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蘭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也開始關注教育的發展。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三觀和優秀的品德,是每個學校的職責和任務。初中階段是學生各個方面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行為和心理發展,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教學計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中學班主任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并根據其自身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相應的管理。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教育藝術
在中學階段實施班級管理,既可以矯正和調節學生的行為,又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業水平,同時也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當前,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迅猛發展,班主任不僅要擔負起課堂教學的責任,還要承擔起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任。在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要對其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指導,以保證其健康的發展。
1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亮點
初中學生已經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使其出現了叛逆心理,這個時候便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應該利用自己的行動去親近學生,用情感感動學生,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無疑占據主要地位,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精神支柱。對于初中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極力提倡班主任與學生相互溝通,彼此信任。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若班主任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在與學生的溝通中了解學生的想法,掌握學生對學習、感情等事物的看法,甚至站在朋友的角度,用真情實感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不僅能增加與學生的親密度,而且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2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點
2.1班主任管理方式武斷
部分初中班主任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在班級管理中將過多精力放在對學生成績的關注上,認為成績是班級管理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在這樣的管理理念下,班主任無法全方位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學生的基本訴求,采取的也是偏強制化的武斷模式,規定學生必須服從。而這種管理方式并不適應正處于叛逆期的初中學生,在這樣的班級環境中,大多數學生會產生叛逆心理,甚至做出一些偏激行為。而其他學生即使沒有發表不贊同的言論,也會在這樣的機制下壓抑自己的性格,威脅到學生健康心理和綜合能力發展。
2.2班級班風建設欠缺
當下,部分班級還存在班風建設方面的問題,使班級缺乏一定的凝聚力,班級管理相對而言較為松散。這不僅讓日常課程教學無法正常開展,使老師花費過多精力在秩序維護上,而且會造成班級事務無人負責,衛生環境差、班級評價低等情況。班風的建設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而言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沒有凝聚力的班級往往缺乏積極向上的風氣,從而導致班級如同一盤散沙。
3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點
3.1關注情感需求,增強班風氛圍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支柱,對學生而言是最值得信賴的教師,也是最親密的大家長。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之余,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及時了解并掌握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同時,老師還要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發生和學生的需求。當學生在情感上獲得滿足時,他們則會自然而然地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和制度維護中來,并逐漸在班級中形成一股積極向上、不懈努力的良好風氣。比如,老師可以聯合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制作一份關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調查問卷,再定期結合學生的最新情況進行修改,讓學生填寫。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學生的隱私,而且能夠相對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和對班級建設管理的建議。老師在對學生提交的問卷進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在管理措施上適當采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同時針對問卷中大部分學生出現的問題,老師還可以舉辦交流會或者講座等,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3.2掌握溝通藝術,了解學生動態
班主任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夠建立新型的民主師生關系,而且有利于在師生之間形成平等的情感溝通,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和學科學習情況,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身的尊重和理解,并主動與老師合作。在面對學困生時,不能因為他們學習上的問題而否定他們整個人;在面對學優生時,也不能因為他們成績上的優異而忽略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缺點。老師通過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態,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才能在班級管理中做到以德服人。比如,學優生在出現驕傲自滿情緒時,老師要及時提醒,讓他看到其他優秀同學正在悄悄努力,同時幫他分析其他學生的優點,從而激勵其學習他人的長處。除此之外,可以定期開展開放課堂活動,轉變自己的教師身份,和學生一起對于班級的建設和管理制度的制訂進行交流和探討,制訂班級的獎勵制度和懲罰制度,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在班級活動中更有參與感,逐漸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3.3給予正面評價,樹立學生信心
班主任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在與學生的相處中要做到以身作則,通過日常的點滴行為和對學生的態度來引導學生的心理朝著正面方向發展。在初中階段,學生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但自我認知尚顯不足,會讓學生產生敏感、多疑,甚至自卑的心理。這一時期老師應當對學生采取賞識教育的管理方式,在班級管理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表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比如,對于學習基礎較差而熱愛勞動的學生,老師要表揚他對班級的貢獻;對于成績相對較低但學習態度較好的學生,老師要表揚他的積極認真。同時,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并不意味著老師要放棄對學生錯誤思想和錯誤行為的批評教育,而是要將批評的管理方式運用到更加嚴肅的問題上,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3.4提升班級認同,強化班級凝聚力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全新的環境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會對班級產生不同的想法。這時候,老師需要提高學生對班級的適應能力,從而逐漸增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比如,老師可以定期開展班級主題活動,說一說近期班級存在的問題、班級管理中有待提高的地方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同時,在學校開展大型活動的時候,班主任要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可以以大合唱、團體操等合作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班級展示中來,給學生提供一個磨合的空間,并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產生默契,為班級共同的榮譽齊心協力,從而逐漸強化班級凝聚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結語
初中時期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對學生的成長而言具有關鍵性的指導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須在管理實踐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文化水平、教育水準,堅持保持樂觀向上、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學生的人生向導,在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過程中,實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宋賢軍.初中班主任德育過程中心理溝通的重要性探索[J].新課程,2021(50):218.
[2]胡延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溝通技巧優化研究[J].新課程,2021(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