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練生介 蒙娟
一、以問題為導向確保管理制度的適用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任何一個戰略的落地,都要通過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對生產經營的各環節進行這樣或那樣的規范,促使管理者、執行者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從而實現高層的管理戰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模式的建立,就要求在企業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過程中,秉承“問題為導向”的思想,將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公司年初的職代會提出了“依法治企”總要求,要求“引導員工講規矩、講程序,規范操作”,而實現“依法治企”的首要條件就是“有法”,其次就是法“可依”。
正值保生產的重要2月,根據公司的結構調整,將原有的三個分廠合并為目前的一個新的分廠,為盡快理順新單位的各項工作,避免因單位合并而對生產工作產生的不利影響,由分廠廠長親自牽頭,在對原三個分廠的制度和管理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組織分廠各業務口管理人員深入研討、幾易其稿,迅速制定了分廠系列管理制度,并形成《***廠管理制度匯編》,整個制度匯編囊括了生產管理、安全作業、工藝質量管理、設備管理、能源管理、現場管理、勞動紀律、值帶班等共計26項制度,并在各班組進行宣傳、學習,確保分廠各項工作有法可依。同時逐項明確管理人員的工作分工,保證了單位合并過程中的順利過渡,確保了生產工作的順利推進,為公司主生產線的生產順利提供了保障。
在日常的管理中,針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新問題,分廠堅持問題導向、刨根問底、逐個擊破,并將調查研究貫穿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并以此為基礎推動新的制度的制定。比如在制定了《分廠員工薪酬分配實施辦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分廠安全環保累進獎實施辦法》《分廠臨時任務抽調人員管理辦法》《串休管理辦法》等等,更加貼合實際、真實地體現員工的付出,保障員工權益。
對分廠而言,制度就是“法”,結合實際制定的制度才“可依”。單位各項切合實際的管理制度,讓管理人員在各項工作中能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頭,避免了工作中的內耗和扯皮現象。
二、以問題為導向確保制度的推動性
所有的制度和管理最終都要落到具體的操作環節,通過一件件細小、也并不起眼的工作體現出來,但也正是這些一件件小事最終推動著企業不斷向前。建立“問題為導向”的操作方法,必須要秉持“打破砂鍋問到底”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充分暴露問題,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源。
比如為更好地夯實分廠基礎管理工作,充分暴露問題,分廠確定了例行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的基礎管理工作方法,但在一開始運行時,對檢查出的問題一律進行考核,但在執行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員工掩飾責任區問題、不深入分析原因等情況,對出現的問題要么閉口不談,要么顧左右而言他。根據情況,分廠調整了檢查考核方式:日常檢查只督促整改不考核、每周專題檢查單項考核、重復問題加大考核力度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現場和設備的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對于自己所在責任區的問題員工都能第一時間發現并整改,同時更愿意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各類問題重復發生的情況顯著下降,同時由于員工更加樂于分享,同樣的問題在其他片區出現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很多問題在還未出現的時候就被舉一反三整改掉了,生產的保障能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如果說管理制度是“道”,那么操作方法就是“術”,《孫子兵法》云:“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用適當的符合實際的制度,附之以正確的方法,才能夠維護制度的剛性,確保制度的真正落地,推動管理目標的實現。
三、以管理模式助推問題導向理念的強化
管理模式的形成,需要的不僅是管理層面的制度建設和操作層面的方法,更重要的通過制度和操作讓員工養成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進而自然而然形成的管理理念。行為習慣的核心是人的思維意識,培養員工的行為習慣,究其根源,是要培養員工思維模式和責任意識,而思維、意識恰恰是不能完全用制度解決,而是需要通過管理方法的推廣不斷去強化、去引導,進而入腦入心、固化為文化。
比如我們專題制作了“依法治企”的宣傳牌;摘錄相關的學習內容在分廠微信群和班組園地進行展示;在每周二單位組織召開的生產例會上,分廠領導在安排、布置、協調各項工作的同時,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和說明,并針對問題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對分廠內部“問題導向”解決問題的案例進行梳理并在全員大會上進行剖析等,通過領導的示范宣傳和切實解決問題的結果,引領員工認同“問題為導向”的思考和分析,并通過工作成果的輸出不斷地強化問題導向的思考方式,從而潛移默化地推動問題導向理念的形成。
四、問題為導向管理模式建設的思考
“問題為導向”的管理理念建設與管理制度、操作方法的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管理理念即是對管理制度、操作方法的提煉、引申,也是促進“問題為導向”管理模式建設的潤滑劑,只有形成“問題為導向”的管理理念,才能讓員工養成“問題為導向”的思維模式,并將之用于解決日常問題;只有通過“問題為導向”的方法和制度的制定,讓員工有法可依、有道可循,才能讓員工在感受“問題為導向”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義,進而建立“問題為導向”管理模式,并得以在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各層次的運用,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
企業的發展是點點滴滴改進的結果,只有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正視問題、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才能找準發展的“癥結”,進而對癥下藥,實現藥到病除的理想效果,把“包袱”變成“財富”,讓“問題”變廢為寶,實實在在地成為發展的路標,指引企業在改革和發展的路上披荊斬棘,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