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摘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整本書閱讀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往往是被動的,知識的接受過程有固定的模式,課堂氣氛是嚴肅的,整本書閱讀的出現可以很好地改變這種狀況,幫助學生具備應有的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有效開展整本書閱讀,發揮整本書閱讀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價值,發揮整本書對學生閱讀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整本書閱讀
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閱讀有明確的要求。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與教師、書本對話,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要提高對整本書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
(一)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在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時,可以密切接觸海量的文學作品。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和記憶自己喜歡的語言表達方式,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一方面為寫作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學生通過模仿文學作品的文筆和表達方式,將其發展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表達方式。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語言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一本書中的某個人物或事物的發展進行比較,對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創作的文學作品進行比較,對同類型的作品進行比較。整本書閱讀可以促進學生從多個角度對事物進行思考,通過整合、分析、比較材料,鍛煉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思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三)豐富學生的體驗
學生在對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深入品味書中語言,感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與書中人物共情。這樣的情感體驗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思考,提高了文學審美水平,對生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
(一)利用故事進行導引,促進學生想象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作品的時候,經典的作品往往會有一些留白,教師可以借助這些空白,用故事進行引導,學生根據故事內容發揮想象,探究故事的后續發展。這樣,就從點到面,從故事的片斷到故事內容的閱讀學習,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閱讀。比如,在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整本書時,可以先給學生講幾個關于小豆豆的故事,讓學生對小豆豆的形象有一個初步了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想想如果你和小豆豆是同學,你們會經歷什么?說些什么?在鼓勵學生根據作品進行想象時,其實也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關注作品情節的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理解作家的內心世界,這樣,就從表面進入作品的深處,閱讀作品不再停留在表面。
(二)課堂設置疑問,鼓勵學生課外探索
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可以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基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學生愛讀的書目,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學生在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之前,面對整本書的大量篇幅和內容會產生畏懼心理或者對內容不感興趣,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用吸引學生興趣的對話、描寫或者情節作為引子,提出一些問題。長此以往,學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感興趣的文本進行閱讀,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學習《少年閏土》的時候,利用文中的相關任務進行拓展“:閏土和‘我’此后沒有再見面,大家想想,他們長大后重逢時是一幅怎樣的場景呢?閏土還像小時候一樣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嗎?”在這些問題的驅使下,學生的興趣會很濃烈,在這個時候可以鼓勵學生閱讀《故鄉》,找找長大后的閏土和少年時閏土的不同之處,進行課外拓展閱讀,進行知識的穿插學習,將知識聯系起來。用課內設置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愿意閱讀相關書目的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的傳遞,如可以用新聞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理解文化的能力也會提升,內化為自己知識的過程也會加快。
(三)家校合力,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學生在養成整本書閱讀習慣的時候,教師和家長要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將閱讀的良好習慣保持下來,形成學生之后閱讀的方法來源。教師在課內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家長在家注重將學生的興趣延續下去,和學生一起閱讀,或者給學生提供閱讀的環境。比如,在閱讀《昆蟲記》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里面的昆蟲,在親子閱讀中,不僅增進了學生的閱讀知識量,而且建構了交流和表達能力。由此可見,親子閱讀對語文的核心素養有重要作用。
(四)培養閱讀方法,加強學生的積累意識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往往會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補習,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小學生并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整本書閱讀。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堅持進行整本書閱讀,讓學生懂得閱讀對自身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摘抄并記錄書中的精彩詞匯和語句,背誦優美的句子,為今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培養學生讀書動筆動腦的習慣。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發展不成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耐心地引導,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不能打擊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這一學習過程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結束語
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整本書閱讀可以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增添更多內涵,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原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閱讀資源和多樣化的閱讀載體,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小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新探: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J].課外語文,2020(13).
[2]羅偉康.小學語文基于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