自由選定課程。而自選課程則在很大程度上發掘了學員的個人特點與潛力,讓每位學員都能完成自身的個性化發展。
2.4完善教學評價
課堂評價不僅僅是課堂的重點,同時也是老師極易忽視的重點。眾所周知,孩子對事物往往有好奇心,如果積極性不夠,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就會慢慢降低。而運動課程中老師的考核不僅片面,而且考核時間還相當多,一旦缺乏鞭策與鼓勵,他們也就會慢慢缺乏運動的積極性。因此,老師也必須不斷完善課堂教學過程,發揮教師的功能,通過教師來啟發孩子,從而提高他們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在課程評估中老師可從評估時間與評估內容二個角度來加以調整,首先是評估時間,一般運動課程的老師通常都是學期末再做體育評估,這根本起不了評估的效果,因此,老師應該把評估時間減少為每節課、一周、一個月甚至每學期,當各段課程完成后老師只需對節課的效果做出一次基本的評估,并通過企業的、激勵性評價方式,使學員覺得自己在活動上收獲滿意,從而調動他們繼續開展運動的積極性。
總結
隨著陽光運動與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提高體育教學改革水平也顯得日益關鍵,但是為了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目標,還必須全面解決當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唯有全面落實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優化體育課程,方可有效促進體育課程的發展。
[1]張昆朋.陽光體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6):95.
[2]祖鐵.陽光體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7(16):202.
[3]周柏玉.陽光體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