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總工會權益工作部

近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快遞員群體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快遞員群體存在著社會保障不足、工傷賠償難以確定等問題,快遞員的勞動保障權益日益受到關注。2021 年,多部委相繼聯合出臺了《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的指導意見》 《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 等文件,明確提出各級工會要與行業協會、頭部企業或企業代表組織開展協商,簽訂行業集體合同或協議,推動制定行業勞動標準。作為擁有著近20 萬快遞員的頭部企業之一,京東集團十分注重對一線職工權益的保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的部署要求,在2021 年8 月30 日成立集團工會后,積極籌備集體協商和職代會工作。
京東集團根據職工人數多、分布地域多、行業類別多的特點,在選舉第一屆職工代表工作中,先以京東集團各業務單位劃定選區,各選區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差額選舉,并為此單獨開發網上投票系統,由第三方公證機構的公證人員進行全程公證,確保選舉過程合法、有效。通過全體職工投票選出的300 名職工代表中,一線職工代表251 名,占代表總數的83.67%。2021 年12 月23日,京東集團召開一屆一次職代會。按防疫要求,會議在京東集團總部設立主會場,另設8 個分會場,7 個職工代表團,通過實時視頻連線方式召開。會議審議了《京東集團2021 年行政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京東集團集體合同(草案)》《京東物流集體合同(草案)》 和四項企業規章制度。目前兩份集體合同已提交市人社局備案,成為首例在市人社局備案的集體合同。
召開協商協調會。京東集團具有“產業多元、地域廣泛、規模龐大、層級較多、結構復雜” 等特點,如何確定協商議題、將最有群眾基礎的協商代表選出來,有效開展協商,確保協商程序依法合規,協商內容緊貼企業實際,突出京東特色,真正維護好以快遞員為主的新就業形態職工的合法權益,對于剛剛成立工會的京東集團是一道難題。為此,全國總工會、北京市總工會、經開區總工會多次赴京東集團調研指導,召開協商協調會議,共同研究破解難題。根據集團薪酬待遇、職業技能培訓和保險福利較為統一、近20 萬一線快遞員80%來自農村等實際,確定首次集體協商在京東集團和京東物流開展。
選派協商代表。京東集團和京東物流協商分別選派10 名、6 名職工方協商代表,在集團內網進行全員公示。所選派的職工方協商代表,充分考慮到選舉流程合規性和代表廣泛性,如京東物流的職工方協商代表,包含快遞員、倉儲分揀員、貨運司機等一線職工,全方位、多崗位保障職工的參與面。
確定協商議題。為使集體協商更加體現廣大職工的利益訴求,協商前,集團工會積極發揮京東技術優勢,開展調查研究,通過線上方式廣泛征求職工的意見建議,由集團工會根據職工調查數據匯總分析,結合集團和物流實際,分別確定協商議題,將職工工資薪酬及其調整情況、職工福利待遇、女職工權益保護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作為首次集體協商的主要議題,通過企業內網向全員公示。
發出協商要約。協商準備工作就緒后,首次集體協商由職工方向企業方發出要約,同時將協商議題等相關內容材料一并提交企業方。企業方高度重視,不僅書面應約,還責成人力資源部和法律部結合協商議題與集團工會一起共擬集團公司和物流公司集體合同(草案)。
經過精心籌備,京東集團于2021 年11 月26日召開首次集體協商會議,分為集團公司和物流公司兩場協商,由職工方首席代表、集團工會主席繆曉虹主持。協商主要內容包括:
職工工資增長機制。工資薪酬始終是職工最關注的問題。企業方表示理解工資薪酬對職工的重要性,堅持企業的人才戰略理念,定期進行薪酬水平的市場信息調整,及時根據企業情況和市場情況調整薪酬方案。在集體合同中,企業方明確將根據行業的薪酬水平、企業的經濟收益、業績增長情況等因素,保證職工年度工資總額實現相應增長。當前京東快遞員薪酬平均在1.1 萬元(稅前),在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京東特色福利體系。協商確定了具有京東特色的全員普惠性福利,將包括司齡獎勵、救助基金、安居計劃、班車、健身房、福利券、餐補、免費體檢、年節禮品等多項職工福利寫入集體合同中,其中司齡獎勵規定:職工連續在崗工作滿一年后,每在崗工作滿一年按照100 元的額度進行司齡獎勵,司齡獎勵的額度最高不超過500 元。物流公司協商確定:除《京東集團集體合同》 中約定享有職工福利外,公司另為包括配送快遞員、貨車司機等崗位的在崗職工提供伙食補貼、婚育禮金、親屬身故補充撫恤金等福利。
女職工特殊權益。協商確定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為符合條件的女職工提供額外30 天全薪產假;減輕“三期” 女職工工作強度;對產假期滿返崗身體不適應女職工,本人申請調換崗位的,將積極予以協調處理;增加母嬰室設備設施。此外,企業還將根據各公司實際情況提供托幼中心,為女職工提供更多的關心與關愛,營造舒心與安心的工作氛圍。
職業技能培訓。協商圍繞培訓內容、培訓宣傳、培訓覆蓋率和職工經驗分享交流平臺建設等展開。物流協商中,職工方代表、快遞員欒玉帥代表一線年輕職工,提出渴望提升技能的愿望。企業方協商代表積極回應:企業十分關注一線員工職業發展,2019 年底京東物流升級“321 一線人才建設項目”,將一線員工的成長提升到公司戰略高度。歷經8 年打造的“京東成長中心”,擁有約2.8萬門在線課程,“京英學習平臺” 可實現任何職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課程。2022 年企業將研發學習平臺的隨時分享交流功能并上線服務職工。協商確定:公司鼓勵職工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職業技能水平,“京英學習平臺” 為職工免費提供課件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
勞動安全保護。快遞員在工作中發生交通事故的認定和賠償是快遞員最為關注的權益問題之一。協商中,職工方協商代表提出有關勞動安全保護建議和各業務環節的勞動安全保護措施的內容時,企業方協商代表做出回應:要堅持“安全第一、平安運營” 的經營理念,依法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物流公司集體協商確定:公司為從事配送快遞、倉儲分揀、貨運司機等一線崗位的在崗職工,根據工作需要提供相應的勞動安全防護裝備,包括工服、頭盔、安全帽、反光貼等,以保障職工勞動作業時的安全。條款中還明確:除上述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外,公司為從事配送快遞、倉儲分揀、貨運司機崗位的在崗職工提供一定保額的補充意外傷害保險,進一步為上述職工提供職業安全保障。
經雙方協商代表充分協商,最終達成一致,形成《京東集團集體合同(草案)》 《京東物流集體合同(草案)》。
一是發揮頭部企業示范引領作用。京東集團率先建立了跨省市、跨區域的集體協商及覆蓋全國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實現了集體協商與職代會制度的同步推進;實現了集體合同對企業、職工的全覆蓋。京東物流集體合同涵蓋配送快遞員、倉儲分揀員、貨運司機近26 萬人,為保障廣大職工特別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勞動權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京東集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互聯網平臺企業技術優勢,探索出互聯網時代集體協商、民主管理的新方式,破解了協商代表選舉難、職代會集中開會難等問題,為其他類似互聯網企業提供了有益經驗,為推進平臺企業集體協商、維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等工作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二是協商議題聚焦職工急難愁盼問題,真真正正提高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首次集體協商形成的京東集團和京東物流兩份集體合同,聚焦薪資待遇、福利保障、安全保護等多項重要議題,關乎職工的切身利益,關乎企業長遠發展。職工參與協商全過程:協商前發動職工推選協商代表、廣泛收集了解職工需求;協商中職工代表闡述主張、表達想法,與企業方交換意見;協商后一線職工代表通過職代會審議。勞動者權益保障貫穿于協商工作各個環節,使職工真正參與進來,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必將成為促進企業發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