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麗
摘 要:要提高初中舞蹈特長生的舞感就必須進行系統綜合地培養,在強調內在情感和表現力的培養時,也不忽略舞蹈基本訓練。讓她們由用腳跳舞慢慢轉向用心跳舞,保證舞蹈作品的質量。
關鍵詞:舞蹈;初中舞蹈教學;舞感;培養;音樂感受力;動作與情感融合
前言
初中舞蹈特長生是舞蹈藝術的年輕血脈及新生力量源泉,要確保舞蹈這類藝術健康無阻的傳承與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豐富民族舞蹈藝術、展現舞蹈文化的精髓。正確培養與引導學生是關鍵,因此通過以下方面進行訓練:一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二是針對本縣舞蹈特長生制定科學的培養思路。
一、培養初中舞蹈特長生的音樂感受力
(一)培養初中舞蹈特長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1.分析音樂內涵
讓學生們全面理解音樂的背景及內涵有助于明確舞蹈形象、民族特點,進一步分析背景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因素使學生更容易投入到音樂的意境中,更容易激發出她們的情感。我重點是引導她們怎樣去掌握音樂,用舞蹈表現出對音樂的想象與理解。
2.參透舞蹈作品的音樂
教學生如何利用音樂去塑造舞蹈形象、突出主題。老師不光要正確的講解還要標準的示范,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提高她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不僅提高她們的理解能力,還要把她們在音樂中領悟出來的東西回歸到舞蹈動作上。寓情于景,借舞抒情,跳出的舞蹈是富有情感的同時感染別人,令人回味無窮。
(二)培養初中舞蹈特長生的內心的情感
生活中眼睛是心靈之窗,舞蹈中眼睛也是內心情感的重要敘述。首先要學生學會眉目傳情,訓練她們通過眼神來表現喜、怒、哀、樂多種表情,讓她們每天對著鏡子做表情,先做喜、怒、哀、樂這四種,等掌握好了繼續做驚、恐、悲等表情,并要求她們通過眼神來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還需有科學明確的培養思路,理論融入于實踐,完成這樣的訓練才能跳出高質量、扣人心弦的舞蹈。
二、本區舞蹈特長生的培養思路
(一)培養思路
1.動作的標準性
在舞蹈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每個舞種前是先學習該舞種的特點,明確與其它相似舞種的差異性把握細節再加以練習。注意舞蹈特長生們舞蹈動作間的連貫性、流暢性,氣息平穩的貫穿于動作之中。培養她們對呼吸的運用及身韻這些細節很關鍵。例如:藏舞的呼吸特點是慢吸慢呼。藏舞主要有四種歌舞形式,分別為踢踏舞、果諧、弦子、鍋莊。其中弦子舞的舞蹈動作上下起伏,松弛,柔美,猶如細水般連綿不斷,呼吸自然平穩。讓她們注意舞蹈動作的細節,培養她們舞蹈身韻、律動的呼吸協調。使她們在練習舞蹈動作時運用這種方法去貫通作品。
2.動作的協調性
舞蹈特長生經過一系列基礎訓練后,舞蹈動作會相對自然協調。但老師還要注意外肢體動作的和諧統一,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同手同腳;讓學生做動作時注意重心,例如旋轉、跳躍等動作身體要保持平衡,重心平穩;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調整和擴大訓練難度,訓練要讓學生達到自如的控制或支配肢體的各個部位。
3.動作的敏銳度
在舞蹈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因素,訓練節奏,學會舞蹈動作隨音樂節奏地快慢來律動與擺扭。歡快的節奏動作要輕快、活潑,緩慢的節奏動作要婉轉、優美連綿不斷;根據音樂速度的快慢做出正確的反應,速度越快動作也要適度的加快;根據音樂力度的強弱來找動作的點,力度越強,舞蹈動作就要有快或有力,反之亦然。
(二)以具體舞蹈作品為例,培養舞蹈特長生的舞感
1.分析舞蹈作品《愛蓮說》
《愛蓮說》取材周敦頤的《愛蓮說》,通過女子舞蹈柔美、潔廉、流暢的情致來融入詩句中的意境。動作上設計很多的蓮花造型,靠擰盤旋的動作來表現蓮花或花蕊形狀的形象,整個舞蹈地面動作特別多,高空動作較少,以盤坐的地面動作想象蓮花本身的一個狀態。表現作品時,舞者需要極好的身法功底,動作精確度、準確度,蓮花的圣潔一定要非常精致。作品的詩境意境很強,沒有具體喜怒哀樂的情緒支撐,完全靠舞者內心對詩歌的一種吟誦,一種內心清新、淡雅的獨白。故動作氣韻、節奏、動律的流暢性,形象喻物的聯想很重要。例如:第一個動作是一個背面動作,主力腿半蹲,動力腿向后勾盤在主力腿上,上身立直,肩自然放下,兩只手,胳膊夾住后像坐在椅子上的感覺。腳通過“勾、繃、拐”經過勾腳的同時準備旋腰的起勢,過程一定要連貫,旋腰到左側時,留住上身用胯先帶形成流動的感覺,回身的同時手自然扶地。出右腳時,頭跟腳尖要延伸到最高,動作不要停前俯時眼睛看斜前方。這一組動作都是非常連貫,只有落后腳的一個點要快,胸腰敞開繼續流動。前俯之后動作一定不要整個身體一塊走,會顯得很僵,拉開之后,手裹住身體用腰帶,用腰把手甩上來,又落在下一個主題的造型上。不止這組動作要連貫,整個作品的動作都要連貫,點要輕盈。
2.理論運用于實踐教學
教授《秀色》前給她們講解舞蹈內涵與舞蹈形象、舞蹈特點、作品的意境,舞蹈需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等,分析完作品后讓她們練習古典舞的身韻及呼吸運用并把隊形羅列出來。不僅僅是這次教學列舞蹈隊形,教師要教授一個新群舞的前提是先明確隊形,再排練。教《秀色》時我首先規范的示范作品的前部分舞蹈動作,等學生們學會后,跟著音樂練習;學生們基本掌握后就進行下一個部分的動作再跟音樂練習直到把整個舞蹈《秀色》教授完畢。接著就開始一個八拍一個八拍的細扣動作,引導她們把舞感融入到作品中,注意她們動作的標準性,動作氣韻、節奏、動律的流暢性,動作間的銜接都要特別連貫,動作與情感要準確的融合在一起,眼神與表情,特別是露臉時要帶感情。讓她們注意道具扇子的運用,在慢節奏的地方要柔美,猶如細水般連綿不斷,呼吸自然平穩;歡快地節奏就要輕盈活潑扇子該用力甩就要做到位而且用扇子在頭上方旋轉時要保持扇面的平穩,甩著扇子退場是要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小結
時代雖在快速發展舞蹈卻受到文化多元化的沖擊,對于部分舞蹈的流失與被淡漠應該受到舞蹈者的重視,而我希望我的學生們能成為優秀的舞者,去傳承和發展我國博大精深的舞蹈藝術,展示中華民族的舞蹈精髓!
參考文獻
[1]劉群杰,王淑香.《舞蹈感暢想》[J].舞蹈,1997.
[2]張青.《培養學生的“樂感”至關重要》[J].《舞蹈》雜志,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