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孩子上高中時犯了盜竊罪,會不會影響他以后上大學、找工作、結婚?”這是朱紅霞一直揪心的問題。
身為母親,她生怕兒子因為此前一時失足而終身被貼上犯罪的標簽,其學業、工作和生活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很難回歸正常社會。朱紅霞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她始終不敢去為孩子辦理無犯罪證明,“一旦查出案底,不知該如何是好”。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正式施行。實施辦法要求封存內容力求全面,即對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材料要“應封盡封”。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就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法律要求,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情況予以保密。
但由于規定較為籠統,實踐中對封存主體、封存具體內容和程序,以及查詢主體、內容、程序等把握不一,導致該制度在落實中出現封存管理失范、相關部門監管失序等問題。
還有一些企業甚至違法提供、出售、使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致使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泄露。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多次提出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建議、提案。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等部門通過調研發現,絕大多數省份都存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應封未封或者違規查詢導致泄露信息的案事件,造成涉案未成年人在考試、升學、就業、生活等方面遭遇歧視,很多涉案未成年人因無法正常工作生活而無奈走上信訪道路。
據司法機關統計,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訴80855人、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157962人,共計238817人。
“如果這么大一批罪錯未成年人因犯罪記錄失密造成就業難、入學難,可能會再次滑向犯罪深淵,使辦案環節教育、感化、挽救的全部努力歸零,影響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鄙鲜鱿嚓P部門負責人對媒體表示。
于是,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在國家層面統一細化相關法律規定,進一步統一認識,規范工作程序,促進公、檢、法、司等各部門之間的銜接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涉案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效果,最終制定實施辦法。
實施辦法明確要求,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以及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依法予以封存。同時要求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后,應當將刑事裁判文書、《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及時送達被告人,并同時送達同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收到上述文書后應當在三日內統籌相關各級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將涉案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整體封存。
實施辦法還明確,被封存犯罪記錄的未成年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申請為其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的,受理單位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出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
《民生周刊》記者檢索發現,自今年5月30日實施辦法正式實施以來,我國已有多地發出《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
6月13日,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依法對一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了犯罪記錄封存,并向該名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檢察院、公安局送達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
據了解,2021年11月至12月期間,王某與他人先后在大慶等地實施盜竊電動車電瓶45次,盜竊價值1.4萬余元。經審理后,判處其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承辦法官考慮到王某系未成年人,因缺乏監管,受到不良引誘,一時沖動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且已被判處刑罰,受到了法律應有處罰,故其已為犯罪行為付出了代價。
為讓未成年人罪犯將來回歸到社會,不因過往的污點而受到社會的歧視,在該案判決生效后,主審法官除向王某的父母發放《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家庭教育指導令》外,還依法向他們送達了《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告知其犯罪記錄封存的權利與義務,讓其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溫暖和法官的良苦用心。
日前,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人民法院在審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也依據實施辦法發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
據悉,被告人小軍在明知龍某收購銀行卡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的情況下,仍辦理了銀行卡及電話卡提供給龍某使用,并非法獲利2000余元。經查,小軍提供的銀行卡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其間流水金額共計上千萬元。小軍因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
承辦法官考慮到小軍實施犯罪行為時未滿18周歲,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受到不良誘惑而失足走上犯罪道路。為了讓小軍順利回歸社會,在該案判決生效后,麒麟區法院少年法庭依法向小軍及其法定代理人、檢察院、公安機關送達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同時向小軍及其法定代理人告知了相關權利義務。
小軍的媽媽表示,小軍最近因找工作需要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原本一直擔心記錄中有污點會受到歧視,這一制度的施行讓小軍可以平等就業,真正改過自新。
多地司法部門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一如既往貫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以幫助教育和預防重新犯罪為目的,實現未成年人罪犯“無痕”回歸社會,推動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