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人物有大智慧(2022年3月下)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智慧,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智慧,不要歧視小人物,群策群力才是管理者的智慧。
2.示弱,而后強大(2022年4月下)
示弱,是一種“不爭”的涵養;示弱,是一種“豁達”的格局;示弱,是一種“低調”的智慧。保持謙卑,懂得示弱,低調前行,方能走得更遠。
3.我與華為的友情(2022年4月下)
在那個年代,一位市長能以自己獨有的眼光和魄力,為一個企業排憂解難,彰顯出我們黨和政府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
4.李四光的一步之長(2022年4月上)
0.85米固定步長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積累。想起袁隆平對學生也有這樣的要求:“我帶研究生有一個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唯有腳底板下做學問,才能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中國的大地上。
5.對領導熱線要有冷思考(2022年4月下)
領導熱線不應該變成形式主義、面子工程。應該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開通領導熱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的訴求能得到解決,也就不需要領導熱線。
6.認真對待職場的起點(2022年2月下)
起點指向終點,起勢決定走勢。現在很多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干的時間不會很長,這當中有客觀因素的制約,但也和就業者本人有著很大關系。現實中存在很多眼高手低的現象,這一階段要求單位提供優厚的條件,不如要求本人有更強的能力。
7.規范行政許可重在“全面”(2022年4月上)
“全面”清理許可事項,有助于營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也有利于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清理后依法、規范許可,更有利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建設廉潔政府。
8.雞蛋里挑骨頭的生意接不接(2022年3月下)
雞蛋里面挑骨頭的客戶很挑剔,但能倒逼企業精益求精,把產品做到極致。口碑出來了,訂單自然接踵而來。不管做什么事,面對難題,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總會有回報。
9.李廣悲劇:屢敗屢戰,不得封侯(2022年4月下)
李廣難封,固然與那個時代背景和客觀條件密切相關,但是個人的性格問題是主因。大多恃才傲物之人,無法正確看待周圍的人與事,進而處理不好人際關系,這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