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和“多么”是現代漢語中一對同素近義單、雙音節副詞,前人大都將二者視為同一副詞的不同形式,忽略其間差異。文章結合BCC語料庫,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二者在感嘆句中的運用情況,發現它們雖然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但在句法結構和詞法組合上差異較大,希望能引發學者對“多”和“多么”的思考,進一步豐富現有漢語研究成果。
關鍵詞:感嘆句;副詞;“多”;“多么”;差異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5-0-03
0 引言
感嘆句是指具有濃厚感情、表示感嘆語氣的句子,用于表示驚訝、快樂、恐懼等心理狀態。呂叔湘在《中國文法要略》中將感嘆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用指稱詞,也不借助于疑問,直接發出慨嘆;另一類是在感嘆中心的形容詞前加上指示程度的指稱詞或限制詞,如副詞“多”和“多么”就是感嘆句中常用的標志性詞語[1]。
前人已重視對感嘆句中副詞的研究,且成果頗豐。程美珍(1982)對“多(么)”和“很”進行區分,并指出形容詞、動詞可進入“多么”短語的條件[2]。郎大地(1987)從對形容詞的選擇、語法功能等方面對比分析“多么”和“真”的強制感嘆作用,提出可以受“最”“頂”修飾的形容詞都能受“多么”修飾;可以受“很”修飾的形容詞及其否定形式都能受“真”的修飾,還對感嘆句進行結構分類,指出句中形容詞的指向問題[3]。杜道流(2004)從主、客觀角度研究感嘆句中的“多(么)”“好”和“真”,駁斥了郎大地的說法,并提出三者的根本差別在于語法意義的不同[4]。劉鵬(2012)分析了“多(么)A”和“多(么)不A”在語言實際運用中的不對稱現象[5]。
縱觀前人研究,雖已較為豐富,但大都將“多”和“多么”視為同一詞語的不同形式,似乎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任意替換。只有少數學者對“多”和“多么”進行了區分。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二者在“動詞+不+多+形容詞”和“沒+多+形容詞”句式中存在差別[6]。劉雪梅(2014)認為“多”和“多么”在語義、語用、句法結構上都有差異,這種差異在具體句式中更加突出[7]。
文章從句法結構、詞法組合兩個方面區分“多”和“多么”,期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引發學者對此的研究興趣,從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句法結構上的差異
前人慣于忽視“多”和“多么”的差異,主要是由于二者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從語法和語義方面來看,“多”和“多么”單獨使用時,都可用在感嘆句里,表示夸張的語氣和強烈的感情色彩,在一些情況下還可以換用,如以下情況:
(1)只有她自己心里有數,在奧莉芙扭動那根針時,她的頭痛有多嚴重。
(2)我很感激他,可是我也謹慎地離他遠些,因為我知道自己多么“臭”。
句(1)和句(2)中的“多”“多少”都作狀語修飾后面的形容詞,以示程度之深,二者可以相互換用而基本不影響表達效果,句(1)和句(2)可以分別說成“她的頭痛有多么嚴重”和“知道自己多‘臭’”。除此之外,二者在組合中出現時,也常常表現出近似的特點,如劉雪梅(2014)提出“多(么)+AP/VP”形成的偏正結構都可以充當除主語外的多種句法成分,甚至還可作獨立語或獨立成句[7],如以下情況:
(3)世彌在這里安息多么好。
(4)現在時機多好!
(5)看看這個青年人,為了同您的女兒跳舞,打扮得多么漂亮呀。
(6)媽媽長得多漂亮。
(7)多么下賤,多么卑鄙!
(8)看,多亮!
(3)(4)兩例中“多(么)+AP/VP”都作謂語,(5)(6)兩例中都作補語,(7)(8)兩例中作獨立語。即由“多”和“多么”形成的這一結構,都可充當相同的句法成分,此種情況下,“多”和“多么”用法基本相同,不必嚴格加以區分。
而在以下一些情況中,二者不可隨意換用,即使成話,也不符合漢語母語者的慣常表達。
1.1 作反復用法時
副詞“多么”可以反復為“多么多么”,修飾后面的形容詞或動詞及其詞組,反復后加強語氣表達,如下句:
(9)我是多么多么感謝您和可憐您啊!
甚至可多次反復,以表感情之強烈,如下句:
(10)我的小瑪德,我是多么……多么……多么地愛你!
(9)和(10)中,“多么”不能換用為“多”,副詞“多”不可用作反復,只有形容詞“多”可以重疊,重疊為“多多”,可作狀語、謂語等,語法、語義上都與副詞“多”相去甚遠,如以下情況:
(11)你應該多多為他的安全著想。
(12)恐怕十有八九是業余之作,毛病多多。
“多多”在(11)中作狀語,表示頻率上的增加,意義相當于“時常、經常”;在(12)中作謂語,表示數量上的大。兩例中的“多多”都不可換用為“多么多么”,由于“多多”是由形容詞“多”重疊而成的,所以僅具有形容詞“多”的基本含義——“大量”,而不具有副詞“多”加深語氣、表示強烈感情的作用。
1.2 AP/VP為多項時
“多”和“多么”都可以修飾單項或多項AP/VP,但多項AP/VP成分對二者的選擇傾向不同。“多么”修飾多項成分時,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先分飾各單項后并列連用,如“多么細小、多么可憐”,或下句:
(13)中國和日本,我們這兩個友好國家是多么“親”又是多么“近”呵!
例(13)中,先分飾“親”和“近”,再將兩個成分聯合,其中的“多么”需要出現兩次。
第二種是直接修飾并列的多項成分,如“多么細小而可憐”,或下句:
(14)那些曾經在維爾諾附近同波蘭人戰斗過的十字軍騎士,都知道那些人是多么“冷酷無情”和“急躁猛烈”。
例(14)中“多么”只需要出現一次,用于修飾兩個并列的形容詞“冷酷無情”和“急躁猛烈”。而“多”只能采用第一種修飾方式,如下句:
(15)多好、多大一碗菜呀!
人們不會將(15)說成“多好又大(的)一碗菜啊”,即不能將“多”所修飾的AP/VP改為多項聯合成分。因為漢語閱讀講究韻律協調,而“多好又大”在韻律上前后不平衡。
1.3 “多么+地+AP/VP”句式中
劉雪梅(2014)提出,“(S是)+多么+的(地)+AP/VP+(語氣詞)”句式排斥“多”的出現[7]。程度副詞一般直接修飾AP/VP而不加狀語助詞“地”,如“多好”“多么高”“很樂意”等,而“多么”等詞后面也可加上“地”,如下句:
(16)我是多么地不為別人考慮啊!
例(16)中的“多么”不能替換為“多”,這與二者的音節有關,“多么”為雙音節詞,在搭配上更加靈活,再如其他雙音節程度副詞“格外”“非常”“特別”等,也可以在后面加“地”,如以下情況:
(17)波蘭與小寒好久沒來往過了,兩人在電話上卻是格外地親熱。
(18)事實上,她非常的世俗和現實。
(19)我覺得是心里特別地不舒服。
而其他單音節程度副詞“很”“特”等,都不可加“地”,“特”和“特別”含義相同,例(19)中卻不能改換為“特”,這就是由于單、雙音節詞語在搭配上的適配性不同。
1.4 “要是……該(有)多……”句式中
生活中可經常發現“多”在“要是……該(有)多……”這一句式中的運用,表示人們的期待、懊悔等心理狀態[8],如以下情況:
(20)要是一切不是這個樣子,該有多好!
(21)你們要是一起來,我還能見到他,該多好啊。
嚴格來說,以上兩例中的“多”并非完全不能改換為“多么”,但“要是……該(有)多……”這一句式常出現在口語中,表示人們希望出現的一種非現實假設,這種假設并不需要被任何理論邏輯證明,表達上較為隨意。而“多”更符合這一句式的語體要求,因此“多”在該句式中的用例大大超過“多么”。類似的句式還有“要多……有多……”等,“多”和“多么”都可以用于該句式,但二者在出現頻率上差距懸殊。
2 詞法組合上的差異
“多”和“多么”都常作狀語修飾形容詞、動詞及其詞組,但二者在與不同語體色彩的詞語或個別特殊詞語的搭配上差異較大,這些也需引起重視。
2.1 與具有不同語體色彩的詞語組合時
“多”和“多么”的基本意義相同,用于感嘆句中都表示強烈的夸張語氣。劉雪梅(2014)提出“多”和“多么”在語義上有所區別,“多”有話外之音,如“我打小可沒白疼你,你多知道維著這個家呀”,而這句話的實際意義與字面相反,為“我對你好,你卻不知感恩,真是白疼你了”[7]。其實“多么”也有此用法,如下句:
(22)那么我就來說給你聽,讓你也知道你在一時的氣憤之下,這件事做得多么“得體”。
例(22)中,“得體”使用了雙引號,可知表面說是“得體”,實則“不得體”,語境也表明說話人是要向對方問責,運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因此,在這方面,二者并無不同。但“多”和“多么”存在附加義上的差異,前者簡潔明快,口語色彩濃;后者書面語色彩濃,更具詩意。因此,“多”常與口語色彩濃的詞語搭配,而“多么”常與書面語色彩濃的詞語搭配。同時,由于雙音節詞語本身就比近義的單音節詞語表義更嚴謹細膩,自然更傾向于在書面語中使用,這就造成了語體色彩和音節上相適應的一種現象,如以下情況:
(23)要是我沒有看到變化該多好!
(24)眼前的一切對她來說是多么美好,多么可愛!
(23)中單音節的“多”與“好”組合,二者都常用于口語中;(24)中雙音節的“多么”和“美好”組合,語體色彩與音節數量上的因素相互影響,造成了“多”和“多么”在搭配上的差異。當然,在實際運用中,并不排斥少量不完全協調的用例,如上文中舉過的例子——“頭痛有多嚴重”“自己是多么‘臭’”。
2.2 與“少”組合時
劉鵬(2012)提出,“多(么)+形容詞”式感嘆句是一種主要用于積極評價的句式。在這一句式中,褒義詞的使用頻率會大大高于貶義詞,而較少出現“多差”“多壞”等[5]。在瀏覽語料庫時,筆者發現了另外一個特殊現象,即很少出現副詞“多”和形容詞“少”組合成短語,以表示“量非常小”的情況。這是因為“多少”已經固化為詞語,常被用作表示其他意義,如以下情況:
(25)大家不檢驗這些貨幣重多少,值多少,而是按照時尚的說法算多少就是多少。
(26)沒有多少,老爺給八十戈比吧。
“多少”在(25)中表示“數量未知”,(26)中表示“數量大”,這些是詞語“多少”的常見用法。當然,“多少”也可以用作短語表示“量小”,但這種用法較為少見,使用者為了避免說話時產生歧義,需要表示“量小”這個含義時更傾向于使用不會被誤解的短語“多么少”,如下句。
(27)這說明你對這個世界了解得多么少啊。
因此,在與形容詞“少”組合時,“多么”的出現頻率大大高于“多”,這是受到了“多少”其他用法的影響。
2.3 與“不”“沒”組合時
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多”和“多么”用法基本相同,但“多”可用于“動詞+不+多+形容詞”和“沒+多+形容詞”句式,而“多么”不可[6]。如以下情況。
(28)走不多遠的,還得熄火!
(29)根本沒多大關系!
以上兩例說明,前有否定副詞修飾時,后面只能用“多”而不能用“多么”。否定副詞“不”或“沒”的存在,會使后面的程度副詞“感嘆意味”大大減少,因為“不多遠”就是既不很近也不很遠,屬于中間地帶,人們一般只對處于極端位置的事物使用夸張手段渲染,表達感嘆語氣,而對處于中間位置的事物不會給予過多的關注。作為一對同素近義單、雙音節詞,“多么”在表感嘆語氣時會比“多”更嚴謹周密,而此處并不需要如此豐滿細膩的表達,所以兩例中的“多”不宜換用為“多么”。
3 結語
文章從句法結構和詞法組合兩方面對比分析感嘆句中同素近義單、雙音節副詞的“多”和“多么”。發現二者雖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但在以下一些情況中,不可隨意換用:一是用作反復時,二是AP/VP為多項時,三是在“多么+地+AP/VP”句式中,四是在“要是……該(有)多……”句式中。另外,二者在與一些詞語搭配時出現頻率不同:一是與具有不同語體色彩的詞語組合時,二是與“少”組合時,三是與“不”和“沒有”等特殊詞語搭配時。筆者只能盡量歸納出大多數情況下副詞“多”和“多么”的用法規則,但在實際運用中,并非每條語料都符合上述規律,還會受到個人使用習慣、場合限制、輸出者與受眾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多”和“多么”的區別細微,需要細細體味,且上述條例未必能涵蓋二者的所有差異,這一方面還有待學者的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435-439.
[2] 程美珍.關于“多(么)”在感嘆句中作狀語的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2):42-49.
[3] 郎大地.受副詞“多么、真”強制的感嘆句[J].語言研究,1987(1):15-28.
[4] 杜道流.與“多(么)、太、好”有關的感嘆句[J].語言研究,2004(3):52-56.
[5] 劉鵬.基于語料庫的“多(么)A”式感嘆句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5(8):118-119.
[6]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295-296.
[7] 劉雪梅.感嘆句中副詞“多”與“多么”的對比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3):97-101.
[8] 王軍.什么語境下才說“多(多么)+A/V(+啊)”?[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4(2):92-93.
作者簡介:王雪(1996—),女,江蘇連云港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現代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