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芬
摘要:“雙減”是當前緩解學生課業緊張、提高學習效果的熱點。所以,在沒有了補習班之后,如何才能提高和鞏固學生的語文學習,課外閱讀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閱讀經典有助于學生獲得知識,培養感情,樹立正確的生活價值。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人們常常忽略了課外經典的閱讀。文章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忽略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名著閱讀;課外閱讀;教學方法
引言:語文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文化水平,傳承中華文化的一門重要課程,而經典更是我們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閱讀經典作品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感情,使他們掌握寫作技能,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在許多教師與家長是基于考試的壓力,在教育教學中更多的是以分數為依據來評價學生,考試分數成為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因此用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很短。為應付考試,教師只能根據教學大綱指出相應的練習題目,讓學生根據教學大綱進行學習和復習。而無法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通讀整本書,大部分學生都只是了解書籍的大概內容和中心思想,并不能仔細品味書里的一些細節描寫。再加上如今的小學階段,科目多,學生課業負擔重,大部分學生及家長更愿意將學習時間花在如何多做練習題等方面,因此難以為閱讀經典找時間。
其次,現代社會下,手機以及網絡游戲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學生就必須隨時玩手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都花在了網絡游戲上,因此課外閱讀無法有效地開展。在課后,有些教師可能會布置一些閱讀經典書籍的課后任務,教師會讓你閱讀名著中的哪一章,但是通常由于缺乏充分的考察,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可能根本不讀,教師布置的課后閱讀作業很多都是利于形式,并沒有讓學生及家長進行及時反饋,導致了大部分的課后閱讀作業只是虛有其表,不能真正地有效實施。再者,有一部分家長不太重視這一點,不懂得讀經典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希望教師能夠多布置一些書面作業,忽視閱讀經典的監督。
三是學生對經典缺乏興趣。當今信息化高度發達,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廣,這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好處,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缺乏正確的認識能力,導致閱讀習慣的無法養成。在校園里很明顯,游戲、鬼故事和愛情相關的書籍比學生覺得沉重的作品更具吸引力。這幾種類型的書籍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導致偏離了閱讀的軌道。
二、怎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水平
(一)在課堂上設置閱讀區
購買一本有層次感的書柜,上面寫著“以書為友,以作者為語”,讓書香彌漫整個校園,讓同學們在書香中體味到讀書的文化。課本可以在學校的圖書館或自己拿。作者將本課分為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八個人,每個小組閱讀一本書。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乎所有人都能在一個月內看完一部名著,然后老師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基本上,一個學生可以在一個學期里閱讀兩本名著。教師還要定期地督促、鼓勵、詢問、檢查,逐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
(二)集中精力閱讀經典作品
請認真地讀讀那些名著。每一本書都是作家一生和智慧的總結。閱讀這些名著,會讓你走進作家的心靈,感受到快樂,悲傷,悲傷,并傾聽他們的內心。這樣,你既能從心靈上理解,又能發展你的情緒。
有些名著是冗長的,要細細品味。對于小學生而言,時間上是不夠的,因此要多看幾遍。從多讀的角度來看,還有《西游記》等含有故事概要的版本。在此過程中,老師要自覺地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第一章到七章,圍繞著孫悟空的逆反心理,論述了猴王的出生和天庭之亂。第八章到第十二章講述了唐僧的故事,并對其進行了解釋。十三章到一百章,是他們四個打敗了妖怪,又是去西方取經的艱辛。在了解了這個故事的大綱之后,在經典的閱讀中,同學們會認真地體會其中的重點。
(三)差異培養
學生的水平因學生的性格而異。古典文學是無法概括的。這些教育應分層次進行,同時學生的人格的發展應該得到尊重。要認真、深入地閱讀,掌握情節發展的背景、人物形象、社會背景,并能以此方法讀懂更多經典名著。學生需要閱讀規定的章節,只需掌握主要章節的重要情節,而不能深入理解角色,學生只要積極參加課本的閱讀訓練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四)利用影視素材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影視作品也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達到讀書的目標,我們應該把影視作品分為不同的階段,對經典書籍進行解讀和學習。閱讀經典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更加活躍,情緒更加細膩,想象力更加豐富。
(五)教師指導學生作閱讀記錄
人的記憶力是有限度的,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忘,因此,要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不管你的記憶力有多好,寫在紙上記錄一遍總會有好的效果。在閱讀課外讀物時,可以將自己喜愛的語句抄錄在本子上。在不斷的回味中,還能模擬出文章的風格,加深記憶,激發學生的寫作創意。在課外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按照報告來表達他們的觀點。文章的文體和用詞可以模擬他們所閱讀的內容,而寫作能夠使他們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情緒,也可以組織一個讀書會,讓同學們一起分享。大家都有各自的見解,彼此溝通,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結語:
總之,在“雙減”的背景下,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閱讀,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質,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制定計劃、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為了實現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漸提升,教師要采取分階段式的引導方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以促進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其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許紅.小學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探究[J].知識經濟,2020(21).
[2]張兆祝.小學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課內外,2019(35).
[3]溫儒敏用好統編本教科書,切實提升教學質量一使用統編本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六條建議[].語文建設,2019,39(16):4-9.
[4]溫儒敏.如何用好“統編本”小學語文教科書DJ.課程.教科書教法,2018,38(02):4-9+17.
[5]賈紀東小學語文統編教科書“和大人一起讀”的實施困境與應對策略[D].教學理論與實踐,2019,39(35):45-47.
[6]區萍.依托統編教科書助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D].課程教育研究,2020,9(0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