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雄健
摘要: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幼有所育是人民群眾共同的期盼,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的關于學前教育工作的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布,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義。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本文對農村學前教育現狀進行分析,依托職業教育助力鄉村人才的培育,探索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對策,促進鄉村教育素質的振興。
關鍵詞:職業教育;鄉村振興;農村;幼兒園;學前教育
一、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概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明確規定積極發展學前教育,著重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
(一)職業教育的概念
職業教育是指讓接受教育的人們獲得某種特定職業或從事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學歷教育包括各類職業技術學校、職業高中、技工院校等。職業培訓包括崗前前培訓、特定技能提升培訓、技能等級考核認證培訓等各種專項培訓。
(二)鄉村振興的概念
鄉村振興是我國的國家戰略。具體戰略是:2020年,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2050年,鄉村形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讓農業有奔頭,讓農民有吸引力,讓農村成為美麗家園。
二、農村幼兒園學前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雖然已進入快速通路,但是由于歷史欠債,基礎薄弱,地理條件,經濟條件等原因,農村幼兒園的地理布局結構不合理;非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普遍高;幼兒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這為農村學前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帶來了許多實際挑戰。
三、依托職業教育助力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對策
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職業院校將在以下三個方面,能切實可行的有效推動教育的精準扶助工作。
(一)鼓勵農村學生進入職業院校,培育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
鼓勵農村學生就讀職業學校,并運用“五精”來促進優質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
“精招”,針對本區域農村人口,提前規劃。“精資”,完善各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資助體系,資助的有志于從事農村幼教的培養對象。“精培”,根據精招的學生所需的技能進行相應的特色教學改革,為學習提供相應的平臺。“精業”,與當地和生源地的幼兒園建立聯合育人關系,形成教育反哺,促進農村地區幼兒園的發展。“精訓”,學生順利就業后需要職業學校進行3—5年的教育跟蹤,讓學生能繼續提高教學技能和職業素養,這樣有利于形成人才培養的正循環。
(二)優化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1.準確思想引導目標
根據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定位“鄉村幼教”,在職業學校教育時通過各方面的有針對性的培養和引導有鄉村情懷,服務鄉村教育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
2.完善課程結構體系
第一,增強職業素養課程的質量。在專業課程開設前提供涵蓋科學,人文和本地文化課程的素養課程。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本土文化意識。
第二,制定針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特色課程。結合本區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根據未來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來思考當地學前教育的特點和規則,加深學生對農村幼教事業的認識程度。
第三,加強教學實踐。把集中實習逐步進行分散實習,與農村幼兒園進行對接,讓學生帶著不同的實習任務去實習并貫穿于每一個學期。工學一體,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完善學生的思政和職業教育
通過職業生涯教育、專業培訓和教學實習,加深學生農村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認識,建立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對農村教育專業人員的重要性理解,形成正確的職業觀。
(四)培養學生職業認同感
學校的專業系部利用主題班會和日常教育來引導學生了解自己,評估自己,定位自己。積極給學生分享有關本地農村優秀教師成長事跡,以便學生了解農村幼兒教師職業。堅定鄉村幼教事業的職業認同感。
四、結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促進農村學前教育,建設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是未來的職業教育促進鄉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重點。有溫度的職業教育將更多的關注農村學前教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實現農村幼教人才培養數量與質量的一致與均衡,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世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質量提升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0):65-66.
[2]楊金華.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政府保障機制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19(10).
[3]黎平輝,蔡迎旗.從同一到融合:論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價值主體的價值取向[J].當代教育論壇,2019,291(03):70-79.
[4]多元治理理念下農村幼兒園“鎮村一體化”發展困境及路徑[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