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敏
摘 要:隨著教育多元化的發展,培養學生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新課標的規范下,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的發展,還需要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了解學生的狀態。主任作為管理者,其不僅肩負著管理學生,也肩負著管理教師的職責。如何在初中教學中,開展優質的德育工作?是主任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基于此,本文將提出初中德育工作的目標,闡述初中德育教學的優勢,以此分析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豐富主任管理的方法,提高主任管理的技巧。
關鍵詞:初中德育;工作;主任;培養;構建;塑造
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根據學生的狀態,與教師進行溝通與商量,調整德育工作的方式,去除不適用的內容,填充優質的德育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主任可以通過科學制定德育規范制度、增強與家長的溝通、定時開展德育的會議、利用信息技術評價的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增強德育教學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目標
(一)使學生身心健康得到發展
科學的德育管理方式,對學生身心的發展具有積極性的意義。德育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同時,也包含著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現階段,一些初中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而忽視了運動能力的發展,導致身體素質下降,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在德育管理的視域下,初中學生能夠通過合理的鍛煉,強健體魄,塑造健康的身體。不僅如此,通過科學的運動,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使學生更為陽光、健康地成長。
(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初中學生在成長中需要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與責任意識,構建完備的品格,才能夠為后續的成長提供優質的動力。在德育的教育下,初中學生首先能夠認識到愛國主義精神與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其次能夠了解相關的內涵,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愛祖國、負責任的性格品質,樹立正確的三觀,讓人生充滿積極向上的色彩。
(三) 讓學生繼承和發揚民族優良傳統
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包含著眾多內容,是需要學生長時間學習的內容。讓初中學生繼承和發揚民族優良傳統,有助于培養學生謙遜、友愛、尊老、愛幼等品質,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讓學生的精神世界更為充實、豐富。由此,主任在德育教學中需要將民族優良的傳統巧妙地融入其中,不斷拓展德育教育的范疇,使德育教學更具多元化。
二、初中學生德育教學的優勢
(一)具有基礎品德意識
相較于小學生,初中學生具有基礎的品德意識,能夠分辨優秀的文化,認知品德學習的重要性。基于此,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減輕工作的壓力,更加高效地對初中學生展開德育教學,幫助初中學生延展德育思維,以此增強初中學生德育的綜合意識。具有基礎的品德意識,主任也能夠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性,從而了解學生的狀態,了解教師德育教學的狀態,以此調整德育工作的方式,完善德育教學的計劃。
(二)具有自主性
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意識,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自主地進行運動,從而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同理,在德育活動的學習中,具備自主性的初中學生,能夠主動地分析德育內涵、德育的意義、德育的價值等等,從中探索出發展的目標,以此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初中學生具備自主性,從主任的角度而言,能夠使德育工作更為便捷,為學生規劃出符合其發展的方式,提高學生德育發展的效率。
三、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一)科學制定德育規范制度,提高學生品德素質
現階段,初中生只學習文化課程無法滿足學習的需求,需要提高品德素質才能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主任在德育教學中缺乏合理的教學手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因此,主任可以制定德育規范制度,將德育規范制度融入到校規校紀中,讓初中生樹立德育意識,推動初中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進程。
例如:主任可以將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樹立保護生態環境意識;構建誠實守信、寬容大方、樂于助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質等等德育規范融入到校規校紀中。初中生堅持遵守德育規范,既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自身精神世界,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為未來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敬老院,為老人做飯;讓學生去做交通勸導員,幫助交警指揮交通;讓學生分擔家務等,以此發展學生尊敬老人、遵守法紀等思維。在此基礎上,可以為學生布置“德育活動日記”的作業,以此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主任在構建德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防護的措施,提高保障的力度,防止學生受到傷害。
(二)及時溝通學生家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初中生處于學習的重要時期,也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初中生經歷德育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建設精神文明,促進身心健康的成長。現階段,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初中生的個性愈加鮮明,心理狀態較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從而影響了身心的健康成長。主任在德育教學中過于重視德育理論的教學,忽視了初中生身心的發展,導致初中生身心發展效率較為緩慢,不利于初中生健康地成長。因此,主任在德育教學中要及時與初中生家長溝通,通過學校與家庭兩方面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長。
例如:主任在德育教學的工作中,要密切關注初中生學習與心理發展狀況,將初中生狀況及時與家長溝通,建立適合初中生成長的教育體系。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軟件、手機軟件等與家長構建聯系的平臺,實現學校與家庭的雙向溝通。在溝通平臺中,主任可以將班級中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狀態錄成小視頻給家長觀看,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狀態;家長也可記錄學生家中學習的狀態,以此跟主任進行交流。通過這種雙向溝通與交流的方式,能夠記錄學生真實的生活狀態,使主任與家長找出發展中的問題,以此作為根據,為學生制定發展計劃,改變學生不良的行為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精神品質。在家校聯動教育中,學生成長之路愈加有序,同時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等。在實行家校聯動管理時,主任需要注意管理的力度,把握管理的方式,避免學生出現抗拒性的行為,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B50AED29-1DFE-4A28-8C39-876EFE929BB2
(三)定時開展德育會議,強化教師德育意識
在德育工作的開展中,教師德育意識的構建必不可少。教師增強德育意識,有助于吸收更多的德育教學方式,從而更加科學地教導學生,幫助學生理解與發展品德思維。基于此,主任可以定時開展德育會議,讓各教師溝通與交流,討論德育教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以此不斷強化教師的德育意識。
例如:主任在每個月可以邀請其他學校德育教學能力強的教師,為本學校的教師開展座談會,談一談德育的技巧與方式,闡述先進的德育方式與方法,以此提高教師德育教學的能力。基于此,主任可以為教師布置德育教學的任務,調動教師教學的思維,讓教師為學生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開展教師德育會議上,主任還可以為教師總結過去教學中的不足點,對教師闡明未來德育教學的計劃,讓教師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觀念等,形成良好的會議氛圍,以此調整德育教學的計劃,形成更符合學生發展的德育教學方式。
(四)利用信息技術評價,監督教師德育工作
主任通過對教師的合理監督,能夠準確的認識到教師日常德育教學的狀態,了解教師德育教學的真實情況,從而能夠彌補教師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教師德育教學的水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應用在不同的方面。所以,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評價方式,更為高效的了解教師德育工作,形成監督的作用,能夠在無形中增強教師教學的嚴謹性,提高德育課堂的質量。
例如: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構建評價平臺,讓學生在平臺上對教師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可以通過問卷評價與自由評價兩種,以此能夠更為清晰的認知到教師德育的工作。在此基礎上,主任可以采取隨機旁聽的方式,檢驗教師德育的具體情況。此外,主任還可以采用教師之間互相評價的方式,了解教師德育工作的真實性。通過學生、教師的雙重評價方式,能夠進一步構建監督的體系,讓教師認識到自身德育工作的使命感,以此不斷優化德育工作的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提高培養學生的效率。通過信息技術評價的方式,還能夠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提高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以此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總而言之,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還需要從教師的視角出發,創新德育教學的方式,更新教學的理念,才能為學生構建出符合其發展的環境,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增強思想品質,提高精神素養,強化精神世界,將對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性的作用。主任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需要規范教師的日常教育活動,強化教師的德育意識,以此幫助學生提高思想品質。因此,主任需要從自身做起,為教師、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以此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仲繼軍.提高初中主任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有效思路[J].家長,2021(24):34-35.
[2]肖開濤,葉露,吳繼承.農村初中德育工作探微[J].新課程研究,2021(24):131-132.
[3]焦清.新時期初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苑教育,2021(24):9-10.
[4]程樹蘭.細節管理——淺談初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J].新課程,2021(33):224.B50AED29-1DFE-4A28-8C39-876EFE929B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