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純,朱文君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旅游與烹飪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體育等服務業,建成健康中國,讓國民健康素質達到新高度。鄉村康養旅游是同時實現鄉村經濟振興、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大眾回歸自然、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達到了空前的需求。
我國鄉村旅游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發展,鄉村旅游是鄉村特有的風景、地理環境、民風風俗、鄉土鄉音、特色物產等為吸引物而產生的行為活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對康養旅游定義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身養性、親近自然等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而進行的旅游活動的總和”。鄉村由于天然資源性,人們能親近自然修養身心,因此鄉村康養旅游應運而生。康養旅游在國內研究較晚,國內學者對鄉村康養旅游研究也屈指可數。從現有研究成果看,國內學者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康養旅游資源、產品與目的地等供給方面的研究;從動機、體驗、感知等方面關注鄉村康養旅游需求及其滿足程度。由于我們國內旅游資源的特殊性,國內康養旅游資源與產品,如森林康養、溫泉康養、山地康養、水體康養、體育康養等康養旅游資源集中在鄉村地區。國內學者謝曉紅通過地理區域、氣候特征、資源狀況以及特色產業等四個方面,對康養旅游模式進行分析認為區域獨特的氣候是康養旅游發展的重要條件,鄉村田園、森林康養、陽光康養、溫泉康養、文化康養是我國康養特色小鎮主要模式。
綜上,鄉村康養旅游可定義為利用鄉村康養資源以達到享受鄉村天然環境、綠色食材、強身健體、身心愉悅等目的的休閑活動,鄉村康養旅游相比其他形式的康養旅游更加注重鄉村天然康養資源的利用。
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17),對旅游資源進行分類整理發現,鄉村康養旅游資源根據空間分布角度劃分,可以分為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建筑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等幾個方面。
1.鄉村地文康養旅游資源
地文景觀包括綜合自然旅游地、沉積與構造、地質地貌過程形跡、自然變動遺跡和島礁五個類別,地文康養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綜合自然旅游地,例如山丘型旅游地、谷地型旅游地、沙礫石地型旅游地、灘地型旅游地等。江蘇省境內山丘型和灘地型旅游地表現明顯,江蘇溧陽市是典型的山丘型鄉村康養旅游目的地,有“中國天然氧吧”“世界長壽之鄉”等稱號。江蘇連云港、鹽城和南通等城市都有灘地型旅游資源,鹽城灘涂是中國沿海地區面積最大的灘涂濕地。
2.鄉村水域康養旅游資源
水域風光包括河段、天然湖泊與池沼、瀑布、泉、河口與海面和冰雪地,鄉村水域康養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河段湖泊與海面、泉及冰雪地。例如鄉村溫泉、冰雪運動、水上運動等,江蘇省水域面積充足,是全國擁有江河湖海的省份,2018年江蘇省印發了《加快發展水上運動產業行動方案》的通知,大力促進健身休閑消費,打造健康強省,塑造“水韻江蘇”旅游品牌。南京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有著上千年歷史,是江蘇省有名的鄉村溫泉目的地,也是世界著名的溫泉療養區。
3.鄉村生物景觀康養旅游資源
生物景觀包括樹木、草原與草地、花卉地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生物景觀康養資源主要有林地、草地、花卉等。例如國內外比較熱門的鄉村森林康養、森林療養、園藝康養等。江蘇省從2000年開始至今成功舉辦了十屆園藝博覽會,通過不斷打造綠水青山讓游客徒步、賞景、評石、論美,以生態資本創造綠色財富。江蘇宿遷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南京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溧陽南山竹海等是鄉村森林療養目的地。
4.鄉村建筑設施康養旅游資源
建筑與設施包括綜合人文旅游地、單體活動場館、景觀建筑與附屬型建筑、居住地與社區、歸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等,建筑設施鄉村康養資源主要指康體游樂休閑度假地和體育運動場館。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發展和群眾體質健康的需求,江蘇省進一步加快推進全民健身、競技體育等方面設施建設,不斷滿足社區及鄉村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省內休閑度假地均有一定的康體游樂設施設備。
5.鄉村康養旅游商品資源
鄉村康養旅游商品資源主要指鄉村養生菜品,中藥材等。我國鄉村地產豐富,鄉村食材新鮮環保,每個省份都有種植中藥材,例如江蘇中藥材主要為蘆葦、桔梗、薄荷、百合、丹參、紫蘇等。江蘇泰州是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泰州中國醫藥城是全國康養旅游示范,除此之外泰州有著名制藥企業、特色國醫館、中醫藥種植基地、眾多老字號藥店等,康養旅游商品資源豐富。
6.鄉村人文康養活動旅游資源
人文活動有人事記錄、藝術、民間習俗、現代節慶這幾個方面,鄉村文化康養活動資源指民間節慶演藝、健身活動與賽事、宗教活動與廟會、飲食習俗以及文化體育相關節慶活動。以健身活動與賽事為例,2021年江蘇舉辦的全國性賽事有中網青少年巡回賽、南京溧水山地半程馬拉松賽、中國女子圍棋甲級聯賽、全運會女子曲棍球預賽暨冠軍杯賽、全國男子手球錦標賽、全國健身瑜伽俱樂部賽、全國動力沖浪板錦標賽、中國網球巡回賽常州公開賽等。

鄉村康養旅游資源類型表
旅游產品,指旅游實物產品和旅游服務的構成,旅游產品按組成情況可以分為單體旅游產品和單項旅游產品;按旅游產品形態可分為團體游、散客游、家庭游等;根據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對旅游產品分類,可分為觀光旅游、度假旅游、專項旅游、生態旅游和旅游安全產品等。孟莉秋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構建了基于農業、林業、漁業、文創產業、休閑度假、旅游房產、養生養老等六業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
陳純通過對溧陽康養旅游資源梳理及調查,將溧陽康養旅游產品分為體育競技、食療食養、溫泉理療、心靈朝圣、休閑度假、自然觀光、醫療保健、藥材種植等。周曉琴將山地健康旅游產品分為康體健身、休閑養心、保健療養三類;王冬萍根據新疆旅游資源特征和康養功能,將新疆康養旅游產品分為森林草原型、溫泉鹽湖型、氣候飲食型、洞穴地熱型和少數民族醫藥型。吳后建從消費對象、產品內容、建設主體等方面對森林康養產品進行分類,按照產品內容森林康養旅游產品分為森林主導康養產品、森林運動康養產品、森林體驗康養產品、森林輔助康養產品、森林康養科普產品、健康管理服務產品六類。李偉杰按照自然氣候條件,將康養旅游產品分為森林康養、陽光康養、海洋康養、溫泉康養和中醫藥國學康養五類。
按消費者特征可以進一步從年齡、群體、健康狀態等方面細分,例如按照年齡分可以分為青少年康養旅游、中老年康養旅游和老年康養旅游。康養是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和諧統一,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當今社會青少年有一定學習壓力,導致青少年近視、食欲不振等現象,因此健身康復、矯形矯正、心理輔導等青少年康養旅游市場開發是必要的。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中老年和老年康養旅游是康養旅游的重點群體,養生度假、中醫藥療養等康養旅游產品受到這類群體的追捧。

鄉村康養旅游資源分類圖
按群體健康狀態可以分為健康、亞健康、臨床和特殊群體。健康群體追求強身健體,放松身心;亞健康和臨床群體追求調養、治療和康復;還有孕婦、嬰幼兒等特殊狀態群體,需要有特殊精細照料,是康養旅游重要的消費群體。
江蘇省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是中國魚米之鄉,鄉村康養旅游資源也極為豐富,是江蘇省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工程重點發展產業之一。目前有36家鄉村旅游省級重點村和39家國家級重點村,江蘇鄉村康養旅游資源特征主要有鄉村康養環境優厚,康養資源豐富;鄉村康養設施齊備,設備利用率較高;鄉村康養提檔升級,發展水平較好等特征。
鄉村環境分為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政策環境等,自然資源是發展鄉村康養產業的重要前提,自然資源主要為氣候、空氣、植被等,江蘇屬于溫帶向亞熱帶的過度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較為溫和,地勢相對其他省份較低以平原為主,總體空氣質量較好,植被覆蓋率比較高,水域面積占整個省面積90%,有太湖、洪澤湖、大運河等。良好的生態環境帶來了豐富的物種,江蘇的中草藥資源種類有2000多種,淡水魚、蝦等水生動物資源多樣。人文環境指文化環境和居住環境,其中文化環境主要包括傳統養生文化和敬老文化,居民健康意識和素養,康養教育情況,康養活動等;居住環境除生態環境外,好包括市政基礎設施、交通便利性、公共服務情況等。“孝道”文化是江蘇重要的民風民俗,江蘇如皋是有名的長壽之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代代相傳的愛老風尚;江蘇太湖灣建立了弘揚孝道精神為主題的中華孝道園,說明孝道文化在江蘇省盛行。
康養設施主要有醫療設施、養老設施和休閑設施組成,醫療設施方面,2019年末,江蘇醫療衛生機構總數34796個,衛生人員總數達786380人,醫療機構床位515915張,其中:醫院床位407248張,占床位總數的78.9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8411張,占床位總數的19.08%,醫療床位利用率85%左右,醫療設施充足。養老設施方面,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共有2374家養老機構,74.3萬張養老床位,其中有53.47萬張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養老床位,29.32萬張護理型床位1.82萬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589家鄉鎮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8094家社區老年人助餐點3358萬人次享受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休閑設施方面,早在2017年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就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快推進健身休閑服務業、器材裝備制造業及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制造業、服務業結構,大幅提升健身休閑服務業比重。在全省大量建立球場、冰雪運動場地、健身步道、登山步道、沿河沿湖健身帶、健身器械場地、健身房(館)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設等,便于居民進行康養活動。
江蘇省集合溫泉、濕地、森林等資源,打造了“水韻江蘇”旅游品牌,形成了揚子江綠色旅游精品線、大運河文化旅游精品線、沿海旅游新干線三條康養精品路線。形成了五條鄉村生態康養旅游線路,分別是南京常州無錫竹風茶韻游、蘇州南通泰州山水如意游、鎮江揚州淮安態家園游、鹽城連云港康養港灣游、徐州宿遷點綠成金游。從品牌效應來看,江蘇泰州醫藥城為國家級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從人才培養看,南京城市職業學院開班了江蘇省首家國際康養學院,培養鄉村康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一是要強化政府的引導,積極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鄉村康養旅游建設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等,形成政府部門、社會資本、區域管理相互協作的生態圈,成立專門的鄉村康養旅游管理部門,明確職責和義務,根據江蘇省區域優勢和特點進行資源整合利用;
二是以當地特色資源為依據,深入挖掘康養旅游的文化,樹立鄉村康養旅游品牌,采用“一市一品”“一市多品”的多樣化特色化品牌戰略,設計江蘇省康養旅游特色路線,充分發揮鄉村康養旅游品牌引領作用,打造康養旅游的新格局;
三是加大鄉村康養旅游營銷力度,鄉村康養旅游的自然性是進行營銷的前提,大力發展鄉村康養要保持鄉村特色和環境,根據不同鄉村康養群體進行營銷,推廣“鄉村康養+”發展。其次要拉長鄉村康養吸引力的時間,打造夜間經濟,結合研學、田園和勞動教育等,充分挖掘鄉村資源。挖掘鄉村康養文化IP,積極使用新媒體、短視頻制作符合現代人需求的鄉村康養小知識、鄉村建設進展等原汁原味的鄉村劇本。
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對于完善健身康養設施提出了新要求,通知指出到2035年要達到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通過中國農民豐收節、全面健身賽事開展全面健身運動,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要完善鄉村重點人群的康養旅游設施,例如對于學齡前兒童配置幼兒體適能鍛煉的設施設備;對于青少年群體建設多樣化的康養設備,攀巖石、山地自行車道、鄉村營地等,促使他們掌握新技能、鍛煉身心、提升體驗感;提高康養旅游設施適老化及無障礙程度,便于老年人、孕婦、殘障人士開展康養康復活動。
二是要完善其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在脫貧攻堅戰略實施中經常聽到“要想富,先修路”,意味著交通的便利暢通性是鄉村振興的首要前提,除此之外鄉村停車場建設、供水系統、鄉村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消防設施等需要配套規劃建設。
三是要加強鄉村康養設施安全保障,要組織專業人員對相關器械進行定期維護和監管,同時根據防疫和安全要求,每個點都要有應急疏散的指示牌,醒目標記和24小時應急電話等。四是提高設施設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感知網絡、通信系統、云控平臺等與傳統設備進行物聯,開發智能系統,實現設備日常監測及個人健康數據傳輸。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鄉村康養旅游亟須打造一支專業人才隊伍,為相關工作提供支持,一是要落地精準化吸引人才政策,提高鄉村康養人才的政策的針對性和準確性,符合本地本村發展實際招募合適人才,就需要好的政策引領,包括人才購房補貼、升華補貼等資金政策,人才評聘機制、人才評優制度等激勵政策以及人才服務的保障政策。二是拓寬鄉村康養人才渠道,“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鄉村發展中村民對鄉村建設有著特殊深厚的家國情感,在村民隊伍中選拔一批領頭羊,對鄉村康養旅游建設有利。三是要有持續創新留人機制,為使優秀人的有更多機會和更大發展空間,要持續不斷的創造鄉村事業,使人才有事業,有保障,不斷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四是做好專業院校人才蓄水池工作,鼓勵各層次辦學單位開辦健康管理,康養服務業等相關專業,學習基礎護理、旅游學、心理學、物聯網技術等相關知識,加大實訓課程的比例;鼓勵綜合能力強、信息化水平高的畢業生加入鄉村康養旅游隊伍,為鄉村康養管理部門創新服務模式提供數字化支持。鄉村在招募人才是要關注所需人才類型的差異化,根據本地本村的特色,因地適宜的做好人才工作。
[注釋]
①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http://wjw.jiangsu.gov.cn/col/col49506/index.html
②江蘇民政網:http://mzt.jiangsu.gov.cn/col/col7857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