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
摘要: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設計逐漸走進人們視野,其效果呈現要比3DMAX更加快捷,比傳統手繪更加真實,是基于傳統設計手繪的重要補充與創新,其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緊隨時代發展趨勢,紛紛開展了設計手繪課程數字化教學改革。基于此,文章在全面分析設計手繪課程數字化教學優勢與劣勢的基礎上,對數字化背景下高職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改革路徑展開積極探索。
關鍵詞:數字化;高職學生;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繪畫作為一種計算機數字影像語言呈現方式,與傳統手繪相比,無論在繪畫技法、視覺效果、畫面機理等各方面都有著明顯優勢。但是數字繪畫仍是基于傳授手繪發展而來的。數字繪畫的流行,不僅為設計手繪教學帶來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教學工具,同時也極大地彌補了傳統設計手繪教學的缺陷,使得設計手繪呈現效果更加豐富、細膩。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在理性分析自身在設計手繪數字化發展方面所具有優勢與劣勢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數字化背景下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改革之路,構建數字化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專業素養。
一、設計手繪課程數字化趨勢優劣
(一)數字化手繪課程的優勢
數字繪畫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繪畫技法、畫面效果以及視覺呈現三方面。首先,在繪畫技法方面,數字繪畫的技法主要由程序設定,其技法要更具規范性、準確性,利用相關軟件,學生可以畫出更具規范性的點、線、面等圖式。數字繪畫所呈現出的元素,不僅在線條上更具凹凸感與節奏感,且組合變化更加豐富。學生進行手繪設計的過程中,可借助數字繪畫軟件中所存儲的素材,使得畫面成效效果更加充實飽滿。其次,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繪畫軟件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優勢,能夠在學生存儲、備份相關繪畫作品后,會根據其繪畫風格與習慣,自動為其推送構圖方案、配合方案等,使得設計手繪在數字技術的輔助下更加高效、便捷。再次,數字繪畫的應用與普及,能夠為設計手繪提供更加細化、豐富、多樣的元素庫、色彩庫,進而使得設計手繪呈現出更加精美的畫面效果,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凸顯畫面細微的層次感與差異明顯的肌理效果。
(二)數字化手繪課程的劣勢
首先,數字化的設計表達往往帶有“機械制作”的痕跡,導致畫面呈現效果不夠生動,比較呆板;另一方面,由于網絡資料與設計素材的共享,可能會出現學生查閱的資料、使用的素材出現相同或相似的問題,進而造成學生的設計千篇一律。其次,部分學生為了追求便捷、高效,過度依賴一些現有資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設計創新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整個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與突破。最后,在數字手繪教學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再加上教室內并未配置專業的教學展示臺,缺乏完善的教學設備,導致教師在教學演示過程中不能盡情地發揮所能,從而不利于教學現場的點評示范解說,不能很好地體現手把手教學的關鍵所在;二是沒有安排集中的教學實踐周,教學只能是每周2學時固定在教室的學習,或者很短暫的戶外實踐學習,缺乏集中有效的課程實踐,從而出現單一的授課方式,不能很好地將手繪與所學的設計專業聯系起來。
二、數字化背景下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一)修訂課程標準,夯實教學基礎
數字手繪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改變了設計效果圖創作方式,使得設計手繪以一種全新形式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當前國內各高職院校紛紛對設計手繪課程進行了數字化教學改革。數字手繪不僅具有傳統設計手繪圖紙的藝術性,還同時具有3DMAX效果圖的真實性,且能夠極大地提升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以逐漸在設計領域應用、推廣。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積極將數字手繪課程融入設計手繪課程體系,并對學時分配比例進行相應調整。在手繪設計課程目標設計方面,高職院校可通過組織、展開教育專家、實踐專家訪談會,構建既順應事發市場發展趨勢,又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規律的設計手繪課程體系框架,并對設計手繪課程規劃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明確、提升設計手繪課程教學目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結合相關設計案例或任務,進行數字化設計手繪課程的開發。
(二)開發校本課程,完善教學內容
一方面,重新梳理設計手繪課程內容,基于傳統設計手繪教學內容,相應補充數字手繪技能的相關內容,以填補設計手繪課程在數字繪畫方面的空白;與此同時,加強對學生運用傳統手繪設計進行空間推敲、思考以及溝通、談判能力,而不是僅將設計手繪課程教學目標局限于藝術性的設計表達;數字手繪雖然更側重于空間尺度以及設計效果的表現,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將傳統設計手繪與數字手繪完全剝離,進行分開授課。傳統手繪是數字手繪的重要基礎與靈魂所在,教師可在學生掌握基本手繪技法后,依托企業真實案例或虛擬項目,將傳統手繪教學與數字手繪教學相結合,開發立體化的課程內容。
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規范設計手繪課程資源,與教師團隊共同整合已有教學資源,對設計手繪課程原有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增加與刪減。教師團隊可結合數字化設計手繪教學需求,編制一體化教材、開發包括教材、微課、課件、素材包等在內的一體化教學資源,以滿足設計手繪課程進行數字化改革的實踐需求。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可邀請設計企業的骨干設計人員,到校為學生演示設計項目流程,組織學生進行設計研討與項目比稿,讓學生經歷運用設計手繪,從設計思維多元碰撞到形成設計方案的過程,推動設計手繪教學內容與真實設計工作流程的銜接。
(三)豐富教學組織形式,開展課例研討
首先,從設計手繪課程的組織次序來說,教學過程不可將傳統手繪與數字繪畫完全剝離開來,先獨立開展傳統手繪技法的教學,再進行數字手繪操作技巧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教師應積極推動二者的結合,開展融合性教學,引導學生基于對傳統手繪技法的學習以及用筆、用色、構圖等技巧的把握,形成良好的設計邏輯思維,然后通過數字手繪進行創意表達、設計方案的修改以及設計成果的展示。其次,數字化背景下,教師還應積極轉變傳統以理論講解、大量練習為主的課堂組織形式,將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組織方式引入設計手繪課堂;還可積極組織學生帶好紙筆、Ipad等繪圖工具走出教室,到戶外、到項目現場,展開項目式、任務式學習,引導學生將設計手繪的學習過程與具體的項目實踐結合起來,進而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目的。最后,高職院校設計手繪課程團隊還可以通過公開課、示范課、推門聽課等多種形式,展開多維度的課例研討,共同解決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并通過及時溝通、積極探索,有效解決問題,共同推動設計手繪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加快教學場地建設,深化校企合作
數字化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設計手繪教學,離不開數字化實訓室的支持與保障。對此,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加快數字化手繪創意實訓室建設,購置數字化創意設計終端設備以及數字手繪所需的數位屏、數位板、壓感筆、Ipad等數字手繪實訓設備設施,打造更具真實性的設計工作場景,建設一體化實訓室。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要加快建設藝術展廳,為設計專業學生提供作品展示、作品展覽平臺,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發展。
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與相關設計企業共同創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并在每個學期為學生提供一定比例的校外實踐機會,讓學生在企業真實設計環境中、在實際設計任務中、在施工現場展開專業學習,從而達到“教、學、做”的統一。
(五)搭建有效平臺,健全教學結構
數字化背景下,借助信息化教學系統優化課程管理是設計手繪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如學習通、釘釘、藍墨云班課等App,依托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學生發布學習任務,組織學生進行設計圖紙交流、設計方案對比、設計作品展示,師生以及高校、企業等主體也可以通過平臺所反饋的數據,對設計手繪課程教學展開多維評價、教學監督與管理。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問卷星”等測評類App,收集、了解學生對設計手繪課程的反饋意見或數據,以及時發現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改革效果。
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應完善設計手繪課程評價體系,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改變以往以學生作品為導向的單一評價方式,從學生的評價反饋、學生的作品質量、學生的競賽成果、企業反饋等多個角度入手,對課程效益與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細化、量化評價,全力打造精品課程,推動設計手繪課程的內涵式發展。
三、結語
進入數字媒體時代,高職院校設計手繪課程也應順勢而為,積極求變,在理性認識、全面了解數字化設計手繪課程教學獨有優勢與固有劣勢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即符合時代需求又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規律的設計手繪課程改革之路,以不斷提升設計手繪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孫嵐.數字化時代工業產品設計手繪表現技法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1(19):22-24.
[2]張龍,蒙良柱,黃曉明.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新技術課程改革探析——以數字化手繪課程為例[J].居業,2021(05):23-24+26.
[3]張茹茹,王丹.數字化背景下培養設計手繪藝術能力的思考[J].藝術研究,2021(02):21-23.
[4]趙辰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產品設計手繪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J].藝術教育,2021(01):226-229.
[5]李揚意.數字化時代原創手繪插畫設計與運用技巧[J].藝術品鑒,2020(02):56-60.
本文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校教育教學改革系列專“課堂革命”項目《設計手繪數字化》(項目編號:jg2021028)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