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濤
捷報未至,旦復旦兮;捷報既至,且行且汲。
——題記
赫恩曼尼曾言,世界上最美妙的莫過于此,在不諳世事的年紀,對生活的全部期待就是絢爛的理想本身。再回首,高中生活對于我來說并不是只有苦澀,正所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三年,我感覺自身不僅在知識上有很大的收獲,而且在各方面都有提高。高中三年我過得很充實,為理想而戰原來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三年積蓄成一跡,如今,我已走進百年復旦的大門,回望過往已成一夢,卻仍感慨萬千。猶記某日黃昏,已飽饗的我從食堂回教室,晚風熏人,綠植輕伏,我心生欣喜,小跑向教學樓,那是很美的畫面。高中生活其實正是如此,心懷希望,擁抱學習,就自然能感受快樂,成就自己的星空。有時你可能會因為緊張的學習而忘記沿途的風景,我想告訴你,前行的腳步不必太倉促,學會發現生活的美,驀然回首,拾擷到一些閃亮的,或者缺失的東西,它總會給我們枯燥的高中生活帶來生機,有時我想老師所言“學會調整心態”大抵如此吧!

去復旦大學讀書,正是我的初心所在。三年的苦心孤詣,我比誰都了解當初的目標對于我的意義。“此燈長明燧前程,彼人篤行寥星辰。”面對高中難以計數的考試,我自己的心情也常搖擺不定。但支撐我前行的,便是對復旦的熱愛與信仰。目標可以是一個分數,一個排名,也可以是自己的夢中情校,更可以是自己的人生規劃與追求。“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是我在某本文摘上偶然瞥見的話,或許此話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我想做研究,做學問,不僅是因為我欽佩季羨林、王國維、錢穆這樣的大師,更是因為當今的中國需要大師來整頓學術風氣,改變社會逐利浮躁的氣氛。有著這樣的初心,我選擇了并不熱門的社科,走出自己邁向目標的一步。因此,心有所信,我們將能在高考洪流中穩定自己,走向未來。
在高中繁雜的學業中,其實我應是晚生得道,在高三才完全掌握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吹盡狂沙始到金”,我發現高中老師的教學是相對散裝的,需要學生自己有一套框架安放學習到的知識,此所謂“經緯”。因此,作為學生的我們自己需要查找輔導書或者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框架,就能比較便捷地安放與調用知識。例如文言文閱讀,我總結的是“一定的詞語按一定的句式和節奏組成意思”,再圍繞詞語、句式、節奏、意思依次展開,就能得到一套比較完好的文言框架,做題也就更加得心應手。縱觀高中學習,每一個科目都應注重框架的構建與積累,才能真正地運籌帷幄。
路雖遠,旦復旦。在我的心中,何為“復旦”?意為一個又一個早晨。心中已經懷有夢想的話,成為星星只需一步——堅持。路并不好走,但如果到達夢想只要一步,這夢想也并不值錢,也不會被珍視。不論是遇到成績下滑而崩潰,抑或是成績太好而放松,都要知道,沒到高考結束,自己作為高中生的征程就不會結束,生活也絕不會停擺。
我相信正在逐夢的高中人未來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祝愿各位在六月創造屬于自己的佳績,一個真實的現在可以開墾一萬個美麗的未來。
(指導老師:江西省萬載中學 周琳)
注:作者于2022年6月畢業于江西省萬載中學,2022級復旦大學社會科學試驗班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