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麗
摘要:無論是從學生知識理解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角度來看,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隨著當前教育新形勢的不斷發展,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還有助于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鍛煉,促進其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對此,本文分別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以此來為有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引言:
地理學科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豐富,除了一些人文性質的知識以外,還包括了自然科學知識,甚至還會涉及到人類社會學與管理學方面的專業內容。因此,想要加深學生們對這些知識的了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就需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那么,在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哪些辦法,注意哪些問題,正是本文接下來所要闡述的內容。
一、用教材理論來解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
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逐漸得以重視起來,因此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開展基本的知識授課任務以外,還應當重視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而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開展,則正好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對課本知識進行理解,而且還能使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以及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們更為熟練地在生活中應用這些地理理論知識,教師需要基于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以更為通俗的方式來開展教學。
舉例來說,在對“時區”有關的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直播賽事作為課程的導入點,比如歐洲五大聯賽的足球賽事為何通常來晚上甚至半夜進行直播,還比如NBA以及英雄聯盟等賽事為什么也與我們有著十分顯著的時差。然后再通過對“時區”理論的講解,對學生們解釋這些生活中的現象,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1]。
二、深入挖掘教材內的生活素材
想要在初中地理課堂上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教師首先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將其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結合。從初中生的角度來說,對于世界的認識往往還局限于其對現有生活的認識,因此想要讓學生們對教材內的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就需要與他們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融合,將教材內的知識更為通俗的講述出來。而在此之前,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們的了解,確保其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夠與學生們生活中的表現以及基本認知結合起來,提高其生活化教學的水平[2]。
舉例來說,比如在對《農業》這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其中生活化的元素挖掘出來,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一些比較常見的農作物。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們認識基本的農作器具,展示淳樸的農作場景。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農業發展的進程,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橫向地展示農業生產活動的變化,對課本知識進行外延與拓展。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帶領學生們到農村地區去真實地體驗農作活動,使學生們得到更為全面的提升與發展。
三、加強地理事物與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形成生活化的地理思維
在初中地理學科中,很多知識之間往往存在著很強的聯系,有著一定的因果關系,并且很多事物也都能通過生活中的自然現象進行解釋。因此,如果能夠以更為系統、更為生活化的思維來開展地理學習,那么對于學生地理素養的提升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想要促成學生這生活化思維能力的培養,就需要引導學生們關注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探尋地理事物與地理現象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們得到更為系統化的學習。
具體來說,比如在對《天氣與氣候》這一章節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以聯系的觀點來學習地理知識,以生活中的現象作為例子,從而找出地理事物與地理現象之間的聯系,然后再探尋其背后的原理。其次,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強化學生們對地理知識系統化的理解,以自然界水循環作為中心詞,然后以此為基礎向外進行發散,引導學生們回憶起之前所學習到的地理知識,從而使學生們逐漸形成更為完善、更為系統化的知識框架與結構,促進其發散思維的培養[3]。由于初中地理知識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復雜,因此學生們在生活化思維形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指導與督促,盡可能地讓學生們自己完成對地理知識框架結構的構建,并不斷地進行完善與補充,從而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初中地理學科的特點以及教材的內容來看,是十分符合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應用這一教學策略時卻很難保證實際的應用效果。對此,教師需要利用教材理論來解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深入挖掘教材內的生活素材以及加強地理事物與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生活化教學在地理課堂上的作用,使學生們切實得到能力與素質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令啟榮. 淺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 011(035):211.
[2]許忠禮.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J]. 情感讀本, 2017(5):1.
[3]李坊軍. 淺談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學[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