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楚冰
摘要:本文分別從學校、教師、學生及家庭層面提出了優化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可行性建議與培養策略,具體內容表現為:加強學校管理,發揮學校引領作用、加強學校的革新意識;整合科學的教學目標、擴大教師的知識儲備、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合作、增強父母的教育意識、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學
前言:目前,縱觀小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存在著各種問題。在語言能力方面,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薄弱、閱讀能力低下、寫作能力有所欠缺;在小學生思維能力方面,他們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缺,創造能力不足;在審美鑒賞能力方面,小學生鑒賞美的能力不足、缺乏創造美的能力;在對文化傳承的能力方面,小學生對本土文化的傳承能力不足、對國際文化的理解能力欠缺。之所以會存在這些問題,與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師的專業素養、教材編寫等不無關系。基于此,以下提出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建議。
一、從學校管理方面影響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1.發揮學校的引領作用
為了將學科素養的理念真正的落實到語文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學校在辦學及校園管理方面,應該與時俱進,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在不忘初心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其引領作用,不斷地更新辦學理念、創造適合學科素養發展的校園文化、舉辦促進學科素養發展的教學活動。在落實語文學科素養的基礎上,開發合理地、適合學校發展的校本課程,這樣不僅可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而且還可以優化學校教育質量。
2.加強學校的革新意識
語文學科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為了將語文學科素養與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培養出具有正確的人生觀的社會人才,起著引領作用的學校就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育觀以及人才觀,建設有利于語文學科素養生根發芽的物理環境,營造有利于語文學科素養發展的教學氛圍,構建有利于培育語文學科素養的校園文化,創造有利于語文培養學科素養的優良校風,健全有利于語文培養學科素養的學校管理制度。通過改造學校內外環境、更新辦學理念、改變辦學風格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進而在無形之中傳遞給學生積極的正能量、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教育理念,達到教育學生和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現代人的目的。
二、從教師發展方面影響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1.整合科學的教學目標
眾所周知,語文課堂的核心目標,不僅是語文知識的傳播和教學,還必須重視小學生智力的提高以及作為人的生命價值的發展。所以,語文課程的整合并不單單是通過整合書本知識目標,最關鍵的是通過整合科學的語文教育目標,使小學生獲得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加深層次的思維上的啟發、領略語文的韻味、體會語言文化的魅力,從而把外在的科學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語文系統,做真正有內涵的人。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把語文的核心素質課程目標和基礎知識目標有效整合,制訂出有科學、有針對性的課程目標。
2.擴大教師的知識儲備
單純的語文學科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教學要求,要想將語文學科素養與語文實踐教學相結合,必須擴大教師的知識儲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語文教師可以閱讀教育哲學類書籍,語文學科素養對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與提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教育哲學可以指導人的思維習慣和價值觀,只有語文教師的端正了價值觀并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才可以更好的指導學生。第二,語文教師要多讀與專業理論和學科知識相關的書籍,因為理論指導實踐,只有當語文教師具備了極其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豐富學科知識,才可以培養出善于表達和交流、樂于傾聽與學習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具備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學生。總而言之,深厚的語文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對于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來說至關重要。
3.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
第一,語文教師要有知識素養,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即教師要具備基本的學科知識和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實踐智慧、指導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第二,語文教師要有閱讀素養,樹立終身閱讀的習慣,讀文學書籍、教育哲學理論、教育基礎知識、名著專著等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博學多識的語文教師才能夠為自己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籍,激活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豐富其文化底蘊;第三,語文教師要有師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給學生傳遞給積極向上的影響與正能量,反之亦然。最后,教師要具有專業能力素養,如寫一手好文章;善于傾聽、溝通、思考與表達;精通三筆字等。具備專業素養的教師,往往會遵循語文教育活動的規律,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三、從家庭教育方面影響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1.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合作
小學生是成長中的人,他們不僅是未完成的人,更是心智不成熟的、發展中的人。而小學階段,正是小學生生活與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刻,他們此時此刻的語言表達、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等深受父母和教師的影響。就目前狀況來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脫節的。孩子身心的健康正常發展應建立在良好的家校合作與溝通的基礎上。
2.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孩子的行動舉止、言語表達以及思維方式都反映了父母對他們的教育。目前大多數家長都被工作所捆綁,他們對孩子寄予厚望卻根本都不了解孩子的具體學情以及教育改革現狀。家庭教育的長期缺失就造成了諸如:學生不會表達和交流、會讀不會寫、理解能力差以及寫作基礎不扎實等現象。眾所周知,學科素養的重心就是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語文學科的角度分析,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兼顧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培養,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3.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習慣養成,家長需要學會反思,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關心和關注孩子的身體成長與心理發展。關注和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是學科素養的核心目標,更是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來的要求。
結語:為了使我們國家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語言文化走向世界,我們需要科學的、嶄新的教育理論來支撐和引導我們的語文教育實踐活動。因此,隨著“學科素養”理念在我國乃至世界的興起與提倡,本文筆者選擇了具有時代象征意義的教育問題“語文學科素養的發展與培養”進行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和研究相關理論知識指導我們的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實地觀察和分析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語文教學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更好的繼承與發揚我們的祖國文化獻出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謝凱.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研究[J].成功:中下,2017(6):1.
[2]晉崇榮.淺談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數碼設計(下),2019.
[3]周令.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淺談[J].成功:中下,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