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紅色故事 小小講解員 課外研學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作為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廣州肥沃的土壤中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廣州市少工委、各區少工委充分利用這一先天優勢,積極推動與紅色史跡、場館的合作,方便少先隊員能就近找到“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成立了一批校外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把這些紅色資源作為少先隊員們進行黨史學習教育、課外研學的生動教材。
2021年4月,“越秀紅色印記地圖”小程序上線,在這張“少先隊實踐教育地圖”內涵蓋了越秀區62處紅色史跡背后的紅色故事。通過它,隊員們除了能“云”游紅色史跡,還能獲得專屬“導游”。同時,目前越秀區已率先實行了全覆蓋的館校共建,全市33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史跡與全區79所學校結對共建,成為了隊員們最好的校外少先隊陣地。立足于豐富的校外少先隊實踐教育陣地,越秀區少工委組織少先隊員們廣泛開展“紅色講解員”實踐體驗活動,并以“學訪講唱畫”為主要形式,開展紅色立體研學,成為了越秀區少先隊一大活動品牌。
2021年9月,海珠區少工委聯合廣州地鐵集團、廣州有軌電車有限公司,將“紅色主題有軌電車”打造成弘揚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少先隊校外實踐陣地,并成立了一支由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少先隊員組成的海珠區黨史學習紅領巾講解團,定期組織優秀少先隊員利用周末的時間在有軌電車上作黨史知識宣講。海珠區少先隊還成立了紅色文化小小講解員志愿隊,以南石頭街、瑞寶街、素社街3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為試點陣地,在全區復制模式,做到“一街一隊伍”,以志愿服務帶動少先隊員回歸社區,擦亮社區少工委品牌。
而增城區正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則充分運用當地的文化特色,將正果紅色文化、非遺技藝等融合到鄉村“復興少年宮”課程中,加強少先隊員們對革命歷史、傳統文化的學習教育。天河區體育東路小學興國學校在2020年六一兒童節前夕組織少先隊員代表,尋訪鐘南山院士,向他致敬,通過先進榜樣,在隊員心中埋下紅色種子……
隊員們在市、區的積極帶領下游走羊城紅色史跡,追尋先輩們的足跡,透過歷史,照進現實,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綜合整理:黎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