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琦 劉宇哲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省咸陽市 712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如何使高校中的專業課程兼具育德和育才雙重作用,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構建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格局,是新時代中國高校面臨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部分高校依托各自辦學特色,高校“課程思政”的開展與實施,推出了一批“中國系列”品牌課程。例如,復旦大學開設的“治國理政”課程,針對綜合性大學引入哲學社會科學,使思政教育課程內容不再是單純的“思想政治”,還包括科學精神、人文情懷及國際視野。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主要是以就業為導向對學生進行培養,所以是以高職院校專業課的課堂教學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思政教育僅局限于思政課的教學,由于得不到專業教學層面的支撐,陷入孤島化的困境。隨著全國高校思政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各高職院校進一步明確了“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大力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把專業技能培養與價值觀、職業精神等思政元素結合起來,從而構建全課程育人的新格局。
從高等教育的任務和培養目標看,專業課教師在學生的整個培養過程中,與學生接觸面廣、時間長,能較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脈搏。所以專業課教師可以與思政課教師共同組成思政教育的專業隊伍,一同構建一個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思政教育工作格局,實現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
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每個專業都有相對應的職業崗位,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課程設置的差異性,來具體的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是非常豐富而有意義的。比如,以行業的職業道德教育為切入點,在專業課的教學與實踐過程中,通過案例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在具體職業環境的氛圍中,進行課程思政,使思想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絕大部分的專業教師都不是班主任、不是輔導員、不是思政課教師,同時專業教師對專業知識和行業背景比較熟悉,學生對其有天然的信任感和依賴感。所以專業教師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蘊含思政因素,會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達到寓教于專業教學,寓教于專業實踐活動的效果。
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主要是更好的落地國家“三全”育人政策。在對學生培養過程中,除了知識能力外,還應融入“立德樹人”的基本思想,正確引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滿足以下要求。
實際教學過程中,在進行專業知識講授和思政元素的融入的過程中,不能使用過于空洞、陌生的案例來給學生講解。這些案例不僅難以理解,而且讓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印象模糊。所以,選用學生身邊熟悉的案例進行講解舉例,才能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更好地體會知識背后所蘊含的思想道德,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比如汽車修理工具—扭矩扳手。可以用車輪螺栓的扭矩安裝不到位,造成車輪脫落,引發交通事故來給學生講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嚴謹的工作態度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雖然專業課融入了課程思政,但其基本情況不能改變。所有專業課程在授課計劃中都要嚴格遵循知識講解和學生學習的基本規律,循序漸近的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如果因為要滿足課程思政而改變原有授課安排,則違背了課程思政實施的原則。專業課程的思政的教學,一定不能單純為了講課程思政而講思政,刻意的加入會讓學生感覺比較突兀,使其產生抵觸情緒,同時也會讓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只有真正做到潤物無聲,才是真的到達專業課進行思政教育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專業內容與課程思政內容的合理時間分配,不能因為課程思政的融入或者增加了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從而減少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弱化了實踐技能的訓練,導致專業課變成另一種思政課。
因此,課程思政的融入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需要考慮多方面、多層次的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落實轉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本課程首先講述汽車改裝的基本知識,包括定義、國內外改裝概況、改裝種類及相關法規。在此基礎上,通過不同的模塊,詳細介紹各種改裝項目,包括汽車動力性改裝、功能性改裝、操控性改裝、安全性改裝、裝飾性改裝和越野性改裝。在每種性能改裝中,學習的內容包括改裝內容,改裝的目的,改裝使用的工具,該結構的組成和原理,改裝的注意事項以及改裝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最終實現學生掌握常見的改裝項目和操作流程的目標。具體的項目教學內容見表1。

表1 汽車改裝課程項目教學任務
1.汽車改裝概述。在汽車改裝概述里面,當講到國內外汽車改裝概況時,通過對比國內外改裝配件企業的數量和零部件企業的排名,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所處的位置,以及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增強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還可以引申到老一輩汽車領域的工程師和從業者們為我國汽車行業發展所進行的努力與奮斗。同時告誡學生們,應該具有時代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學習自己的專業,為新時期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汽車的動力性改裝。在講授汽車的動力性改裝時,會向學生播放非法改裝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明白,改裝是要受到法律法規的約束的,不是自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應該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合法的改裝。繼而擴展到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也應該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市民。
3.汽車的功能性改裝。在講授汽車的功能性改裝時,會涉及到音響和車燈的改裝。在音響改裝內容講解時,可以播放汽車音響對居民及道路上其它車輛及行人造成的噪音污染相關視頻;同理,在講解燈光改裝內容時,可以播放因大燈亮度過高,使對向駕駛員瞬間致盲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視頻。通過實際案例告訴學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重要性,要自覺履行作為道路交通安全主體的責任意識。還可以擴展到人與人之間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為他人考慮,不要做利己不利人的行為舉動。
4、汽車的操控性改裝。在講授汽車操控性改裝時,會向學生講解車輪的改裝。通過車輪改裝時的參數匹配知識點,給學生舉例:如果車輪改裝時,輪胎參數與車輛不匹配,人在駕駛車輛時,會出現車速表失真、制動防抱死系統失準,甚至出現汽車操控失常等危害。通過案例向學生說明在汽車改裝過程中設計工作必須嚴謹、準確。不要被一些修飾或美化的數據所迷惑,從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還可以結合“工匠精神”內涵中的精益和專注,鼓勵學生養成嚴謹、精益良好習慣,樹立大國重器理念和大國工匠精神,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5、汽車安全性改裝。在講授汽車安全性改裝中的制動系統改裝時,向學生舉例:在駕駛汽車行駛時,若觀察到前方有紅燈或其他需要停車的提示時,駕駛員應該有安全意識和預判意識,提前通過制動系統將車速降低。否則極易造成追尾等交通事故。通過案例向學生說明安全駕駛和預判行為的重要性,尤其是超速等危害交通安全的駕駛行為要堅決禁止。還可繼續引申到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在處理問題時預先判斷一下每種方法的可能結果,做好應急處置方案,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堅決不做對自己的安全有危害的事情,
6、汽車裝飾性改裝。汽車的裝飾性改裝,既包括外飾的改裝,又包括內飾的改裝。在講授外飾改裝里面的汽車尾翼和擾流板的改裝知識點時,首先講解它們的作用,然后講解它們的研發設計和試驗過程。通過該案例告訴同學們,后期加裝的尾翼大部分只有裝飾效果,而對車輛的下壓力并沒有實質的作用。由此引申出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注意自己的內涵發展,比如學識、品德、才華等,而不是與同學之間相互攀比,追求漂亮的外表,名牌的衣服,高檔的手機等等。尤其是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為家庭條件、穿衣打扮等看不起同學。還可以教育學生,要有一種務實精神,而不是搞形式主義。
7、汽車的越野性改裝。在講授越野性改裝時,通過防護杠、防滾架的改裝知識點,告知學生所有的越野性改裝都是以安全為前提,來引出生命的重要性。讓學生具有安全意識,明白愛惜生命、以人為本的重要意義。同時舉例告訴學生,作為汽車專業的學生,應該牢記在事故發生后,當事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立即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有人員受傷的,要立即搶救傷員。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最直接的體現。
“課程思政”作為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汽車相關專業課的教學方面,從以前的思政教師進行思政教育,到現在的全體專業課教師參與思政工作,從專業理論課程、專業實踐課程的“課程思政”內容教學設計到每一次課程的具體實施,都應該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行業的職業素養及行為規范,尋找專業課與思政課的契合點,將遵紀守法、嚴謹務實、以人為本、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精神等課堂內外思政教育元素滲入到專業知識講解中。尤其對偏理工科性質的專業,更要強調“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通過思想層面的引導和教育,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滿足企業對學生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縮短學生到員工的適應期。同時使學生明白新時代要有新的責任和新的擔當,要做一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技能型人才。綜上,將思政知識與專業知識相融合,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