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靜花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逐漸被摒棄,教師在教學方式與手段上有了更多選擇,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變成了教師首要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構建更加高效且融洽、生動而輕松的語文課堂,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文將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方法措施
引言: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它更加偏向于發展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而這也正是傳統教學理念沒有給予重視的內容。因此,教師要重視當前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消極現象,利用核心素養理念不斷優化課堂,在語文教學效果上取得更多突破。
1、加強語言結構訓練
語言是日常交流溝通中最重要的工具,與小學語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學語文是幫助學生打下基礎語文基礎、為學生系統開始學習語文學科的重要鋪墊,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語文的知識性與應用性精密度結合在一起,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各種生字生詞、學會如何書寫漢字,還要讓學生充分利用漢字進行造句、寫作以及交流表達。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尊重每個學生的特征與語文學習需求,平等的對待學生。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為教師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幫助每個學生熟練掌握漢字并了解如何將其正確應用。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語文學習情況,及時捕捉到學生的進步與不足,并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重點與策略,為學生拓展更多豐富有趣的課外語文知識,并利用細節滿滿、代入感強的教學情境來使語文教學有趣而充實,讓語文學習變成學生心目中精彩且生動的代名詞,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漢字基礎后,教師則要關注學生語言邏輯的發展,使學生在組織語言、表達自己上更加順暢、具有邏輯,并有效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版塊向學生滲透核心素養。如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版塊有詞句、詩句、歷史文化與表達技巧等,這些版塊教學都應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向靠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夠更加自主,收獲更多知識。
2、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渙散,因此如何使學生能夠專注于課堂、如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師極為關注的問題。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語文課堂中加入更多新鮮的元素或新穎的工具,讓語文課堂更吸引人,使語文教學的重點鮮明、針對性強,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滿足與快樂,從而達到專注積極的目的,進而有效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掌控者應時刻注意自己與學生這一“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努力構建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敞開心扉的交流表達自己,向教師反饋自己真實的學習效果,教師也要用中肯全面的教學評價對學生進行反饋,從而使課堂中的互動更加高效豐富。教師可以多多借助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同時新穎多元的教學方式與手段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表現的更加積極。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思考問題如:“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草船借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草船借箭’這一計謀利用了哪些有利條件?”在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之前,教師可以再選幾位同學再次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課文,讓學生在聆聽課文的過程中展開對問題的思考分析,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這一橋段的動畫、影視片段或相關知識的補充圖文,這些都能快速吸引學生眼球,帶給學生更多感官上的刺激與體驗,使學生對語文課堂抱有更多期待,體會到更多滿足與愉悅。學生在生動的視頻畫面刺激下會產生更多學習興趣,課堂氛圍也變得活躍而融洽。如此一來,學生就能更輕松的解答教師在開頭提出的閱讀問題,更準確深入的把握課文內涵與主旨,提高了閱讀學習的效率。
3、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還比較稚嫩,認知水平不高,因此教師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講述解釋語文知識,用更加通俗易懂或詼諧有趣的語言將知識盡量生動的呈現出來,這樣學生理解接受起來才更加容易,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同時,教師還要提前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狀態有所了解,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與語文教學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敏銳的捕捉到生活點滴之中寶貴的語文知識,使學生更好的內化知識,領略語文學習的意義。通過這種形象的語文教學方式消除了語文知識的陌生感與抽象干,有助于加深學生理解,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狐貍并不可怕,可是為什么小動物看見它就想躲起來呢?”、“小動物們害怕誰?”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分析,鍛煉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同時也促使生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讓語文課堂活躍而融洽。當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則可以為學生講解“狐假虎威”作為成語是什么意思,并為學生舉出一個現實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這個成語,如:“學校里有一個非常嚴厲的老師,他總是非常嚴肅,見到他的學生與老師都對他十分恭敬,在他面前不敢造次。而有一個與這位老師關系非常密切的學生,他們經常成對出現,有時候只有這位學生出現時,大家表現的也十分嚴肅。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結合成語的含義馬上就能回答上:“那是因為大家都怕他打小報告!”如此一來,教師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讓語文課表露出了生動又親切的一面,使學生深受吸引,體驗了一堂精彩的語文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探索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遞進的、持續的過程,語文課堂中的一些消極現象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作為教育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呈現一堂堂身臨其境、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興彩.淺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赤子,2019(1):232
[2]李昌紅.淺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2018(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