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胯下!”“注意傳切!”“球傳起來!”……球館里,球鞋與木地板摩擦的“吱吱”聲、隊員的喘氣、尖利的哨聲,混成籃球場獨有的氛圍。
球館外,生銹的杠鈴、臥推架倚靠墻邊,墻角的鞋架擺放著一雙雙現代專業籃球鞋。庭院里,一條大狗正在樹蔭下的雙杠旁休憩,庭院外,是一家家制衣廠忙著把成包的服裝搬上貨車。
這是順德均安女子籃球隊每天的訓練場景。成立于1976年,這支被譽為“農民女籃的旗幟”的隊伍,46年來憑借頑強的拼搏精神和質樸的戰術理念,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籃球奇跡。

近來均安女籃正加緊訓練,全力迎接即將到來的廣東省女子籃球聯賽。李欣攝
3月14日,年過古稀的何信夫照常來到位于均安鎮的廣東省籃球協會女子籃球培訓基地。看完正在場館訓練的女籃隊員后,他來到球館旁的會議室,又看了一遍滿墻的賽事金杯,每一個他都如數家珍。
即便是在46年前,籃球這項運動在順德的田間地頭也已是頗有人氣,一場村里的籃球賽可以吸引上千人觀看。“當時均安只有男籃隊,沒有女籃隊。”當時還在星槎小學做體育老師的何信夫,察覺到在當地發展女籃的潛力,便從田徑隊中挑選10 名好苗子,組建起當地第一支農民女子籃球隊。
不懂籃球訓練辦法,何信夫一邊看書自學,一邊騎著自行車到江門體校“偷師”。白天隊員們在“均安蠶種繁殖站”工作,晚上何信夫帶領隊員們“追電”訓練——哪里有路燈就去哪里練習,“一塊木頭釘著一塊木板,就當作籃球架。”
克服簡陋的設施,憑借質樸的“快、靈、準、狠、變”戰術,均安女籃逐漸成為一支籃球勁旅,并在1982-1984年間,代表佛山地區參加廣東省女子農民籃球賽,連獲三屆冠軍。
“均安女籃真正享譽全國,是1984年的首屆全國農民‘豐收杯’籃球賽,我們代表廣東省參賽,以7 戰全勝的戰績贏得了冠軍。”何信夫指著擺在展示柜正當中的金杯,回憶道,“這是均安女籃成立后首個全國賽事冠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派出記者前來采訪,并在黃金時段通過廣播,向全國播送。”
一賽成名的均安女籃,陸續代表區、市、省出戰各項賽事,甚至走出國門斬獲冠軍。
2009年,原廣東省農業廳、體育局、農民體育協會將“農民女籃的旗幟”牌匾頒發給均安女籃,更是給予這支鎮級農村女子籃球隊數十年來不懈拼搏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以極大認可。

憑借質樸的“快、靈、準、狠、變”戰術,均安女籃成為一支籃球勁旅。李欣攝

均安女籃獲得滿墻的賽事金杯,每一個何信夫都如數家珍。李欣攝
“均安女籃的精神,就是永不放棄、不甘落后,勇往直前!”何信夫說。
2008年,已經打了五屆全國農民運動會女籃比賽的歐陽紅粉,在面對記者時說出了退役的想法,“退役后有可能還留在球隊,當當教練繼續從事籃球運動。”
作為均安女籃球員,歐陽紅粉身披10 號隊服,打了20 多年籃球;身為均安女籃教練,歐陽紅粉如今已經做了14 個年頭。這些天,她正帶著隊員們加緊訓練,全力迎接即將到來的廣東省女子籃球聯賽。
除了加強體能,反復強化戰術,歐陽紅粉也帶著女籃隊員們觀看CBA 賽事,向更高水平球隊學習。“這次CBA 在順德舉辦有賽事,盡管沒辦法進到場館現場觀賽,我們還是會堅持在電視上觀摩學習。”歐陽紅粉說,廣東宏遠的防守特點鮮明,她正帶著隊員們拆解學習。
均安女籃作為一支球隊,培育并輸送了難以計數的優秀籃球運動員;均安女籃作為一種精神,更是被眾多諸如歐陽紅粉、馮少儀這樣的“均安女籃人”所傳承。
馮少儀也曾是均安女籃的一員。拼搏14年,她因傷于1999年從球隊退役,卻并未離開籃球事業。
2003年,馮少儀成為順德區第一位國家級籃球裁判,并于2020年成為佛山首位國家D 級女教練。在她執教下,均安男籃實現佛山市鎮(街)男子籃球超級聯賽5年“3 亞1 冠”的歷史最佳紀錄。
作為均安鎮籃球協會會長,馮少儀更是先后將“中國三人籃球聯賽”“全國U17女子籃球預賽”“男籃世界杯熱身賽”等國家乃至國際性賽事引入鄉鎮,讓均安成為中國籃球事業的一個重要基地。
去年9月,均安女籃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馮少儀被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
以歐陽紅粉、馮少儀為代表,這群“均安女籃人”薪火相傳,將“永不放棄、不甘落后,勇往直前”的均安女籃精神,繼續在更廣闊的籃球事業中不斷書寫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