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蒙 劉璐
摘要: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是保證社會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而為了利于水資源而衍生的水利工程,其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持續發展都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前提。只有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融入生態保護理念,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水資源。
關鍵詞:水利工程;工程設計;水利建設
引言: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水資源的保護非常重要。在全球部分國家處于缺水狀態的前提下,水資源的保護以及科學、合理、高效利用不但能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更能保護國民生活。生態水利建設對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更是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水利工程建設的現狀
在我國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對水利工程的相關配套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水利工程建設而言,除了江河水利工程建設外,還涉及到其他與之相匹配的工程。僅就江河水利工程建設無法將整個水利工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但是就當前工程而言,工程建設的重心依舊只局限于江河水利建設,其之外的配套工程在資金投入等方面都非常少。這無疑是縮小了整體水利工程建設的受益范圍。此外,配套工程建設不全面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工程的基礎奠定。
第二,水利工程建設的規劃和質量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方面。對于水利工程而言,前期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后期的建設是以規劃設計為依據進行施工的,如果規劃不合理,那么整個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就會存在質量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工程是否能夠完工以及工程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工程完工后能否投入使用也會存疑[1]。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即對環境的破壞。在我國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水利工程建設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早期的水利工程建設大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比如為工程建設截斷河流,從而造成上游水量增長,下游蓄水量驟減,對河流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二、生態理念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意義
將生態理念運用到水利建設中,對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這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通常都是大工程,資金等投入量非常大,如果整個工程在完工后只能夠使用很短的一段時間,那么整個工程幾乎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而將生態理念合理運用到工程規劃建設中,能夠讓工程更符合當前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能夠大面積的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符合長遠發展的理念。
在水利建設過程中加入生態環境理念,綜合考慮工程建設中會遇到的問題,站在保護環境的立場上解決問題,不但能夠一定程度上推動工程建設發展,而且還能保護生態環境不得到大規模的破壞。
三、生態水利工程設計運用原則
(一)水體系統運用
水利工程規劃建設是圍繞水進行規劃的,即是對水進行規劃利用的工程。早期的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通常只考慮如何將水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而忽視了水體系統的整體性,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中必須要對水體系統進行分析,科學合理的規劃水體運行,以此為基礎進行工程建設,以保證水資源不被浪費,更不會被污染。同時,也能夠將水資源的利用率發揮到最大。
(二)河流生態系統運用
水利工程建設離不開水,大都以江河湖海為中心進行建設。對于江河湖海而言,所處的地帶不同,其周邊環境、氣候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進行水利工程規劃建設時不能一概而論,以單一的工程規劃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環境下的水利工程。在進行水利工程前期規劃時,一定要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進行考慮,結合地形、氣候以及河流生態系統運行,科學合理策劃水利工程建設。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就是要在水利工程設計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護,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是生態水利工程。對于生態水利工程而言,水流旁邊的植物、動物等都屬于生態保護的一部分,不能因為工程建設而迫使動物搬遷,打破當地的生態鏈。而應該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將各種因素都考慮進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
四、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合理運用
科學合理的規劃利用水資源是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也是水利工程可技術發展的必然選擇。將生態理念融合進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堤岸工程
堤岸工程是水利基礎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它的存在對水利工程的周邊環境起到保護作用。堤岸工程建設的保護使用主要體現在防洪方面。對生態水利工程而言,不僅要考慮工程帶來的好處,同時還要考慮周邊動植物的生存環境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生命和財產安全。避免其遭受洪水的侵襲[2]。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前期規劃中,要結合工程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修建堤岸。不同生態環境下堤岸工程的規劃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地勢地形、水體系統等方面的差異引起的。工作人員在規劃堤岸工程修建時,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在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提升堤岸的安全性、穩固性。使整個水利工程能夠安全有效的運行下去。
(二)水體自凈
水是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對于生命而言,離開了水便無法繼續生存下去。而水資源的減少或者破壞對人類、動植物來說都有著嚴重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必須要以保護水資源為前提。目前我國存在或者建設的一些水利工程都對水體資源以及周邊生態系統有一定的破壞。為了改善這一狀態,將生態理念融入進工程建設中勢在必行。此外,提升水體的自凈能力也是一種降低水資源破壞的方法。對于水利工程建設而言,能夠綜合考慮生態環境,在建設工程的同時使得水體內部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體系,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污染轉換成無機物,以達到提升水體自凈的目的。
(三)河道改造
河道改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逆的,為了達到對水資源最大程度利用的目的,而不考慮其他因素強行對河道進行改造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從長遠來看遠遠大于工程當前所帶來的收益[3]。所以在河道改造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總結:
對于水利工程設計建設而言,生態保護理念的融入能夠保證水利工程的可持續性,在推動經濟建設的同時,達到人與自然生態之間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程倩影, 史星星.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J]. 明日, 2021(10):1.
[2]丁玉娜. 水利工程建設中生態設計的運用與分析[J]. 冶金叢刊, 2020, 005(004):241-242.
[3]樊波.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J]. 新材料·新裝飾, 2021, 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