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霞
摘 要:教育現代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構作為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政治教學現代化進程的最佳手段,不僅能實現教學手段、教學路徑的全方位創新,還能帶動教師育人思想理念的轉變,學生政治素養個性化發展,繼而逐步彌補高中政治教學不足,為其貫徹教育現代化思想理念創造條件。對此,下文將圍繞高中政治學科建設目標展開探討論述智慧課堂建構的相關問題,以期實現高中政治智慧課堂的高效建構。
關鍵詞: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構策略
智慧課堂優勢在于全方位滲透現代教育技術,圍繞生本教育、學科素養等現代教育理念思想,為學生提供與之能力發展訴求相對應的學科學習活動,實現學生智慧與課堂智慧“共呼吸”,并在此過程中實現政治學科教學手段、教學理念、教學氛圍等多層次的創新優化,便于政治教學建構現代化課堂。再加上高中政治傳統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手段單一、教學理念落后以及教學氛圍缺失等多種客觀問題因素的影響限制,導致政治課堂育人教學效能大打折扣,學生個人的學科素養很難獲得實質性的發展提升,所以高中政治建構智慧課堂有一定的必要性。對此,筆者將結合自身對高中政治教學創新的認識,淺述本人對智慧課堂建構的見解,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一、當前高中政治建構智慧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現代科學技術教學應用不足
現代科學技術教學運用不足,是影響限制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構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主要是因為智慧課堂建構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在現代科學技術加持輔助下,高中政治教學手段能更加靈動高效。但是傳統政治課堂中,由于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影響限制,導致其并不能靈活地根據不同教學場景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手段,再加上學校很少培養教師強化自身的現代化技術教學素養,導致高中政治教學的智慧課堂建構,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歸其根本還是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教學應用不足,現有的課堂教學手段難以滿足智慧課堂建構的教學手段需求。
(二)教師育人思想理念滯后陳舊
高中政治教師作為智慧課堂建構的主要負責人,其對智慧課堂的認識理解直接影響著后續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部分高中政治教師由于年齡較大,教學理念已經固化,日常教學過于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并不關注學生其他方面以及德育發展的綜合訴求,這就導致其開展的教學活動與智慧教育理念背道而馳,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發展訴求,不懂得日常教學中以學生個體能力發展訴求為方向標開展側重性教學活動,更不會針對學生的道德素養發展訴求采取層次化、階段性的教學活動。因而,這部分教師所開展的政治教學活動并不符合智慧課堂建設的各項訴求,甚至還會阻滯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構工作的開展,歸其根本還是由于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足,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1]。
(三)學生參與智慧課堂興趣不足
高中生作為政治課堂學習的參與主體,其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決定了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實效性。但是絕大部分高中生由于受到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等傳統教育手段的影響,主觀上并不喜歡參與高中政治學習活動,對其有著一定的抗拒心理,甚至逃避教師的教學引導。而教師由于缺乏學生的學習配合輔助,所采取的智慧課堂建構手段效能也因此而大打折扣,再加上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不足,教師很難判斷學生實際的課堂學習參與收獲,這就導致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構活動一直無法推進,歸其根本還是由于學生課堂參與興趣無法得到有效調動,學生不愿意配合教師開展相關的建設教學活動。
二、高中政治建構智慧課堂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建構現代化政治課堂
智慧課堂的建構,能持續推進高中政治課堂的現代化建設工作,助力高中政治教師運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這主要是因為智慧課堂建構引導下,高中政治課前導入、課堂教學、課后復習等環節都能切實滲透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缺陷,融合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大數據等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出全新的教學手段,建構高中政治的課堂育人體系,確保智慧課堂的智慧化教學訴求能得到滿足,而高中政治教師也在此過程中推進高中政治學科的現代化改革進程,深化了政治教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聯系緊密程度,避免由于教學手段滯后單一而影響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設工作的開展[2]。由此看來,智慧課堂建構有助于推動高中政治現代化教學改革進程。
(二)有助于學生政治學科素養發展
智慧課堂建構,能幫助學生實現個人道德內涵、品質素養以及精神面貌的針對性發展,不再是盲目地完成各種記憶性知識內容的誦讀記憶。這主要是因為智慧課堂主要由生本教育、素質教育等現代教育理念思想構成,所以智慧課堂建構能轉變高中政治學科建構目標,為學生創造個人發展的良好空間,而學生也能夠在智慧課堂學習參與中,按照自身個體能力發展特性靈活參與,不斷發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因而,智慧課堂建構有助于高中生政治學科素養的自由發展。
(三)有利于提升教師學科專業素養
智慧課堂建構,能帶動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發展提升。智慧課堂作為當前教育改革熱點內容,其蘊含著最新的教育理念思想以及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智慧結晶,教師能透過智慧課堂的建構感受,體會現代教育技術以及現代教育理念的本質內涵,潛移默化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個人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保障自身能夠根據高中政治智慧課堂的不同教學場景,靈活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確保智慧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能充分發揮其對學生素養發展的導向效能,而教師也能在此過程中循序漸進強化自身的智慧教學技能。由此看來,智慧課堂建構,有助于提升教師政治學科教育素養。
三、高中政治建構智慧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互聯網技術拓展教學資源,智慧拓展教學資源
智慧課堂建構的第一步,應當加大教學資源運用的智慧化程度,不再盲目投放不切合學生能力發展訴求的教學內容,并且擺脫課堂教學的限制,導向學生接觸和學習更為多樣化的政治學習資源,完成個人知識體系的靈活建構。對此,高中政治教師不妨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延伸拓展,篩選與主題相關的生活案例、優秀案例、精品網課、慕課、微課等,并建構高中政治學科的數據資源庫,便于師生靈活選擇各種課外教學資源,從而拓寬知識視野與豐富個人知識儲備,以此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智慧化教學資源運用效能,滿足高中政治智慧課堂教學資源豐富拓展的訴求[3]。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課的智慧課堂建構為例,為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感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兩部分核心內容,教師可依靠互聯網技術進行對應主題的音頻、圖片、微課、慕課等教學資源篩選,適當結合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資源投放,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智慧化教學資源應用手段下,實現個人知識體系的針對性建構,而教師也借此完成了高中政治智慧化教學資源數據庫的建構。
(二)多媒體技術建構智慧情境,營造智慧教學氛圍
智慧教學情境的建構,能為學生創造各式各樣的知識實踐運用平臺,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知識實踐運用能力,同時亦符合政治學科素養對學生生活化學習的訴求。再加上智慧教學情境的建構,能帶給學生最為真切的學習感知體驗,能進一步深化學生個體的學習參與所得,保障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做到有所收獲。對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結合不同主題的政治教學活動,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對應教學情境的建構,滿足學生情境體驗訴求,并滲透一些政治學習要素于情境之中,以供學生感知體驗感悟,以此來發揮個性化教學情境對學生個體智慧化學習的引導助力效能。以《偉大的改革開放》一課的智慧化教學情境建構為例,教師可挑選“鄧小平南下”“十一屆三中全會”等對改革開放影響較為深遠的內容進行對應教學情境的建構,引導學生在不同場景中感受改革開放的魅力所在,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之處,營造與改革開放相關內容學習的氛圍,借此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認知體驗感受,促使學生發散思維,深度思考“改革開放的偉大之處”,凸顯本教學主題的核心理念,以此來助力高中政治智慧課堂建構工作的開展。
(三)信息化技術密切師生交流,導向智慧互動活動
智慧化互動手段的運用,利于豐富高中政治教學的互動交流路徑,便于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選擇合適時機進行教學引導,并保障教師能兼顧學生課堂內外的互動交流訴求,適時引導學生參與智慧化課堂[4]。對此,教師不妨借助信息技術建構數字化教學互動體系,運用隨機抽答設備、線上交互設備等現代教學設備,與學生保持個性化教學互動,針對學生不同學習情況開展不一樣的教學互動策略,指引學生側重性發展強化自身的學科素養,逐步推進高中政治課堂的智慧化教學互動體系建構。以《全民守法》一課的智慧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依托隨機抽答設備,在教學導入環節隨機抽答學生,了解感知學生對“全民守法”理念的認識,然后在課堂教學環節借助掌上互動交流設備,與學生開展實時互動交流,個性化引導學生深化對“全民守法”的本質內涵以及對應舉措的理解,并在互動交流中解答學生的疑慮困惑,以此來提升教學互動對學生個體發展引導的針對性,展現智慧化互動手段的個體發展效能。
(四)線上教學技術拓展教學寬度,兼顧學生課堂內外
線上教學技術的普及應用,為高中政治教師兼顧學生課堂內外政治學習,延伸教學范圍提供了有效路徑,使教師能輔助學生完成課堂之外的學習任務,指引學生政治學習滲透于實際生活,密切學生課堂內外政治學習聯系,避免學生政治學習局限于政治課堂之內。對此,高中政治教師可通過線上教學技術,建構政治學科智慧化在線教學體系,按照學生政治素養發展情況進行層次劃分,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訴求,采取與之對應的課堂內外整合教學舉措,為學生提供最為貼切其實際情況的線上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發展提升自身的政治學科素養,科學分配課堂內外時間,自主高效地進行教學寬度的延伸,增加個人的學習收獲,而教師也借助線上教學技術實現智慧化延伸教學范圍。以《社會歷史的本質》一課的智慧課堂建構為例,教師可依靠線上教學技術,先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感知教材所闡釋的“社會歷史的本質”內容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并適當挑選一些生活案例素材,借助線上學習平臺上傳給學生,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跟蹤學生課外預習情況,適當予以學生一些學習援助指導,促使學生按照自身能力側重性預習學習,智慧化完成知識內容的初步學習,為后續深度智慧學習參與打下基礎。
(五)大數據技術優化教評體系,開展智慧教學評價
智慧化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能予以學生動態化教學評價,使學生從客觀認識感知自身不同學段的個人能力發展情況,繼而掌握后續能力發展的方向目標,而不是簡單地了解自身的學習成績。對此,高中政治教師不妨運用大數據技術建構智慧化教學評價體系,全面追蹤跟進高中生政治學習,收集學生不同階段學習表現數據信息,并錄入學生個人檔案數據庫之中,最后對比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差異,得出學生個人的學習評價報告,帶領學生動態認識看待自身的能力變化情況,以此來推動高中政治智慧化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工作開展[5]。以《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一課的智慧課堂教學評價建構為例,教師可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學習參與信息進行收集,針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學習三個階段進行對應數據的分析處理,對比學生課堂前后對“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內容的理解差異情況,再整合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評價,使學生得以全面客觀認識自身的智慧學習情況,便于后續側重性參與到智慧課堂學習中[6]。
結束語
智慧課堂建構運用于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不僅能推動高中政治教學現代化工作進程,落實現代育人技術手段,還能保障高中生學科素養發展,導向其知識能力自主發展成長,確保其能從容應對高考的各項知識能力考查,全面發展自身的思想品德素養,實現智慧化教學賦能高中政治課堂目標。對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主動推進智慧課堂的建構,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培養訴求,借助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智慧化教學手段的建構運用,智慧化引導學生智慧發展,以此來展現智慧化教學手段育人魅力,最終達到智慧化教學賦能高中生政治學科素養智慧化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鄭靜.淺談高中政治智慧課堂的構建:以“文化的多樣性”一課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18(25):39-40.
[2]李晶晶,方學軍.高中思想政治智慧課堂建構的實踐理路[J].西部素質教育,2022,8(18):47-50.
[3]林小玲.淺談高中政治智慧課堂的構建:以文化生活為例[J].高考,2019(23):164.
[4]柳響成.淺談中學政治智慧課堂的建構[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19):17.
[5]杜象斌.芻議新時期下高中政治智慧課堂的創建[J].科學咨詢,2021(5):211.
[6]張戈.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