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以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4 Topic 3 Section C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為例,闡述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實施寫作教學的策略:寫前任務,儲備寫作素材;寫中任務,完成寫作內容;寫后任務,反復修改完善。借此提供任務型寫作教學經驗,引導學生有效寫作,提高寫作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任務型教學法;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6-0041-03
引? 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闡明英語課程總目標為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圍繞此目標提出了諸多教學要求,如引導學生寫作,高度整合語言知識、思維能力、學習策略等。由此可見,寫作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1]。
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方法,是以任務為核心組織語言教學的方法。任務型教學法源于交際語言教學理論,強調語言應用過程的重要性,提倡學生經歷完成任務的過程,自主整合語言知識、思維能力等,逐步完成任務,增強學習動機,鍛煉語言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任務型教學法為“法寶”,立足寫作內容,把握寫作環節,設計不同任務,將其展現給學生,驅動學生自主儲備寫作素材,完成寫作內容,并自主修改完善。以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4 Topic 3 Section C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為例,教師可以應用如下策略實施任務型寫作教學。
一、寫前任務,儲備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是學生有效寫作的基礎。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儲備寫作素材為目的,設計寫前任務,幫助學生做好寫作準備。
(一)設計閱讀任務,儲備寫作素材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之一[2]。《課程標準》闡明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要求教師讀寫結合地實施教學。對此,教師應以英語教材中的閱讀內容為基礎,設計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遷移課堂閱讀經驗,自主閱讀,從中獲取寫作素材。
例如,“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這節內容以閱讀形式介紹了因特網的利與弊?;诖?,教師可以設計寫作話題“手機的利與弊”。為了使學生有效寫作,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寫作內容,設計閱讀任務:閱讀Section C 1a,梳理文本內容,構建思維導圖,呈現因特網的利與弊。在此任務的驅動下,大部分學生能夠自覺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遷移課堂閱讀經驗,勾畫相關內容,并加以概括,繪制思維導圖,清晰呈現因特網的利與弊,自然而然地儲備語言知識,由此豐富寫作素材,拓寬寫作思路,為課堂寫作奠定基礎。
(二)設計收集任務,儲備寫作素材
《課程標準》表明英語寫作是具有生活性的活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寫生活。生活是寫作資源的來源。所以,教師可以寫作話題為指導,以生活為來源,設計收集任務,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應用適宜方式獲取相關內容,儲備寫作素材。
例如,話題“手機的利與弊”貼近學生生活。當下,手機早已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學生使用手機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切身感受到了手機的利與弊。但是,受個性差異的影響,學生感受到的手機的利與弊是不同的。為了豐富學生的感受,教師可以設計調查任務:利用課余時間與本班同學交流,調查他們使用手機的情況,如使用手機做什么,總結他們使用手機的感受,如有哪些利、哪些弊。實踐證明,此任務具有趣味性,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可以自主走進生活,與同學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既是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過程,也是學生鍛煉思維、應用語言的過程。
二、寫中任務,完成寫作內容
(一)設計小組交流任務,總結寫作素材
通過體驗多樣活動,大部分學生儲備了豐富的寫作素材。精選適宜的寫作素材,是學生完成寫作內容的關鍵[3]。對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寫作素材儲備情況,設計小組交流任務,引導學生共享寫作素材,探究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并加以總結,為寫作提供便利。
具體而言,在“手機的利與弊”這一話題的討論中,教師可以設計小組交流任務:表達自己的觀點,據此分成“利組”和“弊組”,有理有據地進行辯論,并記錄辯論內容。辯論是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此小組交流任務迎合了學生的喜好。學生可以自主提出觀點,靈活應用課前收集的素材,證明手機的利弊。辯論的過程是學生梳理有效素材的過程,也是學生完善認知的過程。例如,有的學生提出:“Mobile phones have made our lives easier. For example, we can use our mobile phones to buy goods at home. For example, we can browse the news and learn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the world.”但有學生提出:“When buying goods with
a mobile phone,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cannot be guaranteed, and the money is wasted. Some news quality is not high.”通過不斷的辯論,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獲得能證明各自觀點的諸多素材,有利于完成寫作內容。
(二)設計梳理歸納任務,確定寫作思路
寫作思路是學生構建寫作框架的“工具”。明確的寫作思路便于學生整體架構寫作內容,有針對性地應用寫作素材,使寫作內容“有血有肉”。事實上,學生通過體驗閱讀、交流活動等,早已對寫作思路做到心中有數。由此,教師可以設計梳理歸納任務,引導學生確定寫作思路。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展現課前閱讀任務成果:互聯網利與弊的思維導圖。接著,教師鼓勵學生毛遂自薦,扮演“小老師”角色,根據思維導圖,介紹閱讀文本的寫作思路。在學生介紹時,教師和其他學生要認真傾聽,及時提問。如對于“How does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benefits of the Internet?”這一問題,“小老師”呈現“總—分”結構及具體內容(如圖1)。
“小老師”的介紹使大部分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整體認知,同時了解了寫作思路。教師要把握時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繪制思維導圖,確定自己的寫作思路。教師要及時肯定“小老師”講解的內容,并做出總結。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模仿閱讀文本,確定“總—分”思路,準備先介紹手機的使用情況,接著介紹手機的利與弊。尤其在介紹利與弊時,學生準備總體概括利弊,分寫具體內容。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確定了寫作思路。
(三)設計多樣寫作任務,完成寫作內容
豐富的寫作素材、明確的寫作思路為學生提供了寫作便利。在實施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所得,為他們提供寫作機會。寫作任務是學生寫作機會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學習任務,驅動學生遷移所得,自主寫作。
例如,盡管通過完成系列任務,了解了手機的利與弊,確定了寫作思路,構建了寫作框架,但是受學習能力的影響,部分學生無法獨立完成寫作內容?!墩n程標準》倡導分層教學,對此,教師可以設計自主寫作任務和合作寫作任務,具體如下。
自主寫作任務:根據自己構建的寫作框架,應用總結的素材及自己儲備的英語知識,邏輯清晰地書寫文章,有理有據地介紹手機的利與弊,提出自己的觀點,做到觀點積極,用語正確,篇章完整。
合作寫作任務:立足建構的寫作思路和框架,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承擔不同的寫作任務。如有人寫開頭,有人寫手機的好處,有人寫手機的弊端,有人寫總結。通力合作寫出文章,做到邏輯清晰,用語正確,篇章完整。
在如此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可以聯系自身的英語學習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或自主寫作,或合作寫作。為了提高寫作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讓學困生合作完成寫作任務,其他學生自主完成寫作任務。實踐表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完成寫作,不僅切實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發展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有效地積累了寫作經驗,增強了寫作欲望。
三、寫后任務,反復修改完善
(一)設計自主修改任務,完善文章
自主修改是學生完善文章的重要途徑。實際上,自主修改也是學生進行寫作反思的過程,便于學生形成反思意識,養成良好修改習慣,助力寫作水平提高。教師在實施寫作教學中,可以詞匯、語法、段落等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修改文章,驅動學生發揮自主性,從基礎知識入手,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
對學生“手機的利與弊”主題作文的自主修改,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任務:閱讀文章,細心觀察,發現詞匯、語法等使用問題,做出標注,自主修改,或向他人尋求幫助。在學生完成此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巡視課堂,一方面起到監督作用,一方面了解學生寫作情況。在巡視時,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以及應當使用的詞匯或語法。通過自主修改,學生的文章質量可以得到提高。同時,部分學生在此過程中儲備了英語知識,積累了語言運用經驗。
(二)設計合作修改任務,完善文章
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不同,寫出的文章質量參差不齊。教師可以學生自主修改后的文章為基礎,設計合作修改任務,引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共享各自文章,認真閱讀他人文章,找出基礎知識、寫作思路、寫作觀點等問題,做好批注,提出修改建議,幫助組員加以完善。
具體而言,在學生自主修改“手機的利與弊”文章后,教師可以先引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組建異質小組。接著,教師提出合作修改任務:交換各自的文章,認真閱讀,找出問題,提出建議。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任務活動,認真閱讀,發現問題。例如,有的學生在寫作時大量使用了連詞but,盡管起到了轉折的表達作用,但大量使用導致文章表達方式較為單一。所以在合作修改中,有同學提出建議:使用however替代but。又如,有的學生書寫的結尾內容過于簡單,僅僅說明了“手機是一把雙刃劍,要合理使用手機”,而沒有提出合理使用手機的建議。于是,小組成員建議完善手機使用建議,如“We can't look at the phone for more than half an hour.”。最終,大部分學生根據小組成員提出的建議,有針對性地完善了文章內容,提高了文章質量。
(三)設計集體修改任務,完善文章
通過一次次修改,學生的文章質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文章中還會存在一些問題。此時需要發揮集體智慧,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此,教師可以不同層級的學生為切入點,隨機選擇文章,引導學生閱讀,并設計集體修改任務,引導全體學生認真傾聽,找出問題,提出建議。
例如,教師讓一名英語學困生閱讀自己的文章,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發現問題,做好記錄。在這位學生讀完文章后,教師先采用賞識法,對學生的寫作進步有針對性地給予鼓勵,使他獲得滿足感,增強寫作自信心。接著,教師鼓勵其他學生展示記錄的問題。比如,一名學生提道:“這位同學在結尾的時候強調了使用手機要有‘度’,但是文章雖然提到了手機的利與弊,卻沒有說明是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如此弊端。對此,我建議他具體結合‘度’來談論手機的利與弊?!苯處熆梢怨膭顚W生分析此建議的可行性。如此做法不僅使學生在集體修改活動中有效完善文章,提高文章質量,還能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寫作優點與不足,同時,豐富寫作經驗,提高寫作水平。
結? 語
綜上所述,學生通過完成寫前任務、寫中任務和寫后任務,可以有效儲備寫作素材,確定寫作思路,完成寫作內容,增強寫作水平,有利于鍛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對此,在實施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擯棄傳統寫作教學的不足,以生為本,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根據寫作話題把握時機,設計不同任務,驅動學生發揮自主性,體驗一系列任務活動,鍛煉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增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韓穎.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21.
高偉.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0(49):131.
陳雨玲.淺談任務型教學在新課標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66):120.
作者簡介:林玉蓮(1977.10-),女,福建寧德人,
任教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中學,中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2018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報送的課例被教育部評為“優質課”,區優秀班主任,區優秀教師,多次參加省、市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