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思
摘 要:應用題的教學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由于學生本身認知發展所存在的局限性導致他們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有一定認知的難度。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了解題干中的等量關系,能夠弄清楚題干中數字與數字之間所存在的數理關系,這樣我們才能夠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掌握應用題的本質規律。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在當前社會不斷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學生的家長也充分意識到,一個人只有具備高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因此,我們必須要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通過應用題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水平,也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當前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用題的講解是需要教師與學生通過語言的分析來找出題干中的已知關系從而聯立等式的一個環節。但是,如果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其語言相對生澀無法引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就會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數學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解決應用題時我們不能光趕進度,而忽視了學生的接收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在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專業性的數學語言來引導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在習題講解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先前知識經驗的調動,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思路教學方法
(一)訓練解題思維
在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對前期所學的知識點,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關系的深度認知。但是,當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述應用題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注重發展學生的開放思維,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當下學習的需要,就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在課堂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活化,數學的學習實際上是運用多元化思維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進而提高對問題的解決效率。我們的課堂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理解,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水平。在解決某些問題時,程序化的思維往往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一種思維模式。這里以比例性問題的解決歸為一類進行具體講解。例如:做一個600克的豆沙包,需要面粉、紅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紅豆糖的克數是多少?在做比例性問題時,首先我們需要看總量。題干中已知總量為600克。接下來要看將總量分為多少份。3:2:1加起來一共是分了6份。那么我們首先求出每一份的克數是多少?即600÷(3+2+1)=100克。每一份的克數為100克,那么三份就是300克。即100×3=300克;以此類推,最終得出面粉,紅豆和糖的克數是300克;200克;100克。所以在解決比例問題時,首先我們需要看總量為多少,接下來看將總量分成了多少份,最終求出每一份所占總量的多少乘以每一份所占的比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為學生進行分析歸納,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才能一步到位,既節省了學習時間,又減輕了教學負擔,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培養數學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在應用題講解的過程中,由于教學過程是相對枯燥的,所以學生注意力的品質不高,而且在引導學生分析題干時,由于數量關系的邏輯抽象性強,致使學生的認知思維無法與當前的教學相適應,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學習效率的降低。學科的學習需要具備專業化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高年級階段我們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化能力,在教學時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中的題干進行概括分析,從而找出相應的數據關系。例如:甲乙兩隊共修一條長400米的公路,甲隊從東往西修4天,乙隊從西往東修,5天正好修完,甲隊比乙隊每天多修10米,甲乙兩隊每天共修多少米?那么在分析這道題時,我們首先需要確定解題思路是采用方程的思想來解決問題,既然選擇方程思想,就要在設x的時候考慮到應該從哪個角度入手。其中的關鍵是甲隊比乙隊每天多修10米。那么我們設乙隊每天修X米,乙隊一共修了5天,即5X米;那么甲隊每天修(X+10)米,一共修了4天,即4(X+10)米。兩人共修400米,即最終兩隊修路的長度等于400米。聯立方程:5X+4(X+10)=400。最終解得X=40米。甲隊每天修(X+10)=50米。在這個方程設未知數時,我們設乙隊為X,其主要目的就是在解題時多用加法。那么教師在采用一題多解思想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來設甲隊每天修X米。乙對每天修(x-10)米。聯立方程:4X+5(X-10)=400。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是體現在對于問題分析的各個角度上。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以后,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通過對教學方法的科學化設計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當學生能夠感受到應用題學習的趣味時,他們才能夠在行動上趨向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提高班級學習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邢霞琴.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方法優選[J]. 新課程:小學, 2014(5):1.
[2]姚利祥. 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解題能力[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