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在常態的課程學習中,學生與教師對寫作的認識就是寫單篇。以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每個單元瞄準一個寫作知識點。上課時,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著這一寫作知識點練習。一次一個點,一個點寫一篇,一篇一篇地累積。
這樣極富“訓練”意味的寫作,帶來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中小學寫作教學總是在尋求改變,例如“合作寫”,教學形式上的變革;“先寫后教”,教學序列上的變化等。借助即將到來的長假,教師可以將原先單篇的短小練習,改為長篇的連續性自由寫。長篇到底有多長?答案是,學生能寫多長就寫多長,寫到寫不出為止。自由寫,到底有多自由?答案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設想寫,想怎么寫就先寫出來,之后再修改。
寫故事,筆者主張讓學生寫出心中的“事”。這樣的綜合性寫作,涵蓋了單項練習中期待發展的敘事、抒情、寫景、狀物單方面的能力訓練,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學習項目”。這樣的寫作方式,不但可行,而且可期。回過頭來思考——為什么之前單篇練習效果不佳?因為這些寫作技巧都是“靜態”的,真到了寫作實戰狀態下,如無融合,自然效果不佳。
學生圍繞著一個又一個知識點練習,練得好,說明掌握了寫作技巧,而不一定是真正地提高了寫作水平。以“圍繞中心意思寫”這一典型的寫作知識點為例,在教學中,我們先讓學生寫一個中心句,之后再圍繞著它,進行證明。然而真正在故事中寫到一段話,也許不能這樣結構分明,因為容易缺乏“看點”。再如不斷強調的“觀察”,教師告訴學生:觀察就是眼看、耳聽、心想等。這些知識是正確的,但學生在真正寫的時候未必用得上。往往好的觀察結果,就用一種方式,深入、細致、反復刻畫。
故事寫作,支撐學生的是源自個體的內部力量:自由、勇敢、夢想。此處的自由、勇敢、夢想三個關鍵詞,是真實寫作所必備的精神內核。在寫完一則故事的同時,在源自內部的寫作愿望的支撐下,寫作成為學生自我認定、自我表現、自我提升的方法。作為真實作品的作者,學生會發現:寫一則故事,不是簡單“用方法疊加內容”的套路。
當學生把心中的故事用文字寫下來時,至少會出現兩種結果:“編寫順利”與“編寫不順”。“編寫順利”就是讓學生寫出來,之后予以欣賞、鼓勵。例如,筆者曾借助《咕嚕牛》這一繪本,讓學生發現其中的結構,學生了解這一結構的特征之后,自由編寫一個反復結構的故事。自由編寫并非完全放手,在閱讀繪本與結構抽取環節,教師提供了自由寫的框架、模板、思路。同時,這樣的結構,學生在之前的課文學習中也多次接觸,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狗學叫》等。此時加上繪本的集中啟發,學生編寫故事時異常順利。
在初稿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事不過三”的道理,讓寫作時的“自由”得到約束,讓反復結構不再無限制地延展下去。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精選三個情節擴充故事中的細節,讓故事變得更耐讀。
重點思考第二種情況:“編寫不順”。“編寫不順”,需要外力輔助。例如,教師、父母可以在長假中提供指導,讓學生在行動阻斷下繼續構思,尋求突破。對構思的強調,就是最重要的寫作意識;對構思的輔助、商討、謀劃、調校,是真正的寫作行為。有了構思的先行,學生在構思中品到趣味,就有繼續編寫下去的意愿和后續行動。
在2021年的暑假,筆者在網絡上帶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我的第一個長篇故事”的主題寫作活動,近三十名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全部寫下了近萬字的短篇“小小說”。起初他們寫得并不順利,但在多次協商和調整后,所有不順都被重新設計。這不是奇跡,實際上,這才是激發寫作熱情,給予正確幫助后的真相。
有時候“不順”表現為寫出來的故事被判斷為胡編亂造。如何看待呢?
首先,胡編亂造的“胡亂”,可能是成年人的誤解。例如,當我們第一次聽說“元宇宙”的概念時,很可能因為無知而否定。而倘若這樣的概念出自學生,更容易被評價為“胡亂”。此類情況,教師要給學生“申訴”的機會,和學生圍繞著故事商討。
其次,倘若真的凌亂不堪,例如,表述顛倒、人物關系混雜、結構零散等,教師、父母可以跟學生一起回讀調整,甚至在整體構思上重新設計。屬于文字差錯的,協助學生修改。發現了嗎?“胡亂”給了學生更真實的寫作流程體驗。
最后回答一個問題:第一學段的學生適合自由寫故事嗎?很多教師認為低年級學生就適合寫話,寫幾句話,反復修改潤色,從一開始就進行精致化學習。其實,這一階段的學生最需要的是“浪漫式”寫作。從心理角度看,“動機”和“目的”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動機是“為了什么”,目的則是“達到什么”。起步教學強化句子訓練有必要,但只是具體的“目的”,而不能成為寫作的“動機”。如果把“目的”當作“動機”,成天讓學生進行單調的句子訓練和片段訓練,他們便會覺得索然無味,甚至產生厭惡寫作的心理。
語言的本質特性是交際性,只有親身體驗語言的各種交際功能以及它的社會效益,學生才能自覺地學習語言、掌握語言。雖然詞、句、句群和篇章都是語言表達的單位,但是能夠完整地體現語言社會交際功能的不是詞、句、句群,而是成篇的文章。只有文章才能夠充分發揮語言概括信息、傳遞信息、自我表現等交際作用。因此,讓低年級學生寫成篇的故事吧,不要小瞧他們的創作能力。
(作者單位: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511B2711-5D9E-4DE8-8847-0D041E67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