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山西汾西正文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 孝義 032300)
當前,礦井建設逐漸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更多大型礦井的生產過程需要利用提升容器,這類容器擁有較高的提升速度,而現有保護裝置雖在小型礦井生產當中應用成熟,但在大型礦井中的應用還有不足之處。在改造老礦井過程當中,因為諸多固定設施難以改變,因此在過卷保護裝置的設置方面可能存在問題。通過合理設計保護裝置,能夠控制提升容器實際受力情況,防止出現過卷事故,保證人員安全。
在眾多立井事故當中,過卷事故產生的危害最大。雖然在各類新技術的應用之下,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也不斷提高,對于特定礦井來講,過卷保護這類裝置不常被使用。但是不可以將此類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排除,且礦井生產安全規程當中有明確要求,需要利用可靠的裝置作為提升系統保護裝置。
當前,過卷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1)人為操作失誤。比如司機未按照規程進行操作,在短暫時間內可能導致過卷事故,為了規避此類事故,應該強化職工培訓,提高其責任意識。
2)系統故障。系統故障主要指控制系統故障,若控制元件或者系統本身存在問題,就會影響提升系統的穩定運行。在提升機的控制系統當中,數控技術應用可有效降低過卷事故的發生,但是仍然存在制動失靈或者摩擦輪打滑等問題。
3)機械故障。將多繩摩擦提升系統作為研究對象,其內卷事故主要包括如下類型:低速過卷,此時控制系統能夠起到作用。例如,提升容器運行停止時,司機出現操作失誤,但是能夠迅速采取措施,將提升機的制動系統啟動。全速過卷事故,當提升容器需減速時,由于特殊原因沒有減速,此時就會受到制動系統、保護裝置雙重作用,讓容器運行停止。如果此時控制系統沒有發生作用,那么電機的運行就會停止,導致制動力未達預期,需要利用保護裝置停止容器運行,這樣就會使提升機提升力增加,而提升力和提升機鋼絲繩、摩擦輪二者之間摩擦系數相關,如果過卷裝置力度不足,那么就會導致提升容器出現事故。除此之外,超速過卷也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當箕斗處于滿載狀態,并下放于井下,此時井口箕斗處于空載狀態,那么就容易出現超速過卷現象,將防撞梁撞變形[1]。
近年來摩擦型保護裝置是在過卷保護領域應用較為成功的保護裝置,核心部分主要是摩擦吸能裝置,可以分為摩擦繩、摩擦片多種形式,這類過卷裝置需要與斷繩托灌這類裝置融合應用。
例如:若選擇摩擦片作為保護裝置,這類裝置組成部分包括吸能器滾筒、框架,在框架上固定滾筒,并且將整體裝置放置在適合的位置上,讓鋼絲繩、吸能器滾筒之間能夠有效固定,并在套架另一端固定鋼絲繩。應用此類裝置,若發生過卷事故,則提升容器會先和框架接觸,或者同時向上運動,在吸能器滾筒上方纏繞的鋼絲繩受到拉力,將鋼絲繩釋放,此時吸能器滾筒會出現摩擦阻力,對容器提升過程產生阻礙,以免出現過卷問題。
因為此類裝置結構方面還存在不同程度問題,當摩擦裝置受到動態力的時候,雖然能夠通過結構處理,轉變力學特性,但是摩擦裝置也會在短期之內產生較多熱量,導致控制環節摩擦系數發生變化,按照制動效果的偏離理論進行計算,裝置不能保證處于復雜情況下能夠妥善承接提升容器。除此之外,更多大型礦井提升系統的使用對于保護裝置有更高要求,因此,對于重型的提升系統來講,應用此類保護技術還需要深入探討[2]。
在礦井的過卷保護裝置當中,楔形木管道屬于常用的裝置類型之一,應用這類保護裝置時,若發生過卷事故,箕斗罐就會進入楔形木罐區域,使得其截面長度方向逐漸變大,而木罐就會受到和提升容器的運行速度方向相反的壓力,二者之間形成抗力。同時,在長度方向的受力也會從小變大,從理論上來講可以有效制動提升容器,防止其出現過卷事故。通常來講,會利用柞木制作楔形木罐道,井口位置罐道的斜度設計為1∶100,井底位置斜度設定為1∶80。
對于過卷事故的資料信息進行分析,只有在部分事故當中保護裝置發揮了作用,容器能夠卡在木罐道之上。還有一部分事故發生時木罐道被劈開,導致提升容器和防撞梁相撞。因為裝置使用天然木材作為材料,受力性能存在差異,且木紋的方向也會影響受力,導致木罐道受擠壓,受力過程復雜,進而影響力學參數的設計,即使通過技術調整,也會因為材料紋路規律性缺乏,不能真實的將受力情況反映出來。除此之外,管道長期存在于井口、井底等位置,也會對其力學性能造成影響,加上自身結構因素,使得制動理論在長度方向存在自小到大方面的線性變化,影響前期制動環節產生的動能,在有限的制動長度之內,作用效果不明顯,后段受力過大,致使木罐道被劈開。分析上述問題,可知此類保護技術在可靠性方面還有待增強,與現代化礦井建設要求不相適應,因此需要開發更為有效的保護裝置,利用保護技術,預防過卷問題。
最初液壓緩沖裝置是應用在電梯當中的,緩沖器的應用需要消耗能源。在大部分電梯系統當中,如果運行速度超過1 m/s,就會使用油壓緩沖器。而礦井系統運行工況和電梯之間在運行環境方面、運行速度方面、運行負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選擇液壓緩沖技術作為過卷系統的保護裝置,緩沖器的簡圖如1 所示。
圖1 中,1 代表緩沖墊,2 代表復位彈簧,3 代表柱塞,4 代表緩沖器,5 代表安裝座,6 代表彈簧座,7代表變量棒,8 代表油缸。如果提升容器受力而向緩沖器撞擊,柱塞就會向下運動。此時,處于壓縮油缸內的油就會向提升容器傳遞,經過環形截流孔,向柱塞腔內噴射。通過環形截流孔,油液的流動面積會逐漸變小,最終變為渦流,讓液體質點能夠相互摩擦和撞擊,進而散發熱量,使提升容器擁有的動能被消耗,逐漸減速停運。若容器和緩沖器分離,此時柱塞會受到彈簧作用,而向上復位,使得油流回油缸,通過能量消耗這種方式緩沖,不會產生回彈現象。除此之外,油孔柱也會發生作用,當向下壓柱塞的時候,截流孔實際面積也會變小,讓提升容器能夠實現勻減速運動,這種緩沖形式更加平穩。此外,還有彈性、塑性等變形的緩沖器,可以應用在提升系統的過卷保護當中,但是因為受到體積、緩沖距離、反彈現象、穩定性等方面的影響而未被推廣應用[3]。

圖1 緩沖器的簡圖
面對礦井的現代化發展需求,應該致力于高效保護系統的建設,為了預防過卷事故,需要保護裝置的設計更加可靠,保證裝置在預期事故發生之時,能夠讓提升容器制動停止,控制事故發生,降低設備損傷或者人員傷害。在事故發生以后,能夠快速恢復生產,讓過卷保護系統能夠實現復用。