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雪雪 楊志鵬
推行1+X證書制度,將有效推動高職院校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改革,而“課證融合”是推進1+X證書制度”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課程為例,從課證融合的廣度、寬度、深度和教材開發四個方面進行改革,拓展原有課程內容,對接企業實際工作崗位,挖掘課程思政元素,開發活頁式立體化教材配套數字資源。以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物流管理1+X證書通過率,提高學生關鍵崗位核心技能,成為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019 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試點工作要求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的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我校緊抓人才培養質量主線,面向物流管理專業,以“課證融通”為基本思路,全面推行物流管理“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證書標準融入專業教學標準,加強專兼結合教師團隊建設,快速推進1+X證書制度在學校落地。2019年試點至今,已建成物流管理“1+X”智慧物流實訓中心,為1+X證書試點工作的推進創造良好的軟硬件環境。遴選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物流管理“1+X”專業培訓教師團隊,分批次外出參加物流管理“1+X”職業技能等級培訓,構建物流管理“1+X”師資團隊,為全國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落地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課程介紹。《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拓展課,課程面向物流類崗位需求,對接物流管理1+X證書考核標準,將物流倉儲,配送,運輸,信息技術,成本管理等功能模塊有機結合,實現崗,證,課,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物流崗位核心技能和職業要求,讓學生成為有物流專業知識,良好職業道德,物流規劃能力、創新創業精神的四有物流人。(二)學情分析。課程主要面向物流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他們普遍具有物流職業認同感,對物流新技術感興趣,喜歡信息化的學習環境,通過前期課程學習學生具備了物流基礎知識,能夠操作物流設施設備,建立了物流知識架構,但是缺乏整體規劃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三)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主要包括讓學生掌握物流管理基礎、倉儲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業務流程管理、物流數字化應用等模塊內容。能力目標:使學生具備現代物流倉儲業務規劃能力,配送服務能力、運輸線路優化能力、成本核算能力、信息技術應用等技能,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成本意識、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嚴禁細致、不怕吃苦、堅忍不拔的職業精神;以及良好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四)教學重點難點。本課程主要內容分為:物流管理基礎、倉儲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業務流程管理、物流數字化應用六個模塊。其中倉儲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和智慧物流技術應用模塊為本課程教學重點。倉儲與配送管理部分要求學生掌握倉儲作業流程、倉儲布局與物流設施規劃、配送線路優化等內容;運輸管理部分要求學生掌握物流運輸計劃編制方法、網絡貨物、高鐵貨物、甩掛運輸等最新物流運輸方式;物流數字化應用部分要求學生掌握最新物流倉儲、配送、運輸等信息系統。倉儲作業流程設計、倉儲布局規劃、運輸計劃編制、配送線路優化等知識點為教學難點內容。(五)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充分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授課過程中適當引入相關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利用物流實訓室和智慧物流實訓中心,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實際操作切身體驗物流各個崗位職業與技能要求。并在線上、線下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提高理論認知和業務實操水平。學生分小組,相互協作完成分揀作業方案設計,優化分揀作業方案。
《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課證融合”教學模式,將證書標準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標準,將技能培訓與專業課程教學過程統籌組織,將證書考核與課程考核統籌安排。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滿足課程相關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職業素質,提高物流管理1+X通過率,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實現職業院校高素質、高技能、實踐型和創新型職業技能人才目標。(一)課證融合的廣度設計—梳理課證融合范圍。依據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內容,結合專業各門課程內容的不同特點,以及物流管理1+X職業等級證書技能模塊內容,梳理課證融合內容范圍,制定課證融合方案。針對我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知識點和技能要求,將物流管理1+X證書考核六大模塊知識點系統融入到《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課程中,整理教學內容,編寫課程標準,實現專業課程與技能培養的深度融通,提升學生物流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能力,增加1+X證書和課程考核通過率,為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可避免以往1+X證書培訓中的時間緊任務中的困擾,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既減輕了教師的培訓壓力,又讓學生能內化吸收知識點,強化訓練技能操作,真正達到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目的。(二)課證融合的寬度設計—面向職業實踐需要。在實際課程教學設計中,根據實際工作崗位要求,面向職業實踐需要,融合物流管理1+X證書技能標準,設計典型工作任務,讓學生以任務為導向體驗職場情境,培養學生關鍵崗位核心技能和專業素養。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倉儲與配送模塊中倉庫主管工作內容,邀請校企人員參與,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布置具體工作任務和內容。學生借助學校物流實訓室,智慧物流實訓基地,體驗倉庫主管的日常工作內容:制定工作計劃、入庫貨物管理、倉庫盤點、庫存優化控制等,理論結合實踐內化吸收知識要點,熟悉工作場景,掌握技能操作要領。(三)課證融合的深度設計—挖掘思政元素。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課證融合改革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將思政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課程教學。在實現知識傳播的同時,結合價值引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及素養。例如:講授倉儲與配送管理模塊時,結合疫情之下,蘇寧打造以智能設備及體系化解決方案為核心的“智慧倉儲”系統,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智慧物流倉儲優勢,為疫情防控大局貢獻力量的案例,引導學生要將創新融入到物流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運用最新科學技術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激發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和創新精神。(四)開發課證融通系列活頁式立體化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載體,教材的編寫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我校目前《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課程使用的教材是北京中物聯培訓中心編寫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認證教材(中級),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還需結合我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具體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課程內容上,要結合專業課程內容和標準進行革新,擴展課證融合廣度、寬度和深度,融入最新行業企業標準和思政元素。二是教材形式上,采用新型立體化活頁式教材,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利用智慧教學平臺大學慕課、智慧樹、愛課程等,選取重點內容配套微課、動畫、實訓操作等視頻,豐富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表1《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綜合運用》課程融入1+X技能標準
現代物流管理課證融合改革與實踐,能夠使學生掌握物流行業核心崗位技術要求的基礎上,活學活用綜合運用理論與實踐技能,以證促學,具備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技能,成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當前就業壓力很大的社會環境下,課證融合培養方式,既能夠滿足學生未來從事職業的需要,又能夠實現了課堂教學與職業崗位的對接,是學生進入物流行業工作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