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

江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是在江蘇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歷史節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會議,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全省上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了堅強保證和堅實基礎。省黨代會報告以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為主題,用“三個必須”明確了大思路大方向,用“六個顯著提升”概括了總體目標任務,用“九個方面重點工作”指明了具體實現路徑,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既貫徹了中央精神,體現了時代要求,又切合了江蘇實際,反映了全省人民意愿,是未來五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江蘇發展的行動綱領。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是全省各級黨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連云港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加快新時代的“后發先至”、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的奮斗目標,與省黨代會精神是內在統一、緊密聯結的。當前和下一階段,連云港市將深入貫徹省黨代會部署要求,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激勵“后發先至”步伐,以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更高要求引領“后發先至”實踐,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務實作為、敢闖善為、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新時代“后發先至”步伐,在新征程上展現應有擔當、交出合格答卷。
聚焦創新引領、產業驅動,
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之“至”
突出創新第一動力、發展第一要務,瞄準高質量、高標準、高層次,加快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中華藥港”“中國材料谷”,堅定不移壯大“三新一高”等產業集群。緊緊圍繞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集聚資源、集中力量、集成政策,“十四五”末建成我國最大的原料多元化烯烴產業基地、最具影響力的聚酯原料生產基地、全國領先的高端新材料生產基地、國際最具競爭力的電子化學品生產基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醫藥創新中心,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國家產業分工、江蘇制造強省大局中擔當更為關鍵角色。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科學落實“雙碳”目標任務,加大清潔能源、循環經濟、零碳負碳等領域攻關探索,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做強保障、探索新路。聚焦短板弱項,加快推動縣域經濟崛起趕超,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構建交通樞紐、戰略支點,
奮力實現高層次開放之“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打造“標桿示范”重要指示和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建強海陸轉換樞紐、暢通陸橋合作通道,打造支撐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點,撬動連云港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加快40萬噸礦石碼頭改擴建、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強與上港集團、中遠海運等行業龍頭的合作,積極探索與中西部地區共建共享港口,扎實建好長三角港口群北翼強港,打造中西部首選出海口。加速提升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國際物流園運營水平,全力建設“連云港—里海”供應鏈基地等項目,鞏固新亞歐陸海聯運主通道地位。深化與中亞、中東地區的油氣產業鏈合作,積極拓展多元化能源供給渠道。建好自貿試驗片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辦好“絲路物博會”“連云港論壇”“上合組織國際圓桌會”等國際展會,積極籌辦東中西區域合作省部級論壇,持續深化經貿、文化、科技、教育、醫療、旅游等多領域交流合作。
彰顯山海風貌、西游神韻,
奮力實現高顏值家園之“至”
堅持“城市東進、擁抱大海”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山海相擁稟賦特色,高水平打造百里藍灣、十里金沙、連島明珠、連云新城,串聯形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美海岸線,進一步凸顯海洋氣質、開放氣度、現代氣息,建設代表江蘇水平、體現江蘇高度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建好“大圣故里”,講好“西游故事”,壯大特色文化,塑造城市文明,讓“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奮斗精神,感召鼓舞大眾,激揚時代回響。秉持以人為本價值理念,建設新時代公園城市,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山海河湖等生態資源,構建系統完善的城市綠脈,優化城市功能、做美人居環境,精心雕琢“公園里的城市”,努力打造美麗江蘇建設的連云港樣板。
全面深化改革、夯實基礎,
奮力實現高效能治理之“至”
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增強改革在高質量發展中的賦能清障作用,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連云港經驗。學習借鑒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做法,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系統高效推動“放管服”改革,主動為企考慮、勇于為企擔當,傾力打造“創業貼心港、企業連心城”品牌。加快建設法治城市、誠信社會,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基層治理模式,構建多元化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深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打造平安港城、韌性城市,抓牢抓實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風險化解等工作,牢牢守住發展的底線紅線,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增進民生福祉、共同富裕,
奮力實現高品質生活之“至”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民生保障改善,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兜底保障能力,筑牢共同富裕基礎。強化企業穩崗支持,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保持城鄉“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用情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供給,推進義務教育“雙減”工作,建設高水平海洋大學、醫科大學、師范本科,讓“學有優教”更加可及。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大健康產業,全民共建健康連云港。突出“一老一小”,加強生育、養育、教育的統籌規劃、綜合配套,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促進人口可持續發展。高質量辦好年度民生實事,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更好實現住有宜居、出有暢行,打造幸福港城響亮品牌。
(作者系中共連云港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高 莉4476D649-3C54-4500-9BD5-D60813311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