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雪恒?劉萍?陳曉玲?黃愛梅?潘茹丹




摘? 要:目的? 研究基于“互聯網+運動管理”的綜合護理對初產婦預后狀態及圍產結局的作用。方法? 將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產科進行分娩的225例初產婦納入研究,以電腦隨機數表法分為互聯網組112例和常規組113例。常規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互聯網組于常規組的基礎之上增用基于“互聯網+運動管理”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兩組產程時間以及產后出血量,體質量變化情況,分娩結局以及新生兒出生情況方面的差異。結果? 互聯網組第一產程及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常規組,且產后出血量少于常規組(均P<0.05)。互聯網組干預后體質量變化均低于常規組(P<0.05)?;ヂ摼W組陰道順產人數占比高于常規組,而剖宮產人數占比低于常規組(均P<0.05)。互聯網組低出生體重兒及巨大兒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均P<0.05)。兩組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互聯網+運動管理”的綜合護理可明顯提高陰道順產率,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量,同時有效控制孕期體質量,降低低出生體重兒及巨大兒發生風險。
關鍵詞:初產婦;互聯網;運動管理;預后狀態;圍產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2-00-04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Based on “Internet + Exercise Management”
on Prognosis and Perinatal Outcome of Primipara
WEN Xue-heng? LIU Ping? CHEN Xiao-lin? HUANG Ai-mei? PAN Ru-d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Futi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Guangdong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based on “Internet+Exercise Management” on the prognosis and perinatal outcome of primipara. Methods? A total of 225 primiparas who gave birth in Futi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October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net group (112 cases) and routine group (113 cases) by computer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routine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Internet group add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Internet+Exercise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labor time,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ight change, delivery outcome and newborn birt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im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s of labor in the Interne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ll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in Interne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routine group (P<0.05). The proportion of vaginal spontaneous delivery in Interne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group,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group (all P<0.05). The incidence of low birth weight and macrosomia in Interne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group (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based on “Internet+Exercise Managemen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vaginal spontaneous delivery rate, shorten the labor process, reduce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weight during pregnanc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nd macrosomia.
Keywords: primipara; internet; exercise management; prognostic status; perinatal outcome
初產婦在妊娠期間往往飽受身心雙重壓力,使機體處于長期應激狀態,加之其對妊娠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較低,從而可能出現一系列心理負性情緒,甚至引發焦慮、抑郁[1]。此外,因受地域、環境以及文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國內剖宮產率呈逐年攀升趨勢,除卻存在剖宮產指征產婦外,部分產婦因對分娩恐懼、未知亦選擇接受剖宮產,這一點在初產婦中表現得更為明顯,而剖宮產會對母嬰造成不利影響[2]。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剖宮產率以及保證初產婦的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亦是目前婦產科廣大醫務工作者共同關注的熱點。孕婦入院多為門診檢查,往往是在檢查后再次預約下次檢查時間,因此極易發生管理漏洞,大部分孕婦回家后難以獲得醫院的專業醫療服務,從而可能對其身心造成不利影響。隨著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醫務工作者開始借助互聯網開展護理管理,打破傳統護理干預的空間、時間限制,為孕婦提供持續性的遠程專業醫療服務,有利于患者圍產結局的改善。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基于“互聯網+運動管理”的綜合護理對初產婦預后狀態及圍產結局的作用,以期為改善初產婦分娩結局、提高婦產科服務質量提供科學的方案參考,現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產科進行分娩的225例初產婦納入研究,以電腦隨機數表法分作互聯網組112例和常規組113例?;ヂ摼W組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30.56±1.56)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1±0.62)周;受教育年限7~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42±1.38)年;體質量指數(BMI)19~32 kg/m2,
平均BMI(25.12±4.26)kg/m2。常規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0.63±1.59)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6±0.63)周;受教育年限6~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49±1.41)年;BMI19~32 kg/m2,平均BMI(25.20±4.21)kg/m2。各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高。入組人員及其家屬均于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知悉并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3]:①所有初產婦均為足月單胎妊娠;②年齡≥18周歲;③具備一定的閱讀以及理解能力,可獨立完成相關問卷調查;④均擬行陰道順產分娩。
排除標準:①有妊娠期合并癥者;②合并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者;③正參與其他研究者。
1.3? 方法
常規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維持病房環境衛生,密切監測胎兒宮內情況和胎心變化等?;ヂ摼W組于常規組的基礎之上增用基于“互聯網+運動管理”的綜合護理干預:①組建干預小組,主要成員包括1名婦產科醫生,4名高年資助產士。要求所有小組成員熟練使用微信及QQ等社交軟件。②通過掃碼的方式邀請孕婦及其家屬加入干預小組所創建的微信群或QQ群,通過相關社交軟件定期推送孕期相關知識,包括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等。③通過網絡發放基本資料調查表,要求所有孕婦嚴格按照事實進行填寫,以此完成對孕婦生活習慣、心理狀態以及妊娠合并癥等情況的評估。從而為其制訂相應的運動方案,并在妊娠28周后建立孕期運動電子檔案。④運動內容主要包括簡易瑜伽、盆底肌訓練、拉瑪澤呼吸訊聯、抱膝屈髖屈膝位訓練以及分娩球運動操等。運動地點為醫院產前門診運動室;運動時間為每周一、三、五的上午11:00~11:45。⑤管理方式,通過微信群以及QQ群和孕婦及其家屬取得聯系,要求所有孕婦進行運動,并每天定時為孕婦及其家屬答疑解惑,鼓勵其傾訴內心真實想法。⑥實施方式,主要是通過講課、示范、訓練以及指導等形式要求孕婦正確掌握運動方式,運動時間以20~30 min/次為宜,并在回家之后要求孕婦每日安排早、中、晚時間分別進行盆底肌訓練5 min,分娩運動操、簡易瑜伽等運動共20 min,拉瑪澤呼吸運動10~15 min。⑦運動量,以運動時可正常交談,且無宮縮、陰道流血以及恥骨聯合疼痛等不適癥狀為宜。⑧跟蹤觀察,要求孕婦在微信群內進行運動打卡,對表現良好的孕婦予以肯定、支持以及鼓勵。
1.4?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產程時間以及產后出血量,體重變化情況,分娩結局以及新生兒出生情況方面的差異。分娩結局主要涵蓋陰道順產、陰道助產以及剖宮產。新生兒出生情況主要觀察指標為低出生體質量兒(出生體質量<2500 g)、巨大兒(出生體質量>4000 g)以及新生兒窒息(出生后1 min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呼吸,且以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工具選擇SPSS 22.0軟件,對計數及計量資料的表示借助[n(%)]和(x±s)實現,并進行χ2/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產程時間以及產后出血量評價
互聯網組第一產程及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常規組,且產后出血量少于常規組(均P<0.05)。見表1。
2.2? 兩組體質量變化情況評價
互聯網組干預后體質量均低于常規組(均P<0.05)。見表2。
2.3? 兩組分娩結局評價
互聯網組陰道順產人數占比高于常規組,而剖宮產人數占比低于常規組(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新生兒出生情況評價
互聯網組低出生體質量兒及巨大兒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均P<0.05)。見表4。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全面實施,孕婦往往受到家庭以及社會的重點關照,大幅度減少了體力活動,加之孕期攝入的食物往往富含高蛋白、高熱量,從而可能導致孕婦孕期體質量過度增長,相應地導致胎兒體質量偏大,進一步對分娩產生影響,這也是剖宮產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4]。隨著近年來相關研究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學者認識到了加強孕期營養指導、合理飲食以及適當運動,可有效改善母嬰妊娠結局[5-7]。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范圍不斷增加,且有關其在孕婦孕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并不少見[8-10]。然而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以及產后延續性護理方面,尚未見到互聯網聯合運動管理應用于初產婦護理干預中的研究。
本研究結果發現:互聯網組第一產程及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常規組,且產后出血量少于常規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互聯網組護理方式可有效鍛煉孕婦的腹肌、膈肌以及盆底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上肢、肩部、背部、腰部等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的改善,從而達到增加分娩時體力的作用,相應減少了分娩期間的疲勞度,直接或間接提高分娩產力,有利于胎兒的順利娩出[11-13]。同時,上述護理過程可實現對孕婦盆底肌以及會陰體肌力量的鍛煉,增加彈性,為產后子宮收縮以及復舊創造了有利條件,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產后出血量。此外,互聯網組干預后產婦體質量均低于常規組。這表明了互聯網組護理方式有助于孕期體質量的控制。分析原因,該護理方式有效提高了孕婦的肺活量,促進了其血流速度加快,增加了肌肉張力以及身體抵抗力,同時增加了對體內攝入能量的消耗,達到控制孕期體質量增長速度的目的[14-15]。此外,互聯網組陰道順產人數占比高于常規組,而剖宮產人數占比低于常規組。可能原因在于孕期運動干預可促使孕婦大腦內啡肽大量釋放,增加孕婦的舒適以及愉悅感,繼而達到緩解產婦心理壓力,促進分娩的目的。且該護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會心理因素對產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響,有利于減少因產后出血、產力以及各種社會因素引發的剖宮產。本文結果還顯示了互聯網組低出生體質量兒及巨大兒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護理方式有效控制了孕婦的體質量增加,間接有效控制胎兒體質量的過度增長,同時保證了孕婦和胎兒所需的營養,從而達到降低巨大兒及低出生體質量兒的發生率[16-18]。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運動管理”的綜合護理應用于初產婦中效果顯著,不但可促進分娩順利完成,減少產婦出血量,而且能提高陰道順產率,可通過對孕婦孕期的體質量進行有效控制,進一步達到減少低出生體質量兒及巨大兒發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鑫,王秀梅,王芳,等.產程中不同體位與運動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1):131-133.
[2]趙海艷,于雪娟,董慧,等.自由體位助產聯合分娩球運動在初產婦足月分娩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9,41(22):3518-3520.
[3]張秋娥,劉春蘭.家庭-社會支持結合情志相勝心理干預對產后抑郁初產婦身心健康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4):545-548.
[4]劉文娟,宋明芬,王偉,等.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舍曲林對產后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及外周血相關miR表達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21,19(3):441-445.
[5]馮雅慧,湛永樂,吳散散,等.初產婦和經產婦孕早期體力活動的調查研究[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20,31(6):512-516.
[6]陳春芳,黃奕,金乙紅,等.孕期凱格爾運動在產婦分娩中對減輕產后膀胱功能障礙的作用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3):421-423.
[7]林岸蕓,于紅靜,武彥,等.應用分娩球運動糾正胎兒臀先露及改善分娩結局[J].實用醫學雜志,2020,36(3):406-409.
[8]吳曉蕾,張月珍,戴亞端,等.早產初產婦互聯網+醫院—社區—家庭聯動延續管理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1,36(4):86-90.
[9]趙蔚,唐萍,顧翼洋,等.互聯網醫療對孕期保健利用和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23):4402-4405.
[10]張曉霞.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在初產婦產褥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0):1762-1764.
[11]劉黔霖,馬星衛.孕期“快樂孕育”課程對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探討[J].貴州醫藥,2019,43(5):839-840.
[12]彭檢妹,譚云歡,黃仉紅,等.孕期運動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3):502-505.
[13]何瑩,朱瑋,李紅,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孕晚期運動方案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1):29-32.
[14]黃新妹.孕晚期分娩球運動鍛煉對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4):540-542.
[15]馬梅英,王麗萍,程蔚蔚,等.孕婦體操對分娩結局和孕產婦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9):4094-4096.
[16]Adjei C A, Atibila F, Apiribu F, et al. Hepatitis B Infection among Parturient Women in Peri-Urban Ghana[J].Am J Trop Med Hyg,2018,99(6): 1469-1474.
[17]Noh J W, Kim Y M, Akram N, et al. Determinants of timeliness in early childhood vaccination among mothers with vaccination cards in Sindh province, Pakista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J].BMJ Open,2019,9(9):28922-28923.
[18]Nakamura Y, Okada T, Morikawa M, et al. Perinat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primipar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ultipara in Japanese women[J].Sci Rep,2020,10(1):17060-17061.
作者簡介:溫雪恒(1988.5-),女,漢族,籍貫:福建省龍巖市,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孕婦圍產期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