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這次會議在省、市、縣設立分會場,規模超過10萬人。這么大的陣仗、傳達范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極為罕見。會議上,總理直言中國經濟在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面對的困難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可以預料的是,中央將很快出臺各種穩經濟、促發展的重磅政策。各省也將結合各自的實際,更加積極有效地重振經濟。打好發展經濟一場硬仗,事關億萬人民的生產生活,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更是當前最大的政治,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近日,人教版數學教材封面和插圖幾乎是受到一邊倒的批評和指責,一連上了7個熱搜。這不是簡單的畫法畫風的問題,而是育人導向的問題。這些丑陋怪異、貶中崇洋的圖畫為何一路綠燈登上人教版小學教材,還能“存活”10多年荼毒了多少代祖國的花朵,的確讓人匪夷所思。這背后有沒有處心積慮、夾帶私貨?有沒有審核把關、利益輸送?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認真整改,堅持正確的導向,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真正對得起“人民”的信任和“教育”的擔當。


青年失業率的數據讓人震驚:2022年4月失業率數據顯示:疫情影響下,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達18.2%,創有數據以來最高。另一方面,今年高校畢業生達1000多萬人,又創歷史新高。記得我們這幾年都報道過畢業季,每次都說是最難的畢業季。這一次大量畢業生疊加疫情影響,更是成了最難就業季了。于是說年輕人“躺平”、“擺爛”的詞條頻繁在網絡上呈現。其實就我觀察,很多年輕人都是努力上進的,但同時他們又被“內卷”得苦不堪言。每一代有自己的長征,我們需要更多給年輕人關懷和機會,社會與國家也應該給予更多出路,讓年輕人看到的是希望,而不是“內卷”。


連日來,北京查處了樸石、金準、中同藍博等3家核酸檢測機構。后續還會不會有其他弄虛作假的檢測機構浮出水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只要細查,也絕不會只有北京才有。我們常常說,大規模核酸檢測,考驗的是一個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和醫學檢測水平,更是對中央和各級地方財政以及醫保基金的考驗,但是對醫學檢測機構的監管恰恰出了漏洞,被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鉆了空子,教訓不可謂不深刻。讓人欣慰的是,在目前疫情讓人極度壓抑的情況下,有關方面對出現的疏漏,不掩蓋,不護短,對不法分子和不良現象堅決“亮劍”,著實給了人們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