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林松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我國各個小學都在推動教學活動的改革,不斷將教學活動與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對接。對此,趣味教學法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普遍認同并采用的方式,其能夠較好地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數學課堂的氛圍,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基于此。本文就以趣味教學法為例,探究了小學數學該如何應用這一教學法的措施,文章從三個方面全面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師落實趣味教學法的策略,旨在與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共同探討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知識的探索動力,來自興趣和樂趣。基于小學生的這一整體情況,數學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案進行適當優化,幫助小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中的趣味性,以此引導小學生看到數學內容的趣味性。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學科有著較大的排斥心理,導致他們背負著較重的學習壓力,對數學學科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基于此,數學教師需要結合趣味教學法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優化,以此吸引小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注重趣味性的生活化,調動小學生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較為緊密,能夠從生活中找到應用于數學課堂的元素,拉進小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時,小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很容易對一些未知的事情產生興趣。為此,在落實趣味教學法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積極采用生活中的一些元素,使其與數學知識能夠充分融合,營造生活氛圍濃厚的數學課堂。在這樣的設計方案下,小學數學教師能夠為小學生設計熟悉的、親切的數學學習內容,幫助他們輕松愉快地學習并掌握數學知識。
以《測量》這部分知識為例,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并掌握一些計量單位,對長度、距離以及厚度等有所認識。但是,若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很難對“測量”這一內容有探究的興趣。為此,為了激發小學生測量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的元素,借助小學生喜歡的物品引導他們完成測量任務。比如,像教材中呈現的一樣,引導小學生測量教材課本,這一測量任務能夠在課堂上完成。之后,數學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布置一些家庭作業,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測量工具,量一量家中的物品。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與家長共同參與,進行多樣化的測量。比如有的學生量了自己的玩具,還有學生量了自己弟弟、妹妹的身高,所使用的測量工具也不再是自己的小尺子,他們看到平時生活中有那么多可以用來測量的工具,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二、結合先進的教學設備,激發小學生的興趣
現階段,大部分小學學校都實現了信息化教學。在課堂上,教師也不再是簡單的板書教學模式,而是采用更為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小學生呈現更加豐富的數學內容。對此,在落實趣味教學法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豐富其中的內容,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和趣味化。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看,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動畫處理,以此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以“混合運算”這部分知識為例,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設計多種混合運算的場景。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動畫角色,作為練習混合運算的素材,借助多媒體將其以具體的圖片呈現在課堂上。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幫助他們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思考數學內容。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借助學生比較喜歡的小動物設計運算場景,具體的設計內容可以如下:動物園里有三個籠子,第一個籠子里有熊媽媽和她的三個寶寶,第二個籠子里有小猴子,他們兩個一組的在玩耍,一共有四組,第三個籠子里有14只小兔子,但是被管理員分走了6只,問三個籠子里一共有幾只小動物。結合多媒體將這樣的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動畫式的設計,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題干內容,也能夠激發他們進行混合運算的興趣。
三、融入競賽模式,調動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較強,在學習中會因為考不出比別人高的成績而產生壓力。對此,數學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在競爭中看到相互促進和提升,幫助他們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結合這一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在落實趣味教學法的過程中,可以融入競賽機制,引導小學生在搶答知識的模式下,積極學習數學知識。同時,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借助競賽中的勝利和失敗,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以正確的競爭精神看待自己與同學的關系,幫助他們之間建立良好的學習關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趣味教學法,對數學課堂進行改革,使數學教學活動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整體情況,弱化數學的枯燥性,使數學知識能夠充分地融合小學生個人發展情況,提升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雅妮.論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202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