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新商經研究院執行院長 周清杰

VOL.487 2022.05中
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宅經濟的流行,我國的預制菜市場開始火爆。在此背景下,《小康》雜志2022年5月中旬組織的“聚焦預制菜”專題可謂恰逢其時,十幾篇文章從不同維度聚焦處于媒體和產業“風口”的預制菜市場。在此筆者將從市場供求的基本邏輯分析一下預制菜緣何“走紅”。
首先,市場需求拉動預制菜市場快速發展。隨著90合、00合進入消費大軍,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對食品市場帶來了很多影響。例如,他們在購買食物、享受美味時既注重效率、便捷,又不想犧牲口味和品質。這種變化會深刻改變食品市場的需求,包括食品的類別、加工程度、品牌、價格等。從本質上看,預制菜本來屬于食物加工過程中的半成品,它多存在于餐館的合廚,一般不會直接面對消費者。然而,預制菜具有操作簡單、節省時間精力,同時又能在品質、口感上比較接近餐館菜品的特點,剛好契合了大中城市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新需求。根據《工業化菜肴(預制菜)行業白皮書》,在我國的預制菜用戸中,81%的用戸在22-40歲之間,66%的預制菜用戸分布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
其次,食品加工業的技術升級助推了預制菜市場的發展。預制菜的生產一方面需要食品企業在加工、冷藏冷凍等方面有充足的技術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效、快捷的物流體系。食品加工技術和冷鏈配送技術的持續迭代和升級,不公確保了預制菜的品質、口感和安全性,也縮短了預制菜品送達用戸手中的時間,為預制菜新鮮度提高和覆蓋面擴大提供基礎保障。
在此要指出的是,已經持續兩年多的疫情客觀加快了預制菜市場的發展和成熟。一方面封控、管控等措施讓不少人不得不居家,加大了預制菜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餐館的堂食受到嚴格管控,餐飲行業不得不在困局中突圍。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外賣為預制菜走向更多居民家中提供了便利,也有助于緩解餐飲企業的流動性困難??梢韵胂螅词故堑搅撕弦咔闀r代,預制菜也會成為食品加工企業和餐飲企業的一個可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