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
當前就業形勢總體情況如何?下一步將采取哪些穩就業舉措?如何幫助脫貧人口穩定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問:面對就業壓力有所加大,人社部將采取哪些舉措來穩就業?
答:穩市場主體穩崗位。推出“降、緩、返、補”政策組合拳,延續實施失業、工傷保險階段性降費政策,允許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標準,加力落實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助力企業穩崗擴崗;保重點群體保就業。重中之重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對高校畢業生,著力擴大就業渠道,著力提供不斷線服務,著力強化困難幫扶。對農民工,重點加強勞務協作和信息對接,加強勞務品牌建設,拓寬外出務工和就地就近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增收。
優就業服務促匹配。持續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優化信息發布、招聘組織,搭建企業和勞動者高效對接平臺。常態化提供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助力企業復工達產。第一季度已幫助超4萬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330萬人。
強職業培訓提技能。以實施“技能中國行動”為牽引,大規模開展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專項培訓,健全技能人才發展政策體系,有效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重困難幫扶兜底線。暢通線上和線下失業登記渠道,免費提供職業指導、崗位信息,對其中就業困難人員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援助,用好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同時及時兌現失業保險待遇,切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問:在幫助脫貧人口穩就業、穩收入方面,人社部將采取哪些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答:就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本措施。我們將盯緊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搬遷安置區特別是大型安置區,通過“五個一批”,保持脫貧人口務工規模穩定。
勞務輸出一批。優先組織脫貧人口外出務工,深化東西部、省內勞務協作,強化勞務品牌建設,持續開展跟蹤服務,努力讓外出務工脫貧人口穩在企業,穩在當地。
項目建設促進一批。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項目,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提高勞務報酬占比,優先吸納脫貧人口就業。
就業幫扶車間吸納一批。延續費用減免、資金獎補優惠政策,支持幫扶車間健康發展,引導有條件的壯大升級為鄉村就業工廠,為脫貧人口提供家門口就業機會。
返鄉創業帶動一批。支持脫貧地區建設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強化創業政策,優化創業服務,引導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幫助脫貧人口自主創業。
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用好各類鄉村公益性崗位,加強崗位統籌管理,對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實現就業的脫貧人口予以托底安置。
問: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創歷史新高。請問當前畢業生就業面臨哪些壓力,人社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支持幫助畢業生就業?
答:我們將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會同有關部門以政策落實、活動開展、改革推進為牽引,以“四送一簡化”全力穩定畢業生就業局勢。
送政策拓渠道。運用吸納就業補貼、社保補貼等政策,鼓勵企業更多吸納就業。落實學費補償代償等政策,支持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提供創業補貼、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同步穩定公共部門崗位規模,拓展就業空間。
送服務促匹配。離校前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啟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為畢業生提供充足崗位信息。離校后及時啟動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跟進實名制幫扶,確保服務不斷線。
送培訓提能力。拓展一批學徒培訓、技能研修、新職業培訓,助力畢業生提升就業技能。實施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上線全國統一就業見習服務平臺,目前已發布見習崗位40萬個,助力畢業生提升實踐經驗。
送幫扶兜底線。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及時發放求職創業補貼,提供“一人一策”精準服務。對往屆未就業畢業生和長期失業青年,實施就業啟航計劃,及時納入就業失業管理服務,促進盡快就業創業。
簡化手續增便利。取消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簽章、畢業生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報到這兩個環節,延長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積極推進體檢結果互認,使畢業生求職就業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