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旺鵬 付煥兵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91)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單獨提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并列[1]。近年來,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因此,數據管理成為項目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軍工投資項目管理過程涉及從啟動論證到項目驗收的全生命周期,涵蓋了范圍管理、成本管理、時間管理等十大知識領域。同時,軍工投資項目主要是為了保障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建設對象的特殊性使其除了具有一般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系統性、周期性、專業性[2],還具有建設周期長、技術含量高、投資金額大、政策性強等特點。較長的生命周期和較為復雜的技術狀態,使得軍工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產生了數量巨大、種類龐雜的數據。在項目管理實踐中,企業通過建立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ERP),具備了初步的數據管理能力,但仍不能滿足當前項目管理的需要。
目前,大多數項目的組織架構是以職能型管理模式為主[3],導致跨部門協作響應遲緩、溝通不暢[4]。各部門出于各自利益考慮,產生非合作行為,阻礙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在現有的ERP系統中,各部門的數據不能完全互聯,導致數據脫節、口徑不一致、未實現單一數據源、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5]。
目前,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管理體系,部分項目過程數據未納入信息化平臺,缺乏統一管理,人員和數據高度耦合。一旦項目管理人員發生變動或崗位調整,將出現數據跟著人走的問題,導致數據交接不暢或數據的重要性未得到充分重視,進而導致項目管理數據失真或缺失。
目前,項目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各項業務流程已基本實現線上電子審批。但是,項目管理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數據僅保留在應用系統中。由于應用系統主要用于業務審批和流程控制,隨著組織架構調整、信息技術更新,應用系統會進行更新或替代,原有系統生成的數據無法直接應用于新系統或需要進行數據移植,導致應用系統數據割裂,產生信息孤島。
當前,應用系統主要用于職能業務管理,包括計劃管理、預算管理、經費合同管理、網上報銷管理、財務核算管理、資產管理、檔案管理等,未能真正實現數據融合,僅具備生成數據、保存數據的功能,缺乏按項目對數據進行橫向管理的能力。
目前,應用系統的數據統計和分析能力不足,導致大量數據沉淀于系統中,不能充分發揮數據分析的優勢,不利于管理能力的提升。
由于各業務應用系統獨立建設,導致數據接口繁雜,缺乏統一的數據接口,無法實現數據統一處理和應用系統數據融合。
鑒于上述軍工投資項目數據管理面臨的問題,急需對軍工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過程進行分析,構建統一的數據管理體系,實現對數據的有效分析,通過充分挖掘數據潛能,提升軍工投資項目管理水平。
《國防科技工業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規定,軍工投資項目實行審批制管理,整個業務流程包括項目論證(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等)、項目實施(項目實施調整)、項目竣工驗收等階段。軍工投資項目業務管理流程如圖1所示。
基于PMBOK?指南相關理念與方法,將項目全生命周期分為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5個過程組。結合軍工投資項目實際情況,將軍工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劃分為項目論證、報告設計、項目實施、竣工驗收4個階段[6]。
2.1.1 項目論證階段
在項目論證階段,首先了解相關政策、制度和規定,明確項目論證的框架。軍工投資項目實行審批制管理。因此,在項目論證前,應充分了解軍工投資方向、指南以及相關要求,保證項目論證方向的正確性。其次,確定建設對象,包括科研生產任務需求或技術發展需求、建設對象來源和特點,主要包括型號研制或關鍵技術。其中,型號研制主要包括功能、性能等技術狀態;關鍵技術包括主要參數、先進性、創新性等指標。再次,確定軍工投資項目屬于任務保障型還是能力提升型,并提出項目建設目標。最后,從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兩個方面入手,分析現有條件、技術難點及能力不足之處,提出條件建設的重點方向和初步方案,并形成初步論證報告上報主管部門。
該階段以初步論證報告獲得上級認可,同意編制項目建議書為結束標志。整個階段主要包括項目投資指南、相關規章制度、建設對象相關材料、項目初步論證報告等數據。該類數據來自裝備研制方案、項目投資指南、企業內部現有能力描述等文件,為確立項目主體框架、編制后續項目報告提供支撐。
2.1.2 報告設計階段
報告設計階段主要包括編制項目建議書、項目提前啟動備案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項目調整報告等工作。報告設計階段通常與項目實施階段存在一定交叉。通常,以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批復作為項目實施階段的開始。項目初步設計報告、項目調整報告等的編制、審批工作與項目實施工作并行開展。該階段主要包括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初步設計報告、項目調整報告等數據。該類數據產生于企業上報及上級批復文件,用于指導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

圖1 軍工投資項目業務管理流程
2.1.3 項目實施階段
在項目實施階段,按照內部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要求,主要包括建設項目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采購與招標、技術協議合同談判與簽訂、財務報銷與資金支付、合同檔案資料歸集、資產管理、項目變更控制等工作。主要形成的數據包括建設內容實施計劃、論證報告、合同及技術協議、報銷付款清單、資金支付清單、檔案資料清單、資產清單,項目批復與執行監控清單等。該類數據產生于企業內部ERP管理系統,用于項目過程管理以及后續項目驗收。
2.1.4 竣工驗收階段
竣工驗收階段主要包括項目各單項驗收和竣工驗收,如項目“三同時”驗收(項目環保驗收、勞動安全驗收、職業衛生驗收)、財務決算審計、檔案驗收以及最終竣工現場驗收等。在各單項驗收或竣工驗收完成后,通常進行驗收問題整改。形成的數據有“三同時”驗收報告、財務決算審計報告、檔案單項驗收報告、項目建設總結報告、現場驗收報告、問題整改報告、竣工批復報告等。該類數據產生于項目驗收,用于對整個項目完成情況、建設效果的檢查和確認。
綜上所述,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與項目階段關系如圖2所示。
項目管理體系只有與企業業務架構相兼容,才能有效發揮項目數據管理的作用。從企業維度看,項目數據管理體系應實現人、財、物、產、供、銷等職能領域與項目相關數據的整合,滿足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所需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需求;從項目維度看,數據管理應從項目論證到項目竣工驗收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融合,形成數據閉環。但是,數據分階段管理會導致數據割裂,產生數據孤島。因此,需要抽取項目管理中的關鍵管理要素,將各階段數據有效串聯,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
對于軍工投資項目而言,串聯于各階段的管理要素包括項目范圍、成本和時間,即項目估算、概算、預算核算及結算、決算。在項目估算階段,主要是確定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和經費估算;在項目概算階段,主要是完成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的逐步深化,明確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和詳細經費;在項目實施階段,按照項目概算,結合企業管理流程,形成項目預算數據和核算數據,以及建設內容建成后的結算數據;在項目完成后,形成項目建設內容和經費的決算數據。因此,對項目建設內容和經費進行跟蹤管控,可以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協同,其他項目數據可作為項目建設內容和經費的支撐數據融入協同過程。

圖2 項目生命周期數據與項目階段關系
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協同,形成項目管理質量、進度、成本等數據的閉環反饋,如圖3所示。通過定量分析數據,對項目管理過程的合規性、項目建設效果、項目成果滿足科研生產需求的能力以及項目收益進行統計分析,進而以數據驅動項目管理,提升管理質量。
數據管理體系形成后,通過應用系統實現數據的采集、保存、傳遞、更新、管理等。良好的應用系統架構應與管理體系保持一致,并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7]。
為了避免對已有應用系統進行較大改動而增加項目成本,同時為了能夠與企業現有應用系統兼容,數據管理系統架構應與現有ERP系統有效銜接,實現數據接口的統一,發揮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的優勢,為項目管理提供支撐。因此,需要在應用系統中抽離出獨立的數據層作為數據總線,開發各應用系統的統一數據接口,實現數據采集、存儲、處理等功能。同時,進行知識工程建設,將項目管理經驗、管理技巧等納入知識工程,為后續提升項目管理能力奠定基礎。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系統架構如圖4所示。
由圖4可以看出,應用層系統負責處理項目管理涉及的相關業務,并提供各職能管理系統數據;數據接口層負責提供標準統一的應用接口,向下匯聚各應用系統數據,向上為數據層提供項目管理所需數據,同時實現應用層與數據層的解耦;數據層負責統計和管理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實現項目基礎文檔數據管理,項目估算、概算、預算核算結算、決算的數據協同和報表管理。
綜上所述,項目數據管理系統具有統計分析、可視化等特點,能夠完善知識工程建設體系,更好地發揮數據管理的作用。

圖3 項目數據協同與閉環反饋

圖4 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系統架構
本文結合軍工投資項目管理特點,構建了軍工投資項目數據管理體系,提出了軍工投資項目數據管理思路與方法?;跇I務管理流程,通過全生命周期數據分類、數據協同和閉環反饋開發應用架構,構建軍工投資項目數據管理體系。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管理的發展空間巨大。作為項目管理人員,應以數據為橋梁,更好地實現與職能管理部門的有效溝通和工作協同,實現“項目主戰、職能主建”的企業管理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軍工投資項目的管理能力,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提供良好的保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