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靜宇
中儲智運實現了傳統物流人與現代互聯網技術團隊的完美融合。1600余人的團隊中,有26%的成員擁有10年以上物流從業經驗,韋曉就是其中一員,作為一名物流行業“老兵”,他以豐富的從業經驗和敏銳的前瞻意識奮戰在市場開拓和模式創新的“第一戰線”。
2015年初,韋曉加入中儲智運,彼時平臺剛剛上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戰疫情、保生產,國有企業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網絡貨運平臺作為運輸行業新業態,以其智能化的高效運營模式,快速打通供應鏈上下游物流,為復工復產立下汗馬功勞。
在這過程中,韋曉帶領中儲智運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為抗疫救援物資提供運輸保障。“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物流運輸通道仍受阻嚴重,不少外貿工廠因此出現了停單、停產、停工的現象。”韋曉回憶說。中儲智運在疫情防控期間想方設法助力恢復生產,防疫、復工“兩手抓”,創新思路謀求發展,通過智能配對技術,既保障了抗疫物資的緊急運輸,還有效解決了復工復產階段生產物資的高效流通,承擔起了保障物資流通的社會責任,對于助力加速恢復我國進出口貿易,助力當地中小型企業復工復產,智運平臺的中歐班列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早在2018年底,韋曉就牽頭開展公司多式聯運業務,使中儲智運從為客戶提供單一汽運業務服務到為客戶提供綜合物流方案,實現公鐵水空聯運服務的同時也實現了從國內物流業務到國際物流業務的跨越。2021年,中儲智運實現多式聯運交易額近7億元。韋曉根據多元化業務的實際場景不斷完善解決方案,讓中儲智運從單一汽運模式的物流平臺向國際多式聯運平臺轉變,成為網絡貨運平臺企業中的領先者。
“受疫情影響,各國口岸、港口擁堵嚴重,海運價格大漲,空運線路銳減,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韋曉認為,中歐班列作為新形勢下對外貿易的重要物流載體,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此,韋曉介紹說:“2019年,中儲智運成功開拓了國際鐵路(中亞、中歐班列)聯運業務,在鄭歐試點成功和蓉歐班列實現班列集疏運、訂艙、掏裝箱及裝載方案實操的成功經驗下,又成功復制國際鐵路聯運業務模式。”

在空運方面,中儲智運積極擴展自身空運能力,從貨源組織,到“地+空”結合物流方案的定制,再到報關服務,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多方位的綜合物流服務。中儲智運從2020年新增了飛機航材運輸業務,主要承接飛機發動機和零部件的物流運輸,目前已同多家航司合作,將國際空運、國際海運、國際班列與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有效結合,初步形成“連通絲路、直達歐美”的國際貨運網絡。
未來,韋曉將帶領團隊全面推進國際班列業務,加強與各陸港和平臺公司在集疏運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通過“多式聯運”模式的不斷創新,深耕細作,整合平臺現有資源,打通公鐵水空等運輸資源,提升國際多式聯運組織效率,逐步完善國際多式聯運系統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穩定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為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注入新動力,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