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蓓 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對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財務管理經歷了財務電算化、財務信息化到財務智能化三個階段。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革命,使會計從手工記賬階段進入了電算化階段。電算化階段的應用主要有:電子數據存取、會計軟件和計算機輔助報表生成。計算機軟件的使用取代了一些手工記賬,將會計人員從繁瑣的手工記賬中解放出來,將業務流程中復雜、不必要的環節交給計算機程序,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規范性。然而,在該階段,計算機財務軟件只是對手工會計的高度模擬,會計人員仍然需要收集數據,并將自己的會計憑證輸入財務軟件。本質上,財務管理業務流程沒有改變。信息技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環節,只實現了部分會計處理的自動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ERP的提出,財務管理從電算化階段進入信息化階段。1990年,Gartner公司提出了ERP(Ent 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基于企業良好的網絡傳輸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使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務流)和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業務與財務管理逐步整合發展。財務模塊作為ERP系統的組成部分,與其他模塊通過相應的接口實現信息的自動記入財務模塊。財務管理信息化階段的應用主要包括:以ERP為基礎的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電子票據和電子檔案、以網絡數據庫為基礎的財務數據管理。在該階段,財務管理工作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更加真實、及時、有效的財務信息和決策依據。財務工作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財務管理,還參與業務部門的決策和戰略計劃的制定。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優化和再造財務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的工具。然而,現階段的信息化建設主要針對財務會計流程的信息化處理。許多業務數據無法被會計信息系統收集和充分利用,財務會計流程、管理會計流程和業務活動流程尚未實現全面整合和智能化。
2011年,國資委提出,財務信息化水平較高的中央企業,應當持續優化財務信息系統功能,推進全球業務信息化、財務服務集中化,而財務信息化一般的中央企業,應當加強不同信息系統集成,建立覆蓋全集團的財務信息系統。2014年,在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方面,財政部提出,鼓勵單位將管理會計信息化需求納入信息化規劃,鼓勵大型企業和集團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勵下,財務共享中心在我國企業特別是企業集團及大型企業中開始普及。信息化階段的財務共享中心是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重大發展,實現了財務會計的信息化,然而其沒有實現全面智能化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業務流程。
21世紀,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前所未有的趨勢席卷全球。以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推動了社會生產方式的轉變,財務管理開始由信息化階段轉向智能化階段。在這種背景下,國務院于2015年首次提出培育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2017年,國務院發布了相關制度文件,提出在進一步規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與現有產業的融合。政府各項制度文件及政策的出臺,支持和鼓勵了我國企業開始探索向智能財務的轉型之路。在財務領域,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大智移云物區”(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給財務管理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使財務管理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轉變。該階段主要應用包括:基于RPA、機器學習和物聯網等技術的全過程自動化會計處理,基于智能數據分析和專家系統等的成本管理,基于OCR、數據挖掘的決策支持和財務預測,基于智能控制、智能搜索和模式識別的風險管理。這一階段不僅是流程和組織的再造,也是在更高層面上,對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進行再造。

智能財務是近年來財務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可供參考的理論和實踐很少,學術界沒有統一的定義,結合已有學術界學者的研究和筆者的理解,本文試著將其定義為:智能財務是基于“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將企業業務流程、財務流程和管理流程進行有機融合,智能的完成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并進一步提供戰略決策支持信息的新型財務管理工作。
企業內部智能財務系統組成主要包括智能財務信息技術、智能財務核算平臺、智能財務管理平臺以及智能財務戰略平臺。智能財務系統依托智能信息技術,將來自業務活動等外部環境的信息輸入智能財務核算平臺、智能財務管理平臺以及智能財務戰略平臺,信息經平臺處理后與財務專家的意見相結合,輸出多維度的相關報告信息以滿足決策者需求。企業內部智能財務系統建設的主要組成架構如下:
智能財務需要由信息技術組成的智能機器系統和財務專家進行協作完成,智能財務系統以智能信息技術為基礎。在財務管理中典型的智能信息技術主要有如下:RPA(Robot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過程自動化),可以模擬人在計算機上的操作并重復運行,各種財務RPA在財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可應用于會計、資金管理、稅務管理、預算管理、管理會計報表等財務工作。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將打印字符轉換為文本格式,以便通過文字處理軟件進行進一步編輯和處理,OCR可以應用于會計核算,尤其是在差旅等費用報銷系統,利用OCR掃描圖像識別可以用來獲取發票等詳細信息。數據挖掘,可以從海量數據中使用算法搜索隱藏于其中的信息,其方法包括信息檢索、統計、機器學習、在線分析、依據以往經驗的專家系統等,數據挖掘可以應用于財務會計報告、稅務管理、預算管理、投融資管理、績效管理等財務工作。云計算在財務領域的典型應用是基于私有云或混合云的企業財務共享。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數據庫技術,因其“去中心化”特點可以實現數據庫共享,且具有“不可篡改和偽造性”“全過程跟蹤性”“可追溯性”“公開透明性”和“集體維護性”等特點,可以為企業各部門建立分布式賬簿,財務管理中常見的應用場景是電子發票和產品追溯等。
智能財務核算平臺通過“大智移云物區”等信息技術智能地完成財務核算工作。平臺通過OCR、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系統智能識別銷售和應收、采購和應付、費用報銷、項目過程中的各項業務信息,業務信息輸入財務核算平臺后,智能財務核算平臺利用RPA、OCR影像識別、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實現智能識別、自動核算和智能稽核等財務核算智能化。智能財務核算平臺建立了業財一體化的信息處理中心,基于企業業務流程和表單附件的梳理和優化,整合企業的業務流程和財務流程,體現了業務驅動財務,實現了會計核算自動化。智能財務核算平臺主要包括按照會計準則直接處理的常規業務的標準化會計核算系統,以及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推理系統,后者需要財務人員進行思考和分解,利用信息技術將其轉化為機器規則,典型應用場景為成本費用的分攤。在對業務數據財務核算的基礎上,智能財務核算平臺通過數據可視化、云計算及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實現財務報表自動生成、稽核以及報表合并。智能財務核算平臺代替人工進行一些重復性高、邏輯性強的工作,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和財務合規能力。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來識別和收集業務數據更加詳細、全面,為財務管理會計和財務戰略管理的大數據分析奠定了基礎。
智能財務管理平臺通過財務信息技術智能地完成企業管理會計活動。管理會計面向企業內部決策者,關注企業的現在和未來,為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提供信息支持。傳統的管理會計依靠財務人員根據財務數據和結構化業務數據進行分析和判斷,存在可能出現較大誤差的情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使用云計算、數據挖掘和財務專家系統等,將智能核算平臺識別、核算的大量業務、財務和外部環境數據,經過準確、全面的提取和計算,加以充分有效的應用,生成更準確、更全面的管理會計數據。在資產管理方面,利用物聯網技術等信息技術,實現企業資產跟蹤和資產盤點;在稅務管理方面,利用RPA、云計算、區塊鏈、數據挖掘、財務專家系統等財務信息技術,實現自動開票、發票查重、驗真、納稅申報、智能稅務預測、智能稅務風險監控;在預算管理方面,運用RPA、數據挖掘、財務專家系統等財務信息技術,實現預算報表的自動編制、控制和智能評估;在成本管理方面,采用物聯網、RPA等信息技術實現成本的自動采集和計算;在投融資管理方面,利用數據挖掘和財務專家系統實現投融資情景模擬和智能評估;在績效管理方面,利用數據挖掘、RPA等信息技術實現企業績效預測、敏感因素分析和指標自動計算;在管理會計報告方面,使用云計算、RPA和其他信息技術自動生成。智能財務管理平臺充分利用了“大智移云物區”等信息技術的靈活性和大數據特點,可以挖掘相關數據和信息,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支持。
智能財務戰略平臺實現企業智能決策,其在智能財務核算平臺和智能財務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通過對財務數據、業務數據和企業外部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加工、價值信息挖掘,實現企業智能決策,它是智能財務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產物。財務管理中的智能活動,如基于業務、財務、管理和外部數據進行的相對全面的分析、判斷、報告和決策,將由人機系統共同完成。該階段,人機系統中的人類財務專家需要進行較少決策,隨著智能財務的不斷發展,財務專家的活動將被系統逐步取代,智能系統將逐步完成所有的決策活動。
目前,智能財務還處于萌芽階段,企業多數處于財務電算化階段,部分企業可以實現信息化,少數領先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開始探索向智能財務轉型。
為了提高會計核算效率、會計信息質量和合規能力,基于集中核算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應運而生。同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鼓勵下,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已經開啟了以財務共享為起點的財務轉型之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共享、協作、連接等各種新理念被植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特別是RPA技術在財務共享中的應用,使財務共享服務的效率進一步提高,智能財務展示了其應用雛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智能財務,因為其業務的數據化程度和信息系統架構影響了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應用。同時,由于信息系統架構的局限性,導致業務與財務數據的融合效率較低,企業財務管理會計的智能化無法實現,這也反映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局限性。
企業財務智能轉型需要應用“大智移云物區”等先進信息技術,還需要再造企業業務流程,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構建科學的組織結構,以及企業文化和思維觀念的轉變。對于財務智能化的轉型,首先,企業應統籌規劃,系統制定企業的智能財務發展規劃,分步實施,先進行業務流程再造,進而實現財務數字化,最終逐步實現財務智能化的轉型。其次,企業要優化內部業務流程,構建與財務智能相適應的科學組織架構,建立健全企業管理體系。最后,企業需要培養和引進財務人才。智能財務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未來財務人員需要成為同時掌握信息技術和財務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智能財務是近年來財務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可供參考的理論和實踐很少。本文梳理了財務電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歷程,并對智能財務的概念和體系結構進行了詳細論述。本文結合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探討了企業智能財務轉型的可能路徑。但需要指出的是,智能財務的內涵和架構將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調整。
智能財務是未來財務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它仍然是一個新的發展領域。學術界、企業和政府部門仍處于探索階段。智能財務擁有技術支持,“大智移云物區”等先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企業財務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撐,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為企業財務智能的轉型創造了無限的機會和可能性。我們需要不斷關注信息技術和企業實踐的發展,才能盡早在企業中逐步實現智能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