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梅
摘? 要:面臨國內外急劇變換的旅游市場形勢,對于旅游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提出更大的挑戰。作為地方區域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業在推動當地經濟高速發展,傳承歷史傳統文化內涵,優化區域分工合作等方面充當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石林旅游業對地方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并提出發展經濟的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石林旅游業;推動作用;經濟發展
由于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豐富多彩的彝族文化,石林旅游景區成為了周邊聲名遠播的游玩勝地[1]。最近幾年,隨著石林全域旅游智慧體系的火熱構建,正在全方位整合石林的旅游資源,將特色旅游要素與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以更好地服務享受讓游客留下來,創造游客旅游消費新方式,助力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動當地經濟高速發展。但是,隨著國內外旅游市場的急劇變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遭受巨大影響。如何實現統籌發展,促成旅游、經濟發展相互協調,對當地旅游業未來發展及經濟發展活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2]。
1. 石林旅游業對石林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1.1旅游業是保障石林省內區位的內部因素
現代社會當中,區域中心城市指的是經濟發達、功能完善,對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吸引等能力的城市。無疑,昆明市旅游經濟圈具有類似的效果。而石林縣由于高海拔等地理環境的影響,經濟發展未能具有優勢,對外吸引、輻射強度不足。這時,旅游就是一個保障石林省內區位的內部因素,依賴旅游來達到增強區域吸引力的關鍵作用,從而提升石林的軟實力。由于石林距離昆明市不到87千米,且在昆明1H城市休閑旅游經濟圈范圍之中,填充了核心的旅游組成部分。使得石林不但成為滇中地區的排頭,同時也是溝通滇東南及滇東北區域的主要樞紐[3]。
1.2旅游業是石林經濟發展困境的主動抉擇
當下,隨著我國的GDP增速下降,區域的經濟發展勢必會陷入一定困境。由于石林多有高原丘陵、低山及洼地的地理條件,第一產業及第二產業的競爭力不強,嚴重缺少一些支柱性產業,那么失地農民就業問題、下崗工人再就業問題、新增勞動力就業問題以及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阻礙著石林縣經濟的發展。據統計2021年,石林縣的GDP僅有127.02億,雖然規模較小,但增速卻是昆明市排名第一,達到7.1%。其中,旅游業對石林縣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巨大,作為關聯性較強的消費行業,所有的消費環節都化作促進石林縣生產力發展的蓬勃動力。選擇旅游業發展,不但能夠擴展第三產業模式,加速傳統行業轉型升級,還能引領金融及網絡技術等領域的健康發展,保障產業結構的順利優化和調整,進而有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4]。
2.石林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
2.1缺乏完善的制度及配套設施
有關部門對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對這種應用前景的認識不足,使得沒能形成市場競爭意識,充分發揮旅游產品知名度。旅游經濟發展依舊停留在傳統時代的旅游規劃,缺乏時代潮流的營銷和管理意識。此外,由于投入的資金有限,造成旅游景點周邊配套設備嚴重落后,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激發,缺乏吸引游客長時間停留的特色,有待進一步加強完善。
2.2旅游管理機制不協調
有關旅游管理方面,石林縣扮演角色的定位不清楚,管理機制不協調。旅游業管理與景區管理并存,使得管理職責劃分不清,大大限制管理的調控作用,導致旅游市場缺乏新活力,甚至影響石林旅游業的轉型發展。此外,旅游行業的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不夠,組成結構不完善,沒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都進一步限制了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
2.3旅游產品形勢單一
石林縣的旅游整體資源利用不足,大多數都是老舊的單一型的觀光旅游,無法使文化底蘊和氣候條件凝聚在一起,充分發展景區整體建設,打造“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旅游生態基地,來吸收更多的綜合消費,帶動有關的產業發展,實現整合開發、延伸產業[5]。
3利用旅游產業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建議
3.1堅持縣級政府的領導地位
應堅持石林縣級政府的領導地位,加強地方旅游管理部門的職能控制。一是需構建旅游工作聯席會議體系,盡能力展示縣級單位掌控發展發向、管理及協調不同部門的能力,積極引導社會積極參加旅游建設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旅游發展氛圍。二是建立重大項目會議規劃,定時舉辦有關會議,仔細分析、協調和合作旅游核心項目、及時通知有關配套法規及建議,保證項目最終落實[6]。三是應健全旅游業的行業協會,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培養專業管理人員。四是建立健全旅游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依法治旅、依法從旅,依法保護旅游者、旅游企業、旅游從業人員的權利。
3.2堅持改善旅游投資環境
一是打造旅游投資的軟環境。要堅持改善旅游項目的投資環境,充分保證縣級旅游專用資金投入的前提條件下,積極擴展市級省級對旅游發展的資金投入,便于項目的快速設立[7]。以政府主導,為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旅游企業,構建多平臺的融資渠道,并加強投資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旅游企業創建適宜的政策投資條件與市場氛圍。二是打造旅游投資的硬環境。石林縣設立了臺灣農民創業園園區、石林生態工業園區、石林旅游服務區三個招商引資的園區,每個園區都擁有優秀的資源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的服務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石林縣要不斷提高服務效率,轉變工作作風,為來石投資的企業做好鋪墊,打好基礎,解決其后顧之憂。在2021年招商引資協議簽約會上,簽約的項目協議總投資為103億人民幣,其中文化旅游投資合計60億,占58.25%,這將為石林旅游業的發展注入強心劑,從而助推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3.3堅持和諧發展原則
應堅持和諧發展的基本原則,把握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協調發展的關鍵。一是按照《昆明市石林風景名勝區保護條例》、《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和《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總體規劃》,堅持落實景區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對新建的每一個景點都需經過可行性研究、論證,設置有效的保護規則。二是在石林縣的生態綠色環境方面增加資金投入和政策護航,打造旅游業發展的優美環境和全縣人民的綠色家園。石林縣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2.11%,空氣環境優良率達99.5%,創建為云南省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獲得云南省首個“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制定區域保護的激勵措施和責任管理條例,認真處理好發展旅游與環境保護、發展旅游與促進經濟、發展旅游與當地村民之間的關系,從而保障石林縣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4.結束語
總體而言,我們需要圍繞推動全域旅游提層次、新興產業擴規模、特色農業創優勢。堅持縣級政府的領導地位,堅持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堅持和諧生態發展原則,集中力量引進一批產業鏈關鍵環節重大項目,為石林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葛文峰. 可持續發展下資源型城市發展旅游業的優勢與策略[J]. 資源與產業,2018,20(6):9-15.
[2]張云喜. 石林縣文化農業旅游融合發展探究[J]. 西部旅游,2020(1):13-17.
[3]戴斌. 高質量發展是旅游業振興的主基調[J]. 人民論壇,2020(22):66-69.
[4]那英續. 鄉村旅游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20(17):192,194.
[5]王樂,孫小茹. 旅游產業對地方經濟貢獻分析——以大連市為例[J]. 產業創新研究,2021(1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