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琴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2)
隨著全球經濟化的來臨,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與全球皮革產業的融合也會因此更加深化[1],在出口大量皮革相關制品的過程中,皮革相關的跨語言交流也會不斷增多。在此背景的推動下,皮革產業對于皮革專業的英語人才需求將會不斷提升。目前,高等教育階段的皮革專業綜合英語能力水平成為了影響我國皮革產業對外交流、貿易等活動的主要因素。我國皮革展業在對外交流的活動中,部分皮革服飾、箱包以及相關制品都需要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和貿易,由于受國家母語的影響,皮革產業對外交流以及貿易通常要面臨許多難題,對翻譯人才的聽、說、讀、寫、譯等要求極高。目前皮革產業對翻譯工作的壓力在不斷上升,因此培養皮革專業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工作成為了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以分析“一帶一路”皮革專業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為切入點,通過分析目前人才培養現狀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提升策略,以期為我國皮革產業輸送高復合型人才[2]。
據相關部門調查得知,全球總共有65%以上的皮革貿易是出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中國是“一帶一路”的首發,同時也是皮革原料生產大國,在皮革產業價值鏈與創新鏈中其意義重大。“一線一路”沿線國家或者地區的皮革產業要想使沿線國家的語言交流暢通無阻,就務必靠英語這一國際語言作為交流語言。
雖說如此,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母語都不是英語,只有少部分國家母語為英語,而英語翻譯人員這種環境下口筆譯的進行較為困難。因此,皮革企業要想開展有效的跨文化交際,就應多儲備擁有高英語水平與皮革專業知識的復合型全能人才。
表1 為筆者針對皮革專業部分學生專業英語以及公共英語的調研現狀。從表中可知,其中大概有80%的學生認為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學習,不過是為了應對學校所定的學習目標與英語四、六級考試;僅僅只有4.2%的學生覺得皮革專業英語的學習是為了以后皮革企業對外交流、貿易中使用。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此調研報告反映出皮革專業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認識與不理解并不充足。此外,這一調研報告顯示了目前我國皮革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含有較強的功利性,由于受到這種功利性的鼓動,皮革專業學生在針對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會把主要核心放在英語語法學習、聽力學習以及如果順利通過考試當中,而對自己人文素養的提升卻毫不在乎,對于皮革產業未來的發展重視程度處于嚴重不足的狀態。

表1 皮革相關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目的Tab.1 English learning goals of leather-related majors
此外,這種傳統以最終考核作為主要目標的英語教育方案,在培養皮革專業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期間缺乏嚴重的培養意識。如若高校可以在英語專業課中為學生詳細分析跨文化交際在未來皮革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就可啟發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理解,學生也會主動確定目標,并向這個目標前進。
皮革專業中所使用的教材,無論是英語教材還是皮革相關的教材,與“一帶一路”相掛鉤的教學內容少之又少,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專業教材都是將西方國家列為目標或者以我國皮革企業發展作為教材核心來進行闡述。而這種現象在皮革專業中的英語教材和皮革相關教材中屬于十分常見的情況,以上情況的造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各大高校皮革專業對于“一帶一路”跨文化交際的理解不夠透徹,缺乏對跨文化交際的認知;另一方面,我國各大高校皮革專業中所使用的教材通產更為舊版的教材,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一本全新材料的教材從開發到出版,再到最后的實際投入使用,通常情況下需要一到三年的時間,這很大程度的使皮革專業英語教材的更新,以及“一帶一路”沿邊國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貫徹[4]。
皮革專業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直接決定了皮革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意識與能力。然而,我國目前針對皮革專業跨文化交際并沒有出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也沒劃分具體專業,對于專業英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沒有任何具體要求。為此,目前我國高校皮革專業英語教師大多數都是普通英語教師,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也相對缺乏。因為普通英語教師并沒有針對“一帶一路”沿邊國家的文化、歷史以及宗教等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自然對學生開展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5]。綜上所述,本篇文章認為目前皮革產業針對皮革專業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際需求還處于產業環節,其需求度并沒有影響到高校對人才的培養。而高校在對皮革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期間也沒有正確的了解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
皮革專業通常在進入大二階段就開始學習專業英語課程。首先,皮革專業學生通常會通過大一階段的公共英語課程來使自己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其次,也希望皮革專業學生在接觸皮革基礎以后在開啟專業英語學習,這樣以來學習難度會下降不少。雖說如此,但通過實際的調查得知,目前我國各高校皮革專業在開展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英語基礎仍然處于較差的狀態,絕大部分的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依舊是為了滿足學校的教學目標以及后續的四、六級考試,對皮革專業英語的學習并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更沒有認識到此工作對皮革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這也是導致“一帶一路”背景下皮革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差的主要原因[6]。
“一帶一路”皮革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對皮革產業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目前我國高校對于皮革專業英語教學還是傳統意義的模式,拘泥于課堂傳授,已無法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皮革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全面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狀態;另一方面,要掌握跨文化交際流程,清楚了解沿線國家相關知識。但目前為止所使用的培養模式,其針對性不強,這也是導致學生在進入崗位以后缺乏實際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的主要原因,學生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
皮革專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之所以體現出這么強的功利性,一方面,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理解皮革專業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是因為高校對于皮革專業的英語考核所使用的方法太過于單一,大部分高校最終期末的總考核都以傳統考試的方式來進行,或者參考學生參加四、六級的考試來進行期末打分。這種方式無法正確的判斷出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為此,想要使皮革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應大膽的嘗試教學與考評的雙重改革,利用這種雙管齊下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皮革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際意義[7]。
此外,高校在安排教學過程當中應適當挖掘一下“一帶一路”所倡議的皮革產業對外交流、貿易等相關知識,讓學生清楚了解“一帶一路”對我國皮革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讓學生也了解跨文化交際能力在皮革產業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皮革產業在全球化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次,高校針對學生的期末考核應主要體現在跨文化交際方面。在“隨堂表現+期末檢測”的基礎上在加入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例如,在期末最后幾節課中讓學生模擬跨文化交際場景,并針對學生的表現來綜合評分或者在期末試卷上加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的知識,利用雙重改革的手段,來使皮革專業人才跨文化交際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如上文所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很優質原料出口的國家以及落后產能承接國家。高校皮革專業在改良教材的同時應充分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含的皮革產業特征,確保“一帶一路”皮革產業與倡議的接入點更透徹的呈現在學生教材當中,而不是簡單或者生硬的將內容添加進去[8]。而且,空洞的教材無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有效提升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學習興趣。高校所改良的專業教材務必要與專業深度融合,確保所使用的教材與學生未來的工作相聯系。
高校不同專業的教學工作并沒有徹底獨立,而對皮革專業這種理工性較強的專業來說,如若想在最短的時間提升專業英語教師對“一帶一路”沿線不同國家的歷史、政治以及文化等知識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專業英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水平提升要以統籌的方式來開展多學科融合發展。從外,皮革專業英語教師跨文化實際能力有效提升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要求本校具有相關歷史背景或者地理專業教師來進行培訓,這些教師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十分透徹,對沿線國家的認知也較好,相關知識的儲備十分豐富。如若皮革專業教師像這種教師請教進行培訓,其效率絕對更好。皮革教師在經過培訓以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相關知識清楚了解以后,可通過內部交流將這些跨文化交際知識成功轉換至學生可接受的學習知識,此方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9]。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為了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開展的更加順利,國際化英語人才的培養的加強成為了當下最重要的事情。高校皮革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始終以國際化的教育理念來進行,對接《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英語作為主要載體,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融入至皮革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為學生構建最為合理的跨文化交際環境,使學生對國際化的發展了解更透徹。高校在對接“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過程中應切實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有效協調國家戰略需求、皮革產業需求以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出最為合理且能夠體現出特有辦學理念,培養出符合“一帶一路”皮革產業真正所需的跨文化交際綜合性人才。高校在培養活動中應增加學生學習的緊迫感,盡可能的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特征接軌,提升學生辦學水平,最大程度的為培養國際化英語人才去增建教育基地,使學校對皮革專業相關教學資源不斷擴大,讓學生在教學期間就可以接觸到相關的文化背景,以“一帶一路”為基礎,為我國皮革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0]。
“一帶一路”皮革專業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主要以皮革產業的未來發展以及實際需求為主要需求,是對我國皮革專業提出的全新挑戰。但是,經過本篇文章充分研究發現,我國絕大部分高校皮革專業并沒有意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未來皮革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應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目標等來進行教學改革,在滿足“一帶一路”皮革產業的發展的同時,也滿足皮革專業學生對實際崗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